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詩 蘭天培
福建省龍巖人民醫院,福建省龍巖市 364000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學習、工作上面臨的困難和承受的壓力隨之徒長,據WHO調查研究,世界范圍內身心健康的人僅有5%,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占75%。目前我國城鎮居民總體亞健康檢出率為68.06%[1]。亞健康是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而慢性疲勞綜合征(CFS)為其重要表現形式,中國人群患病率為12.54%,有研究將體檢的公務人員給予相關測評,數據顯示有9.98%的公務人員患CFS[2]。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3],發揚傳統醫學的優勢,呈現針刺治療在CFS臨床研究中的現狀,現結合實際使用芒針透刺法與普通針治療CFS患者,觀察其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CFS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用奇偶分類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女18例,男16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37.63±5.96)歲;病程6~10個月,平均病程(7.68±0.81)個月。對照組女19例,男15例;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8.64±6.31)歲;病程6~11個月,平均病程(7.94±0.74)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制定的評斷準則[4];(2)近期未接受過針刺治療;(3)有自主認知能力,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既往有嚴重心、肝、腎、腦等疾病;(2)既往有嚴重生活惡習,如酗酒、吸毒;(3)暈針或懼怕針刺治療;(4)懷孕或哺乳;(5)研究者認為不適合參與此次試驗者。研究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穴位定位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腧穴定位圖》,聯用足三里、關元、腎俞和脾俞四穴。觀察組行芒針透刺法,囑患者安靜平臥,用0.4mm×125mm一次性無菌不銹鋼芒針(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華佗牌),酒精消毒局部皮膚待干,患者呼氣時,采用直刺進針,行提插與捻轉手法使得氣,囑患者閉目養神。留針30min,1次/d,5次/周,連續2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對照組行普通針刺法,選取0.25mm×40mm一次性無菌不銹鋼針灸針(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華佗牌),取與觀察組相同穴位,行相同操作方法進行治療。兩組均持續治療2個療程,同時囑患者注意放松心情、合理飲食、勞逸結合。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經治療,患者疲勞及其他相關癥狀極大緩解,睡眠效果明顯提升,生活質量完全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疲勞及其他相關癥狀部分緩解,睡眠效果有一定好轉,生活質量有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疲勞及其他相關癥狀毫無改變,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疲勞自評量表(FSAS)評分。由勞累的類型、程度和特征三個層面構成共27個條目,每條5個等級,主要反映患者是否精力疲勞或身體疲勞,疲勞的后果以及疲勞的具體性等。總分100分,得分與疲勞程度呈正相關。(3)愛潑沃斯嗜睡量表(ESS)評分。將嗜睡情況劃分成8個情景,包括學習、工作、社交、休息等,評估日間患者嗜睡程度,總分24分,與睡眠質量負相關。(4)正性—負性情緒量表(PANAS)評分。包括正性情緒與負性情緒兩部分,兩項各10條,每條5個等級對應1~5分,共100分,反映測評者主觀情緒狀況,得分與正性情緒呈正相關,與負性情緒呈負相關。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660,P=0.031<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FSAS評分、ESS評分 治療后,兩組FSAS評分、E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FSAS評分、ESS評分分)
2.3 PANAS評分 治療后,兩組PANAS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PANAS評分比較分)
CFS是一系列以疲勞為主的臨床綜合征,持續6個月以上且無其他器質性病變,患者伴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易怒等多種神經精神癥狀,常有暫時性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減退,咽部、淋巴結、關節、肌肉單發或多發性疼痛及睡眠障礙。受當前精神狀態、軀體健康情況影響,患者工作、學習能力,個人生活及社會行為能力較病前明顯下降,易產生消極的自我認知,陷于不良循環。據報道,一二線城市、女性、30~40歲等群體CFS更高發[5],CFS患病概率符合現實情況及社會發展趨勢,預計在未來CFS將會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生活的一種高發疾病。傳統醫學所描述的“虛勞”“懈惰”“倦勞”等病癥,皆與現代的CFS癥狀相符合,其認為CFS起病于情志抑郁、勞逸失常、脾胃不調或過度安逸,導致精氣耗損,氣血陰陽失衡。《素問》云:“藏于精者,春不病溫”,表明腎精充足,則精力旺盛,身強力健,反之,腎精虛虧,則內外不固,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易患疾病。腎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主藏精納氣。腎在體合骨,生髓、通腦,腎氣虧乏時可使腦失供養,髓海不足,則出現神疲力衰、耳目不靈、遲鈍健忘、休養失調;也可致骨骼失養,則易出現腰脛酸軟、行動無力。脾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通過運化水谷飲食成精微灌養五臟六腑,達四肢百骸,運化水液轉輸入肺濡養全身或排濁出體外。“脾氣虛,則四肢不用[6]”,疲勞過度則脾氣不足,則致精微不布,氣血生化乏源,機體失養,故見肢體倦怠,精神不振,分別與CFS表現的疲勞感、頭暈頭痛、注意力減退、記憶力減退、行動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和睡眠異常等病癥相對應。
近年來,國內外對于針灸治療CFS的研究熱度越來越高[7],針刺治療本病的研究也有了新的進步[8]。采用針刺治療CFS,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經濟成本低等優點。許藝燕等[9]應用耳穴金針療法治療氣虛質CFS,總有效率為90.0%。通過跳臺實驗和Morris水迷宮實驗,劉長征與其團隊發現針刺治療有助于增強CFS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改善認知功能受損[10]。充分證明了針刺治療CFS方法豐富,形式靈活,且有多條機制作用,療效確切。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緩解,且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芒針透刺法對CFS臨床癥狀改善明顯,表明患者整體情緒好轉,記憶力、注意力改善,咽部、關節、肌肉等部位疼痛減退,睡眠質量及生活水平升高。本文觀察組采用芒針,芒針來自古代九針之一的長針,以身形細長如麥芒著稱,具有“深邪遠痹”的優勢,直刺相應穴位,可達療愈目的。“病屬虛者,多用足三里”,足三里、關元穴作為治療虛勞的要穴,有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的效果,腎俞、脾俞乃本病核心腧穴,針刺可升舉脾氣,益補腎氣,諸穴并用,則培補脾腎,理勞補虛,調節陰陽,增壯機體。此四穴配伍在針灸治療中支持度、置信度最高,這在張晶晶等[11]的調查中也有體現。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FSAS評分、ESS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芒針透刺法能明顯改善CFS患者疲勞情況,使患者睡眠質量明顯上升。究其原因,芒針針身較普通針更長,選取穴位少而精,刺穴深,且治療手法具需要一定技巧,以芒針刺身體,不僅能迅速促進微循環,也能刺激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內分泌功能,從而改善身體疲勞感以及睡眠狀態。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ANAS評分優于對照組,提示芒針透刺法能明顯調節CFS患者情緒狀態。這與疲勞癥狀緩解有關,CFS引發患者負面情緒,心理健康易受影響,因此當患者日常疲勞感緩解,得到有效睡眠的支持后,調節正面、負面情緒,使患者心理狀態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使用芒針與普通針對CFS患者進行針刺治療,發現行芒針透刺法療效更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減輕伴發的負性情緒,促進CFS患者康復,提升愈后。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小,觀察時間較短,有關CFS的傳統醫學治療作為時下熱點,仍有極大深入探究空間,擬在下階段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分析芒針在CFS患者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