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婷 廣州市電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業財融合”主要指的是企業財務與業務兩者的一體化,倡導企業需立足于財務視域上、樹立良好的財務思維,使用財務工具等分析、評估業務模式有無滿足企業長遠發展需求。其中“融合”并不是各個部門、各個工作人員、各種資源在物理層面上的結合,而是需立足于實際發展角度,對各自管理價值進行深度思考。一方面,業務主體對于財務管理價值的深度思考,需立足于確定何種業務更加符合企業價值要求、利潤要求,怎樣有效規避與控制風險。另一方面,財務主體對于業務管理價值方面的思索,主要針對于如何將財務管理獲得發展至業務末端,將預測結果及時反映給業務部門,推動業務模式、業務環節、業務內容等創新發展,更加精準的掌握業務活動中的相關風險。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組織規劃工具之一,使用此種工具對企業財務資源、非財務資源進行集中配置、管理、考核以及評估等,旨在推動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穩定開展。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企業使用的常規財務預算工作,一般是經濟活動開展結束后才進行的事后核算,但是伴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與進步,特別是現代化信息技術基礎上,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不能有效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所以企業在財務核算中,應不斷加強自身價值引導作用,主動朝著全面預算方向發展。另外業財融合理念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給予了新發展思路,打破常規預算管理方式的局限性,推動業財信息的高效融合,通過分析業務預算來掌握財務預算,利用財務預算來引導業務預算,最大程度地提高業財數據資源的使用率與利用率,幫助企業能夠獲取最大化利益。現階段業財融合使用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具備局限性,比如在預算編制環節中,財務、業務兩個部門互動性較差,導致預算編制內容存在漏洞或者缺陷,后續需多次調整與修改預算金額,最終造成預算嚴謹性較低;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對業務部門的監督力度、管理力度比較差,造成執行工作效率比較低,難于最大化發揮實施預算管理的預期目標與預期價值等。在實際工作環節中,企業需定期總結與歸納自身管理經驗與不足,根據具體需求,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加快財務管理、經濟活動兩者的融合速度,利用當代信息技術對全面預算管理內部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
通過開展業財融合增強業務與財務之間的溝通與配合,能夠不斷提升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利用完善、及時的業財融合能夠保障企業自身業務或者經濟活動在開展環節中可以和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銜接,同時財務工作也能夠根據業務或者經濟活動的實際需求對應完善與細化,促進有關業務目標的順利實現。推動業財融合可以提高企業對各種類型預算管理工具的使用度、利用率,加大對自身經濟活動的監管力度與強度,及時尋找出內部管理工作中潛在的一系列風險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盡快處理好有關風險問題、管理不足,最大程度地提升預算管理實施的及時性、穩定性以及完全性。
推進業務與財務兩者的融合,雙向整合財務內容與業務內容,有關人員需深度參與到企業各項業務、環節、流程中,業務人員以財務思維管控業務,雙方立足于企業戰略目標、具體生產運營狀況、財務狀況,共同進行規劃、決策、控制、評價,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預算開展環節中各自為政導致預算執行不到位的風險發生。另外,企業制定的預算執行方案一般情況下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其難以準確地明確預期發展目標,在推動業財融合模式過程中,會明顯縮短內部業務管理活動、財務管理活動之間的距離,有利于確定企業預算目標的確定并保障預算方案的穩定實施。可見,企業實施業財融合能夠更好地促進財務管理工作、預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實施,不僅能夠提升預算管理工作的精準性、安全性,還能夠有效減少預算工作在后續實施環節中可能會發生的一系列風險因素。
企業在貫徹與落實業財融合過程中,有關工作部門需切實按照業務活動實施的具體需求,合理配合資金,保障資金使用率、利用率得以全面化提高。例如,企業業務部門通過針對資金使用情況,制定出一系列的規劃與使用方案,能夠對整體資金使用額度進行科學的增加或者減少,從根本上能夠避免資金應用超出規定額度等不良問題的發生;財務管理部門也需要結合企業業務活動實際實施狀況,提出對所需資金進行規劃,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有利于保障業務活動的有序實施,能夠連續對其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撐。
當前一些企業業財融合還長時間停留在探索階段、早期使用階段中,實際實踐往往是單一化、簡單化的業務,業務和財務融合程度較低,針對業務融合使用于全面預算管理情況而言,企業通常將業財融合使用在業務預算環節中,并且其在財務預算環節中的使用率較低,造成財務預算、業務預算兩者沒有搭建高效的聯系關系。比如,企業在具體工作環節中,只是單純在建立健全頂層制度過程中模會優先應用管理會計來帶動業財融合發生,全面預算管理更加傾向于財務方面的管理工作,造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業務部門只是單純根據相關工作指令給予參考數據的一個“機器”,而不是切實“參與者”,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完善過程中難以最大化發揮好、使用好業務部門的積極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包含著企業生產經營全部環節,對各項經濟活動資金支出發揮指導作用,在具體工作環節中,企業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環節的重視度、關注度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例如大部分企業重點關注年度預算編制狀況、預算完善效果,對于預算執行監督方面、控制方面的重視度較低。和預算編制環節、考核評估環節對照,預算執行環節中財務對于業務的約束力度較大,然而就具體情況而言,財務人員沒有全方面、多較低參與到預算執行的全部環節中,各個業務部門預算執行、預算指標完成環節中嚴重缺乏財務部分的監督與控制,造成預算與決算存在差異性、未及時調整預算等問題的發生,最終導致不能順利達成預算績效考核目標,導致預算考核結果和預算目標存在差異。
