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梭 梭
李佳琦不合時宜的“口誤”給眾多主播敲響了警鐘,“一飛沖天”時只顧向上,卻忘了向下扎根與沉淀必然會引來危機。

當“79塊”“這么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成為網絡熱梗,營造出一片喧囂塵上時,一個超級主播從巔峰滑落的悲劇曲線已然成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初秋夜晚,一場照常進行的直播,一根賣了不知道多少回的眉筆,卻成了李佳琦商業之路的“致命時刻”。
與李佳琦深度綁定的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是他直播間里的常客,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都是從李佳琦這里認識了“花西子”,頭部主播的能量讓這個品牌在短時間里迅速成長、壯大。曾經的兩者合作是雙贏,如今卻因為一句不恰當、不適宜的話,一個直播巨星與一個熱賣品牌就都遭到重創。這大概也是屬于網絡時代的獨特風景吧。
在互聯網時代,似乎一切都被按了加速鍵,一旦踏入不同的風口,就會有不同的群體以狂飆飛進的速度野蠻生長,以超音速的方式制造明星和明星企業。曾經藉藉無名的李佳琦,只是小城市里不起眼的化妝品柜臺的柜員,后來接觸網絡直播初期,他也并沒有什么粉絲。李佳琦爆火的契機是“口紅一哥”的一戰成名,這樣的機遇使他迅速成長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頭部直播。據統計,2021年,李佳琦年凈收入18億元人民幣,不僅成為網絡主播界的佼佼者,更是超過90%的A股上市公司,甚至有人估算他的身家如今已經超過70億元。可以說,李佳琦的成功既有自己的努力,又有時勢造英雄的天時地利。
然而,如果僅僅只看到互聯網光速造星的這一面,而忽略了它的另一面那是無法真正認識這個時代的。在飛速發展的背后,網絡時代的脆弱其實從未改變過,崛起得有多快,坍塌的速度恐怕只會更快。當年無人認識的李佳琦在直播間里熬過了無人問津的無數場直播才等到了“一飛沖天”的機會,而今天卻能因為一句話就讓大廈將傾。究其原因,還是李佳琦借由風口飛速發展時只顧向上,卻忘了向下扎根與沉淀。以傳統的角度來看,很難想象一個一年幾十億凈利潤的企業是完全依賴一個人一張嘴而生存的,那么只要這張嘴出了問題,自然整個企業就都要出問題。
今天看似是一句話毀掉了一個明星主播和他背后的企業,然而在這句話背后,消費者看到的是李佳琦的“傲慢與偏見”,他已經失去自己最具競爭力的核心,那就是一顆為消費者服務的心。這就像是一個受歡迎的企業不再生產他最受歡迎的產品一樣,其實主播帶貨這種形式火起來固然是網絡時代的特有形式,但核心還是因為可以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買到產品,網絡只是一個迅速傳播的介質。李佳琦能從眾多主播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夠專業又能夠幫大家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簡而言之就是便宜好用。
然而面對信任他的消費者,李佳琦脫口而出的“掙得不夠多”帶著何其高高在上的傲慢,這樣的言行必然要遭到消費者的不滿與反噬,這樣的結果其實并不意外。所以說這位頭部主播失去了他立足的根本,也是帶貨主播們的根本。如果李佳琦不及時反思自己與初心背道而馳的原因而是僅僅為一句話而懊惱,那么他即使今天勉強度過危機,下一次危機也還在不遠處。
在互聯網時代像李佳琦這樣飛速起伏的例子有很多。更奇妙的是有人塌房,有人卻“因禍得福”。在李佳琦帶來的這一輪風波中,一批國貨老字號聯手蹭起了熱度,物美價廉的老國貨們四處“撿粉”,這一波操作不僅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粉絲,讓他們驚呼老國貨好玩又好用,也再次為國貨品牌樹立的發展的信心。這個現象看起來偶然,但其實并非如此。從蜂花到郁美凈,從硫磺皂到蓮花味精,這些老國貨們若是沒有過硬的品質,美好的價格,僅憑接個網絡熱梗是無法真正圈粉的。可以說這一波流量只是給了他們一個舞臺,讓老國貨能夠借助新平臺展示實力,也再次證明只有堅守初心,才能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