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唐陽
關鍵詞:雙向銜接;幼小銜接;優化;策略
從幼兒園到小學這一時期,表面來看只是一次常態化的升學,但是對于幼兒來說,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幼小銜接的過程,一方面需要幼兒園和幼兒老師做好幼小銜接的設計和安排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小學教師積極做好幼兒園的配合工作,在相互的合作中探尋有助于幼小銜接的策略,使得幼小銜接工作不斷得到優化。
眾所周知,幼小銜接是一項需要雙方共同參與的雙向性的工作,主要是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然而在很多人的眼里,幼小銜接工作就是幼兒園和幼兒教師的工作和責任。單向的幼小銜接工作,雖然也會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會造成一些幼兒適應小學生活需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幼小銜接需要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雙向互動,需要幼兒園在教育后期參照小學的作息時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要求等做出積極的調整,讓幼兒提前適應。而小學學校和教師則做好接力工作,引導幼兒更好地適應。由此可見,傳統的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園在忙忙碌碌,而小學學校和教師只管正常地上課。這種單向性幼小銜接是不科學的,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我們都知道,幼小銜接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然而工作實踐中卻暴露出了表面化比較嚴重的問題。在一些幼兒園教師的認知中,幼小銜接就是減少幼兒玩耍的時間,在幼兒大班的下學期需要帶領即將畢業的幼兒去參觀小學校,為他們講解一些有關小學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等。殊不知,具備這樣認知的幼兒教師忽略了幼兒在環境、習慣、規則、心理等方面的適應和培養,充分暴露出了幼小銜接工作中表面化問題的存在。
要想真正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關鍵的一點是,幼兒園和小學之間在教育理念上一定要實現達成統一的認知。比如,在開展幼小銜接教研活動中,幼兒園教師主張教學活動主要以游戲活動為主,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而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也要適當地運用游戲教學方法,凸顯出雙方教學上的銜接和過渡。故此,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園和小學都要照顧到對方的教學需求,在教育理念上實現完全的統一,為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雙向銜接”視角來看幼小銜接工作,一定要重視加強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通過參與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雙方老師之間增強彼此間的了解,特別是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其一,可以組織雙方的教師去觀摩對方的實踐教學,讓大家都能夠全面地了解對方課堂教學的情況,清楚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可以有效避免雙方教學中出現“中間地帶”。其二,促使雙方教師建立起“直通式”的交流方式。比如,雙方的教師共同加入一個微信工作群中,大家定期或者及時地交流幼小銜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探索解決的辦法。這樣直通式的交流方式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效果非常好,可以直接提升銜接工作的開展實效。
幼小銜接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不單單都會涉及幼兒,還需要多方的積極參與,包括幼兒教師、小學教師、家長、社區等,需要這些力量能夠形成一種接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充分整合,共同助力幼兒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為了共同的教育目標,大家都能夠發揮出自身的積極作用。
兒童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每一個成長環節都不能逾越。對于廣大幼兒來說,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教育階段,是他們面臨的第一次“升學”,需要幼兒園及教師和小學及教師共同做好幼兒的幼小銜接工作,在“雙向銜接”視角下,進行深層次的銜接探索,使得雙方形成幼小銜接教育的合力,保障幼兒在心理、身體、習慣、行為習慣以及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夠順利過渡,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全程準備、全面準備,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萱.“雙向銜接”視角下幼小銜接工作的優化策略[J].亞太教育,2022,(16):163-166.
(作者單位:1.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江南幼兒園 吳潔 ;2.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東關幼兒園 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