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剛 邵大志 張亦萌 馬 彧 馬金剛
1.吉林省四平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吉林 四平 136000;2.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現階段,大量使用農藥導致農藥殘留超標問題頻頻發生[1-2],且大多數的農藥都有難降解、易蓄積、毒性高、易污染等特點[3-4]。農藥使用后,很大一部分農藥會進入環境中,進而在土壤、水等環境介質中傳播,并隨著食物鏈的傳遞在生物體內累積,從而使整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遭到破壞。農藥殘留對食品安全性及人類健康產生的負面作用日益凸顯出來。因此,為保證中藥材用藥的安全性。必須加強對農藥殘留量檢測的力度。建立合適的分析方法來檢測和量化中藥材中的農藥。并且制定合理的限值范圍,提高中藥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5-7]。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有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氣相色譜-質譜(GC-MS)、液相色譜-紫外檢測(LC-UV)、氣相色譜-電子捕獲檢測(GC-ECD)等[8-11]。GC-ECD法為實驗人員應用最多的測定方法。
地龍為常用動物類藥材,最早在《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12]。地龍性味寒、咸,歸肺、腎、肝經,具有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高熱、神昏、驚癇抽搐、肺熱喘咳等癥狀?,F標準收載在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標準中安全性質量控制項目進行了重金屬和黃曲霉毒素的限量控制檢驗[13]。經過文獻調研,也未有關于農藥殘留的研究檢測報道。市場上野外捕獲地龍和人工養殖均有,環境中農藥的使用可能造成地龍藥材中農藥含量超標。有害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中藥材的質量。本實驗以不同產地及不同批次地龍為研究對象,采用GC-ECD法,測定了17種有機氯類農藥的殘留含量,為進一步提高動物藥的質量,保證其用藥安全提供依據。
1.1 儀器 7890B型氣相色譜儀(配備Ni-ECD電子捕獲檢測器,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BP211D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天平有限公司);RE 52-99 型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TDL-5-A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2 試驗材料 有機氯農藥混合對照品溶液(批號:610005-202003;特性量值:約10μg/mL,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丙酮、二氯甲烷、正己烷、硫酸(均為色譜純);氯化鈉、無水硫酸鈉(均為分析純);純化水為自制。
本次收集到不同產地和批次的地龍藥材共10 批,基本信息見表1。

表1 地龍藥材樣品基本信息表
2.1 儀器參數 OV-1701(30 m×0.32 mm×0.25 μm)毛細管色譜柱;載氣:N2,檢測器為Ni-ECD電子捕獲檢測器;進樣口溫度:230℃;檢測器溫度:300 ℃;流速:1.5 mL/min;進樣模式:不分流進樣;程序升溫:60 ℃,保持 0.3 min,以 60 ℃/min 升至170 ℃,再以10 ℃/min升至220 ℃,保持10 min,再以1 ℃/min升至240 ℃,15 ℃/min升至280 ℃,保持5 min,進樣量為1 μL。
2.2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量取17種有機氯農藥混合對照品溶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正已烷逐級稀釋制成每1 mL分別約含2 ng、5 ng、10 ng、20 ng、50 ng、100 ng的溶液。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碎成細粉(過二號篩),取約5 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水30 mL,振搖10 min,使分散,精密加入丙酮50 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30 min,放冷,再用丙酮進行補重,再加氯化鈉約5 g,精密加二氯甲烷25 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15 min,放冷,再用二氯甲烷進行補重,振搖使氯化鈉充分溶解,靜置,轉移至具塞離心管中,離心5 min,使完全分層,將有機相轉移至裝有適量無水硫酸鈉的具塞錐形瓶中,放置30 min。精密量取15 mL。置于40 ℃水浴中減壓濃縮至約 1 mL,再加正己烷約5 mL,減壓濃縮至近干,用正己烷溶解并轉移至5 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轉移至離心管中,再加入硫酸溶液(9→10)1 mL,振搖1 min,離心 10 min,分取上清液,加水1 mL,振搖,取上清液,即得。
2.4 空白溶液 除不添加樣品外,其余按“2.3”項下操作,制得空白溶劑溶液。
2.5 方法學考察
2.5.1 系統適用性考察 分別精密量取混合對照品溶液、樣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各1 μL,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結果,17種有機氯農藥色譜峰分離度均大于1.5,空白溶液無干擾。具體如圖1所示。

