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人物性格、語言表達、行為舉止和人物關系等方面。通過對廣西原創戲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和案例分析,總結出戲劇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策略,為戲劇表演的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戲劇;人物;形象塑造
中圖分類號:J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8-00-03
戲劇演出是根據劇本由導演和演員完成二度創作,將故事情節呈現在觀眾面前。而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一個好的戲劇作品必須有生動的人物形象,才能讓觀眾走進劇情產生情感共鳴。本文將圍繞著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人物形象塑造展開研究,梳理創作途徑,總結創作經驗,力求構建理論依據,助推我區原創戲劇作品進一步發展。
一、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的概述
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作為中國南方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文化瑰寶,不僅傳承了地區豐富的民間藝術,而且融合了多元文化,展現出廣西戲劇特色和時代精神。首先,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在發展過程中,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和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廣西戲劇創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近年來,廣西地區涌現出大量的優秀原創劇目,如壯劇《百色起義》、彩調劇《新劉三姐》、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話劇《漓水烽煙》等,這些劇目深入挖掘了廣西的歷史文化,展現了廣西人民在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其次,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具有創新性。廣西戲劇在繼承傳統藝術精髓的基礎上,吸收了現代戲劇的表現手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例如,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在導演手法、舞美設計、音樂、多媒體等方面,注重現代審美觀念的融入,使得傳統戲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再次,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在題材選擇上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廣西地區擁有豐富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為戲劇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不僅關注歷史題材,還涉及民生、社會現象、模范人物等現實題材,體現了廣西戲劇創作的豐富內涵和時代關懷。最后,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在推廣和傳播上取得了顯著成果。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廣西戲劇逐漸走出地區,走向全國,甚至世界舞臺[1]。
二、戲劇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
(一)人物性格塑造
戲劇作為一種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藝術形式,向來以生動的人物形象為核心,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在戲劇創作中,人物性格塑造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首先,戲劇人物性格塑造要注重內在性格特征的刻畫。一個成功的戲劇人物形象,其內在性格特征是生動鮮明的。在塑造人物性格時,作者應根據劇情背景和人物命運,挖掘人物性格的內在規律,使之與人物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等因素緊密結合,從而使人物性格具有真實感和可信度。此外,還需注意人物性格的獨特性,使人物在眾多角色中脫穎而出。其次,戲劇人物性格塑造要注重外在表現手法的運用。在角色行為、臺詞、舞臺動作等方面,都可以體現人物性格的特點。對于角色行為,演員可以通過設置與人物性格特點相符的行為,以展現人物性格;在臺詞方面,演員可利用不同語言風格和言辭表達結合臺詞技巧,突顯人物性格差異;舞臺動作則可以通過角色舉手投足、表情神態等細節,生動傳達人物性格。這些外在表現手法的運用,有助于將人物性格更加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再次,戲劇人物性格塑造要關注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戲劇作品往往具有較強的時間性,人物性格也會隨著劇情發展而發生變化。在塑造人物性格時,演員應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變化軌跡,通過對比和沖突,展現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這不僅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還能使戲劇情節更加引人入勝。最后,戲劇人物性格塑造要注意寓意性和象征性。在某些戲劇作品中,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一定的寓意性和象征性,通過人物性格的刻畫,反映出某一時代、地域的精神風貌或者某種人生觀念。
(二)語言表達塑造
