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我們都知道無論什么好習慣都需要從小打好基礎,小學是學習的第一階段,英語的預言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小學即是最佳培養時機。隨著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英語課程在小學課程里面顯得極為重要,它不僅能夠提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也能讓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語作為通用語言,從小學起能夠提升學習能力,需要單詞、語法、閱讀等方面的學習,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不僅要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實際應用的能力。重心愈發傾向學生們對于英語的實踐,將英語從課本運用到生活中來,把知識轉變成一種能力。
英語這一學科有一個無形的分水渠,對于學生而言亦簡亦難,從A到Z一共26個字母,簡簡單單的字母卻組成了成千上萬的單詞短語和句子,英語是一門熟能生巧的科目,多寫多記的話會比較單調枯燥,容易疲勞厭倦。事物都是有新鮮感的,在小學時,學生們對于英語是充滿好奇并且樂于去了解的。在最初的階段,他們都會表現出濃烈的興趣,但是隨著難度的加大,內容的增多,往往會在一次次失誤下讀錯,記錯。一次次的挫敗會打擊學生們的學習信心,所以正如前面說一定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學習并堅持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英語就是要活學活用,通過基礎的書本知識學習之后,將其進行應用,最終的目的就是使用它進行交流溝通。而對于剛接觸到英語的小學生來講,跨出敢張口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對此增加學生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的機會可以增強學生講英語的自信,像英語角、英語演講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以及組織觀看一些和英語相關的電視劇。類似這種活動一定要經常組織,為他們在英語學習方面提供得更為廣泛。在實際用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時,更為細節的方面如發音是否準確,語句語法是否有錯誤。這方面就要讓老師進行細致地教導,及時糾偏,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英語課程的教學需要直觀的,貼近生活的,將英語這門語言生活化,才是學習它的最大意義。更何況是現今國際交往這么頻繁的情況下,學英語不僅僅是單純地應試教育,更是作為一種生活能力來了解社會,適應國際。所以培養學生英語的語言應用能力更應該要從小抓起,特別是對于剛接觸的小學階段,老師的引導是極其需要的,正確的引導能夠使學生們對英語學習起到很好吸引作用,讓每個學生都信心十足地講英語。
(作者單位:利川市文斗鎮文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