A.對照品溶液(1.六氯苯;2.α-六六六;3.五氯硝基苯;4.γ-六六六;5.七氯;6.艾氏劑;7.β-六六六;8.氧化氯丹;9.δ-六六六;10.順式環氧七氯;11.反式環氧七氯;12.反式氯丹;13.順式氯丹;14.p,p’-滴滴伊;15.o,p’-滴滴涕;16.p,p’-滴滴滴;17.p,p’-滴滴涕);B.樣品溶液;C.空白試劑溶液
2.5.2 線性范圍和檢出限 精密量取“2.2”項下系列不同濃度的17種有機氯農藥混合對照品溶液各1 μL,注入氣相色譜儀。以進樣濃度X(ng/mL)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分別計算17 種農藥的線性回歸方程。結果,各組分線性關系良好。將17 種有機氯農藥對照品溶液逐步稀釋后進樣測定,進樣1 μL,以3倍基線噪聲(S/N=3)確定方法的檢出限(LOD)。結果見表2。

表2 回歸方程、線性范圍、檢出限歸納表
2.5.3 精密度試驗 取“2.2”項下17種有機氯農藥混合對照品溶液(濃度約為20 ng/mL),重復進樣6 次,計算峰面積的RSD 值均小于2.3%(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5.4 穩定性試驗 取“2.2”項下17種有機氯農藥混合對照品溶液(濃度約為20 ng/mL),分別于0 h、4 h、8 h、16 h、18 h、24 h,進樣1 μL,記錄所測各組分峰面積。結果17種有機氯農藥組分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3% (n=6),表明17種有機氯農藥在24 h內均穩定。
2.5.5 重復性試驗及回收率試驗 經考察10批地龍藥材樣品中均未檢出17種農藥殘留,故本次實驗重復性采用加樣回收試驗進行考察。取供試品粉末約5 g,各6份,精密稱定,再精密加入17種有機氯農藥混合對照品溶液0.25 mL,按“2.3”項下方法制備樣品溶液,按“2.1”項下條件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在81.2%~93.1%之間,RSD均小于4.0%(n=6),符合規定。測定結果見表3。表明方法的重復性和回收率滿足實驗要求。

表3 重復性和回收率試驗結果表

表3(續)
2.5.6 樣品測定 應用本方法對海南、廣東、廣西、河南、湖北、浙江采集的10批次樣品進行檢測,均未檢出17 種有機氯農藥,其原因可能為現階段國家對農藥的使用管理日趨規范嚴格,環境中的農藥殘留顯著減少,中藥材種養植基地也更加注重生態化管理。同時本次收集的樣品批次局限,更多樣品量仍待研究考察。
3.1 基線偏移 本次試驗為達到17中測定成分均達到較好的分離效果,故采用程序梯度升溫?;€因測試的溫度的不斷提高而緩慢向上偏移,經方法學驗證,不影響最終結果的準確性,可以接受。
3.2 樣品提取方法及檢測方式 本次樣品前處理方式考察了丙酮和二氯甲烷有機溶劑直接超聲提取、固相萃取和快速樣品前處理(QuEChERS)3種方法,3種提取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81.2%、75.4%、78.7%。最終采用了方便、經濟、實用的直接超聲提取法,能較好地去除雜質,降低樣品對于儀器的污染。
有機氯類農藥的殘留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電子捕獲檢測法、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相比與后兩種檢測方法,氣相色譜在使用的普遍性和經濟性上都有很大的優勢,也是目前大部分生產企業配備的檢測儀器。
綜上所述,研究為地龍藥材中多種有機氯農藥殘留的檢測、風險評估等研究提供了經濟、實用、可靠的檢測方法,同時為監管部門監控當前地龍藥材中的農藥殘留情況提供了一定參考數據[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