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近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實施七大專項行動。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提升專項行動。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在保產量、提產能、擴來源上下功夫。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100 萬畝以上,2028 年底前將全省永久基本農田中能夠建設高標準農田的田塊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產”文章,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全鏈條升級。全省培育優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綠色果蔬4 條產值超千億級的省級重點鏈,10 條超500 億級的市域特色鏈和10 條超百億級的縣域特色鏈。
農業科技創新專項行動。瞄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成果轉化應用。每年示范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裝備200 項以上,加快建設6 大省級種質資源保存和創新利用中心,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500家以上。
農業物質裝備水平提升專項行動。加強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與現代農業融合創新,在先進農機裝備研發推廣、數字農業等領域取得創新突破。推動農產品加工裝備升級,加快建設全國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智慧園區100 個、數字農場(牧場、漁場)200 個。
深化農村改革創新專項行動。把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集成性、聯動性,尊重農民意愿,突出重點領域,注重點面結合,持續深化農村改革,釋放農村改革強大動能。總結推廣“小田變大田”經驗,著力破解耕地細碎化等問題,推動10 個縣(市)開展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
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專項行動。全方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激發農民增收內生動力,進一步構建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長效機制。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增幅7.2%左右,城鄉居民收入比持續縮小,努力實現蘇南、蘇中、蘇北集體經營性收入分別在200 萬元、100 萬元、50 萬元以上的村占比均超過50%。
鄉村高標準建設專項行動。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推進鄉村高標準建設。到2025 年規劃發展村莊基本做到“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全覆蓋,每年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縣5 個、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50 個、示范村500 個。
為保障“行動方案”落實落細、見行見效,江蘇省委省政府從強化組織領導、多元投入、用地保障、人才支撐、試點示范、考核監測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和明確要求,并將專項行動實施情況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統籌考慮,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范圍,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的重要參考。
按照省委統一部署,《行動方案》由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牽頭落實。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已成立農業強省建設工作專班,明確牽頭廳領導、牽頭處室,形成“1+8+1”組織推進工作體系;將《行動方案》34 項重點任務分解為110 項具體工作,按照工作任務清單化、推進落實制度化、考核評價目標化的要求,重點工作任務分解到月,逐月推進、逐月調度,加大推進落實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