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巍 王 巍 劉 倞 楊秉政 武漢淡雅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信息化技術創新發展,新型數字技術不斷向企業縱向深入,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傳統經濟低迷,數字經濟能夠撬動全球經濟新杠桿,國有企業要抓住數字化技術關鍵資源,借助信息化技術提高交流、合作效率,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不斷適應市場發展規律,通過數字化轉型促進企業自身發展水平。
第一,促進國際競爭力。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發揮基礎性和外溢性作用,中央企業是經濟體系產業布局的核心,代表國家層面技術前沿水平,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經濟體系轉型升級。第二,發揮國有企業表率作用。我國數字化經濟快速發展,成為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國有企業相對民營企業在市場發展中發揮主體地位,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礎。國有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環節要發揮自身優勢,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積累經驗,發揮國有企業標桿作用,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效率提升。第三,數字化轉型有助于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國有企業作為行業核心位置,數字化轉型借助信息化技術與其他企業合作,提高溝通互動效果,帶動整個行業經濟數字化發展,順利實現經濟轉型,推動實體經濟高效發展。
數字化技術不斷向國有企業滲透,國有企業針對數字化轉型加大了資金投入,數字化應用擴大了范圍,隨著轉型工作持續推進,要提高數字技術應用程度。數字化應用集中在企業資金管理體系、協同辦公體系、ERP 體系,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國有企業精細化管理、集約化管理。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國有借助數字化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管理水平,實現了數據協同交互,部門間在信息化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滿足系統集成的數字化平臺。中央企業數字化技術與各項業務深入融合,系統安全性有所提高,數字技術對企業發展作用越來越明顯。
中央企業數字化應用不斷加強,各層面工作人員數字化意識提高,數字化轉型、基礎與服務還有待于加強。第一,數字化轉型路徑不清。國有企業意識到當前運營發展中數字化技術的緊迫性與重要性,但缺乏實踐經驗,未能構建數字化戰略,不了解數字化轉型工作起始點,轉變傳統思維方式,提高信息化應用效果,使信息化晉級至數字化。部分國有企業技術人才隊伍匱乏,數字化轉型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未形成開放的生產運行體系,需要對數據資源價值深度開發,明確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促進轉型效果。第二,轉型基礎能力不強。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弱化,雖然關鍵環節實現了信息化,但缺乏對先進數字技術的應用,數字化轉型工作開展進度慢,難以快速進入數字化轉型階段,未能發揮大數據預測分析,幫助企業決策。第三,支撐服務不足。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在組織架構設計、流程優化、數據資源、設備運維上的解決方案不能支撐全維度、可持續的轉型需求,部分國有企業數字化技術人才缺乏,數字技術難以快速響應,缺乏技術型、復合型技術人才。
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數字經濟為各領域帶來了巨大轉變,但市場從原有的賣方市場轉移到了買方市場,數字經濟使供給導向發生轉變,數字化技術可以優化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針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與市場生產方對接,實現個性化、精準化服務。第一,通過新型數字技術能夠及時獲取消費者喜好,針對不同客層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定向的服務方案,使產品與服務相結合,提高消費者的黏性與體驗感。第二,轉變傳統生產制造流程,利用柔性的數字技術創新產品供應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定制服務。第三,產品供給要覆蓋整個生產鏈,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意見與建議,便于后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精準服務。第四,借助數字化技術,引導消費者參與產品設計,以需求為導向,獲取消費者的使用場景、需求與體驗,提高產品的覆蓋面。數字化價值創造使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國有企業在融合性產業發展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
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量的數據基礎,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數據資產成為當前國有企業管理的重點。數據資產從傳統內部應用不斷向外部服務拓展,國有企業要深入挖掘數據蘊涵的價值,不斷積累內部數據,但大數據帶來的數據泛化影響數據質量,仍存在數據融合度不高情況。導致數據挖掘成本較大,數字化轉型需要統籌數據采集、加工與篩選各環節,構建全方位的資產治理體系,突出大數據資產的利用率,控制數據管理成本,將數據資產賦能國有企業運營發展。
國有企業近年來提高了對數字化轉型工作的認識,加大了互聯網相關的投入,并且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受惠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溢出效應”明顯,我國多個行業已經棄用了工業互聯網,包括石化、鋼鐵、服裝、機械、加點等,注冊用戶與日俱增,互聯網平臺將企業的設計、生產、物流等信息有效整合,形成了龐大的數據資源,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為國有企業行業發展不斷拓展價值空間,提高了數字化轉型的推進效果。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受到基礎設施建設影響,制約了數字化轉型進度。因此,首先,要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各領域數據共享。傳統網絡設施開放程度不高,運行及響應效率低下,未能達到國有企業業務實際要求,因此,要加強企業網絡設施建設,構建運行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融合能力強、覆蓋面廣的基礎設施體系。網絡互聯體系構建要具備一定靈活性、可靠性、高效性,提高應用支撐平臺,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持。國有企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兼容不同類型數據,并根據企業發展決策提供精準測試分析,適應不同類型基礎資源的數據平臺,助力國有企業轉型進度和效果。其次,要加強國有企業跨行業、跨平臺、跨環節的數據整合,打破傳統信息壁壘,消除數字鴻溝,實現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形成統一目標的合作體系,各領域數據實現統一存儲與傳輸,使國有企業與產業鏈各合作主體之間實現數據共享與功能調用,可以免去多次開發造成的資源浪費,最大化提高數據資源利用率。國有企業要發揮保障部門及行業間數據融通作用,通過數據的共享與合作,促進國有企業管理決策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國有企業要協調社會各職能部門對行業應用標準的重塑,包括數據技術標準、采集標準、數據運用等作出明確規定,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依據。