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在管理工作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每個行業的優先選擇,且信息技術系統、軟件還在不斷研發與完善,在技術革新基礎上使用高效的信息技術、軟件系統是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具體狀態來講,企業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加快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發展速度時,盡管重視業財融合效果,然而沒有將業財融合視為建設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例如,某一些企業預算系統長時間以財務管理為主,且業務活動設置有獨立的管理系統,但是未配置財務分析功能,立足于整體角度而言,預算系統和業務系統未有效融合,均處于一種比較獨立的狀態中,造成業財數據溝通不及時、數據不統一等問題的發生,不利于提升預算編制的全面化。
企業在推動業財融合過程中,需采取全流程監督控制方式,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建立健全業融合管理組織,結合業務融合實際需求選擇業務骨干、財務骨干共同組建業財融合組織,設置對應的職能管理部門、工作崗位,對經營環節重點流程的業財融合機制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完善與優化,將業財融合觀念落實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環節中,為預算工作配置充足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等,保障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多個環節能夠精準體現其他內部、外部生產經營環境的變化情況。其二,加大內部管控力度,及時更新與完善內控管理制度,對采購、投資等業務活動實施風險評估、風險放開,財務人員需根據預測結果調整與優化預算方案,合理避免業務風險的產生,并且勸業全面預算管理部門應立足于整體層面,將戰略發展目標視為重要導向,將全部資源均放置于預算管理體系中,嚴格要求企業所以員工均需主動參與、積極配合預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內部預算管理控制體系。
企業財務人員需打破常規思維的限制性影響,立足于現實情況加深自身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知度與理解度,主動接受業務部門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新型預算管理模式,幫助業務部門深層次、多角度了解與掌握預算編制方式、預算流程、衡量指標以及數據思維邏輯等相關內容,并且財務部門還需針對業務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實際情況給予對應的指導與幫助,能夠將企業帶來的業財融合壓力適當的轉移到業務部門手中,不僅能夠提升企業預算結果的精準性、及時性,還能夠及時完成企業上級部門下發的業財融合工作任務。財務部門需將全面預算管理視為和業務部門建立良好交流關系的一個契機,促使業務部門轉變自身對財務部門的固有觀念,在全面預算環節中適度增加業務部門的工作壓力,并且業務部門需切實根據業財融合相關需求,主動配合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為其提供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交給的業務運營信息與數據。財務部門在對業務信息進行深度分析與了解過程中,總結與歸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些實質性問題,將全面預算重點之處放置在企業生產經營層面上,始終立足于企業戰略發展整體目標來推動全面預算管理的高效實施,綜合性、全面化分析企業財務、業務等相關信息,設計與完善全面預算方案,將企業整體生產經營管理目標逐一劃分、落實到各個業務部門手中,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來加快目標實現的速度。另外在重要投資融資決策環節、預算管理環節以及業務運營環節中,財務人員需主動參與到企業整體業務工作或者核心業務工作中。
在當前業財融合發展背景下,為了提高全面預算的有效性、時效性,加強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聯系,企業需加快自身業財信息一體化平臺的建設,完善與優化對應的管理模塊。企業應針對業財融合下搭建業財信息一體化平臺,對預算信息進行優化,了解與調查業務融合所需的信息技術,綜合考核在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中使用能夠推動業財信息融合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立足于最大化實現成本價值、企業價值層面選擇最佳處理方式。例如企業引導技術人員設置系統接口、集中數據的衡量指標,推動預算系統和業務系統、財務系統之間的有效銜接,提高業財數據的交換性、共享性,建立健全集中化、集約化的財務共享中心管理平臺,將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統計收集至共享中心之中,中心能夠集中化分析與整理業財相關數據,制定統一化的數據衡量指標,預算人員可通過共享中心平臺獲取所需的業財數據,實施預算分析,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預算人員數據分析時間,提升預算編制的工作質量與精準性,實現數據的共享,消除“數據孤島”現象,促進業財融合。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業財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能夠加深企業自身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的融合程度,保障其戰略發展目標得以有序實現。但是在整體環節中,企業應該及時有效地找出現階段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執行環節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發展情況,提出針對性、個性化的優化對策,通過增強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全面預算內部風險管理控制體系以及高效使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等諸多優化措施,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部門、業務部門兩者之間的交流程度、信息共享程度,加快業財融合速度,保障信息獲取的真實性、有效性,為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未來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持,提高企業自身業財融合水平與融合效果,為其可持續、穩定發展與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