戲劇人物形象塑造的語言表達要注重語言風格的個性化。不同的人物角色應具有各自獨特的語言風格,這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特點,使其在眾多角色中獨樹一幟。為了塑造個性鮮明的語言風格,演員可以從詞匯、語法、語調等方面進行刻畫,使人物的言辭表達與其性格、地域、年齡等因素相互協調。同時,戲劇人物形象塑造的語言表達要注意情感的表現。戲劇行動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人物的語言表達往往是其內心情感的外在體現。因此,在塑造人物語言時,演員需關注情感的細膩刻畫,通過豐富多彩的語言手法,如重音、語調、停頓等,展現人物情感的豐富層次和變化。再者,戲劇行為的推動和情節的發展離不開交流。在戲劇人物形象塑造的語言表達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通過交流,演員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點,揭示人物內心世界,推動劇情的發展。在交流中,演員應注意交流的真實性和生動性,避免空洞、呆板的對話,使之具有趣味性和觀賞性。此外,戲劇人物形象塑造的語言表達還需要關注節奏與韻律。戲劇語言的節奏和韻律不僅關系到戲劇的藝術表現力,還影響著觀眾的觀感體驗。演員在塑造人物語言時,應嘗試運用各種韻律手法,如抑揚頓挫、起伏跌宕、有機停頓等,使戲劇語言具有現場藝術獨特的感染力[2]。
(三)行為舉止塑造
首先,行為舉止塑造要注重人物性格的外在體現。戲劇人物的行為舉止是其內在性格的直接表現,一個成功的戲劇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鮮明的行為特點。演員在塑造人物行為舉止時,應結合人物性格特點,設置合理的行為動作,使其與人物性格緊密相契。同時,還需注意行為舉止的邏輯性,確保人物行為與劇情發展相一致,避免出現突兀、不合理的情況。其次,行為舉止塑造要關注細節描繪。戲劇人物形象的生動性往往體現在細節中。在塑造人物行為舉止時,演員需要注重細節的刻畫,如肢體動作、表情、神態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立體。通過細膩的行為舉止描繪,可以使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內心世界,感受戲劇的魅力。再次,行為舉止塑造要注意情節推動作用。戲劇人物的行為舉止與劇情發展密切相關,一個精心設計的行為舉止往往能推動劇情發展,引發新的沖突與對抗。在塑造人物行為舉止時,演員應考慮如何運用行為舉止推動情節發展,實現戲劇張力的累積與爆發。最后,行為舉止塑造要兼顧空間與時間。戲劇作品具有鮮明的空間和時間特點,人物行為舉止的塑造也應考慮空間與時間因素。演員在塑造人物行為舉止時,需關注舞臺空間布局與時間推移,使人物行為與戲劇的整體氛圍相協調,這有助于增強戲劇的觀感體驗,提高藝術表現力。
三、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人物形象分析
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作品在創作過程中,致力于塑造豐富多樣、富有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既具有廣西獨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又反映出新時代的社會變遷和人們的精神風貌。首先,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廣西地區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各民族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在原創戲劇作品中,演員通過刻畫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語言風格、性格特點等方面,展現了廣西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風貌。這些地域特色豐富了人物形象的內涵,使觀眾能夠深入了解廣西多元的民族文化。其次,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人物形象在弘揚先進人物事跡方面起到了高效的傳播作用。隨著新時代社會發展,涌現出眾多值得人們學習的模范楷模。在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作品中,演員塑造出眾多飽滿立體、自然脫俗且符合當今戲劇美學觀念的角色呈現于舞臺上。這些人物形象既表現出他們為社會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又展現了他們個人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最后,新時代廣西原創戲劇人物形象展現了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廣西地區歷史悠久,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對話成為原創戲劇作品中的重要主題。演員通過塑造具有歷史背景的人物形象,探討歷史與現實的關系,以及歷史對現實的影響。這些人物形象既體現了廣西歷史文化的豐富,又展現了新時代廣西人民對歷史文化的傳承[3]。
四、戲劇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策略
(一)積累豐富表演實踐經驗
在戲劇表演中,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演員需要積累豐富的表演實踐經驗。首先,豐富的表演實踐經驗有助于演員更好地領悟劇本。劇本是戲劇表演的基礎,演員需要通過深入剖析劇本,掌握角色的性格特點、動機以及與其他角色的關系。通過多次參與表演實踐,演員可以逐漸積累對劇本的理解能力,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內在特質,為塑造飽滿的角色打下堅實基礎。其次,豐富的表演實踐經驗能夠提高演員的表現力。在戲劇表演中,演員需要運用身體、語言、表情等多種表現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只有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演員才能夠熟練掌握各種表現技巧,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動性和感染力。同時,實踐經驗還能幫助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更好地與對手交流,形成有機的舞臺整體效果。最后,豐富的表演實踐經驗有利于培養演員的創造力。在戲劇表演中,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之處。演員需要在理解劇本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賦予角色個性化的特點。在多次表演實踐中,演員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表演理念,為塑造具有個性魅力的人物形象提供有力支撐。