數字化系統建設要擴大覆蓋與應用范圍,不斷完善與創新。國有企業數字化系統應用在石油石化、能源電力、交通設備、機械行業發展較好,主要是數字化轉型推進過程中,對國有企業全鏈條改造,將數字技術精準滲透到企業各業務環節,通過搭建高水平的系統平臺,融通了產業鏈上下游各合作主體,促進國有企業在資金、技術、業務、數據等領域融合發展,根據國有企業所處行業特征,發揮數字紅利的同時,在新模式、新業態利用上為其他市場主體提供發展活力,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在注重國有企業數字化應用的同時,還要針對數字化系統的管理與運用。國有企業要將企業信息、知識借助數字化技術轉化為數據指標,幫助企業內部組織流程優化、人員架構調整、戰略發展目標規劃方面提供數據支持。國有企業要順應當前社會發展規律,組織架構要遵循柔性化、扁平化、網絡原則,靈活應對市場競爭機制,借助前沿的信息化技術,結合國有企業運營特點,構建適應企業未來發展的軟件管理系統,不斷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彈性。
國有企業發展受到政府及行業協會影響較大,因此,數字化轉型需要借助政府及行業協會引導和付出。首先,政府有關部門要整合互聯網領域的人才及行業內專家學者,對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實際困難展開分析,梳理當前數字化轉型政策上存在的制約,并根據行業發展現狀,完善數字化轉型的制度要求,制定符合國有企業發展的數字化轉型指導標準,有利于國有企業數字化有效實施。國有企業要根據行業發展現狀,在產業鏈各主體之間做好分工,打造適應自身發展的產業模式,營造良好的數字化生態環境。數字化轉型要密切結合國有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價值鏈各主體、計算機系統結構,形成更加開放的數字化生態體系,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基礎。國有企業要借助數字化智能產業生態系統,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組織結構支持以及管理支持。政府部門要積極推進電子政務,為國有企業提供更加良好的對接平臺,在政府統籌管理下,要不斷創新國有企業運營方式,提高國有企業治理能力,為數字化轉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其次,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提高行業內企業間信息的互融互通,建立符合行業預期發展導向的數字化建設標準,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更加高效。國有企業所處行業協會要發揮整合作用,加強國有企業與產業鏈各環節的深入交融,了解產業鏈各主體之間的價值變現方式,積累數字化轉型相關實踐經驗,制定符合行業發展的標準體系,營造良好的行業營商環境,推動國有企業產業生態良性發展。
我國信息技術引入各領域時間晚于發達國家,缺乏數字化技術相關人才,導致數字化轉型發展受到人才缺口制約。主要是具備行業專業知識、數字化技術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較少,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不足制約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因此,為了提高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要改變人才短缺現狀。國有企業要采取自主培訓與外部招聘兩種方式,不斷夯實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員工在國有企業各業務節點創新業務發展模式。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構建中,要融入學習型、知識型理念,為數字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學習與探究環境,實行崗位輪換、業務量化等創新管理方式,激發企業人才工作積極性,讓數字化人才了解企業各業務環節工作特征,實現內部信息共享,構建適應未來發展的數字化平臺體系。數字化人才在研發數字化技術時,要覆蓋職業生涯全過程,建立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平臺體系,便于國有企業各層面員工提高數字化應用素養,借助在線課程,鼓勵員工參與數字化相關培訓,促進員工業務技能與時俱進提升。同時,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數字化領域人才培養,細化培養目標,結合我國數字化產業及技術專業要求創建相應課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高校數字經濟、數字技術人才要與企業合作,培養學生數字技術理論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創建數字技術實踐產業園,根據學生專業特征為學生提供崗位實習機會,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提高數字技術人才的崗位適應力。
國有企業價值鏈各環節都可以滲透數字技術,國有企業要靈活運用數據資源。國有企業傳統管理模式下,不能動態獲取數據信息,導致數據價值不能全部開發,數據化價值鏈搭建仍存在制約問題。隨著數字技術的更新迭代,要打破傳統價值鏈的技術缺陷,提高信息傳遞的即時性、靈活性、動態性。國有企業要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制定科學的決策信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數字化價值鏈的優化需要獲取大量的數據資源,面對復雜的數字化價值鏈,要構建高效的數字化平臺,對各業務流程實行智能化監控,通過數據庫信息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智能化策略,促進決策的精準性與決策效率,在控制成本費用的同時,實現企業智慧化、便捷化運營。
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國有企業發展的良莠直接影響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數字化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國有企業為保持與時俱進發展,發揮國際市場競爭力,要加大對數字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提高對數字化技術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本文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數字化建設存在問題,結合當前國有企業數字化發展特征及現狀,提出了國有企業數字化發展路徑,從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字化系統管理、發揮政府及行業協會扶持作用、加快對數字化人才培養步伐、優化數字化價值鏈五方面助力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