(二)密切聯系現實生活
戲劇表演中演員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需要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因為戲劇作品往往源于生活,也需要回歸生活。首先,密切聯系現實生活有助于演員深入理解角色。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對角色性格、動機、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深刻把握。演員需要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將角色置于現實情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只有深入現實生活中,才能讓演員對角色有更為細膩的感悟,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堅實基礎。其次,密切聯系現實生活有利于提升表演的真實性。戲劇表演的核心是真實,演員需要將真實的生活體驗融入表演中,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動性和說服力。通過觀察和體驗現實生活,演員可以更準確地把握角色的情感變化和心理活動,使表演更具有真實感。同時,將現實生活中的細節呈現在舞臺上,也能使觀眾產生共鳴,提高戲劇作品的藝術價值。最后,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實際有助于豐富表演手法。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豐富多樣,演員可以從生活中汲取靈感,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法。通過觀察和模仿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行為、語言、表情等方面,演員可以在表演中創造出更具有個性化和多樣性的人物形象,形成有機的舞臺整體效果。
(三)有效把控人物塑造尺度
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演員需要有效把控人物塑造的尺度,以確保人物形象既生動形象,又符合戲劇作品的主題和風格。首先,把控人物塑造尺度有助于角色的真實性。演員需要根據劇本對角色進行刻畫,以及角色在故事情節中的地位,把握人物性格的表現尺度。過度夸張或過于平淡的表現都可能導致角色形象失去真實感。因此,演員需要在表現力與真實性之間尋求平衡,確保人物形象具有充分的說服力。其次,把控人物塑造尺度有助于維護戲劇作品的整體風格。每部戲劇作品都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如悲劇、喜劇、正劇等。演員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需要根據作品的風格特點進行適度的調整,保持角色形象與劇目整體風格的一致性。表演風格與劇本風格不統一會破壞戲劇作品的整體效果。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演員需要密切關注作品的風格要求,有效把控表現尺度。最后,把控人物塑造尺度有助于展現人物之間的關系。演員需要通過合適的表現尺度來展現角色之間的關系,如友情、親情、愛情等。過度夸張或過于平淡的表現都可能導致角色關系失真。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演員需要關注角色關系的表現,以突顯戲劇作品的情感深度。
(四)采取有效的表演技巧
戲劇表演的獨特之處在于表演的連貫性,演員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內,注意力集中且運用有效的表演技巧來使角色栩栩如生。以廣西原創音樂劇《血色湘江》為例,該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以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為創作原型,講述了在湘江戰役中執行后衛任務的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感人故事。陳樹湘是一位忠誠堅定的共產黨員,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敢頑強的精神。演員在塑造陳樹湘這一角色時,需要深入理解他的性格特點,把握角色的精神內核。其次,運用肢體語言塑造角色。陳湘作為一位領導者,在面對戰爭的嚴峻考驗時,有著斷腸明志,兌現“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千鈞誓言和雄心壯志。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要注意運用身體語言,如姿態、步伐、手勢等,來傳達角色的自信和力量。同時,通過眼神和面部表情的變化,展現陳樹湘在戰爭中的堅定信念和憂患意識。最后,運用聲音表達來塑造角色。陳樹湘的聲音需要表現出堅定、果敢和富有感染力的特點。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要注意運用語言的節奏、音調和力度,展現角色的獨特氣質。通過有效的表演技巧傳遞角色的情感,使觀眾相信角色,從而產生共鳴。
準確生動的人物形象是戲劇表演的靈魂,廣西原創戲劇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這也是廣西原創戲劇的重要特點之一。因此,在戲劇人物形象塑造中需通過密切聯系現實生活、有效把控人物塑造尺度、積累實際表演經驗,采取有效的表演技巧等方式來提升人物形象塑造深度,從而符合劇目風格提升作品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田佳.原創音樂劇《箱子里的人》中邢麗麗的人物形象分析與塑造[D].上海音樂學院,2011.
[2]鄒文.戲劇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J].參花(中),2023(04):128-130.
[3]周智康,楊歡.戲劇表演與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戲劇之家,2023(01):33-35.
基金項目: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新時代廣西原創紅色戲劇中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和表征研究”(項目編號:2023KY0484)。
責任編輯:付曉琳
作者簡介:孟繁壯(1992-),男,吉林白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戲劇影視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