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仁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峻,“雙碳”理念逐漸成為全球主流,探索低碳經濟成為各國發展的方向。本文以中國油氣行業為研究對象,系統探討了在“雙碳”背景下中國油氣發展問題。通過文獻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結合國內外典型油氣產業發展案例,深入剖析了“雙碳”背景下中國油氣行業面臨的挑戰。同時,還探討了“雙碳”背景下中國油氣發展前景,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包括加快天然氣替代煤炭、油氣資源調整及布局優化、加強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推進清潔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協同發展等。本文旨在為中國油氣行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雙碳”背景;中國油氣;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03
1?“雙碳”的歷史背景
1.1?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和氣候的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加劇。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從1950年的92億噸上升至2019年的396億噸,同比增長16%。而且,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已經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影響了地球的溫度和大氣循環,加劇了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繁發生,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影響。
1.2?《巴黎協定》的簽署與“雙碳”目標的提出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在法國巴黎達成了《巴黎協定》。該協定規定,全球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力爭使全球平均溫度升高幅度控制在1.5℃以內,并且到21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碳中和,即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溫室氣體吸收,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趨于穩定或逐步降低,以達到全球減緩氣候變化的目的。這個目標也被稱為“雙碳”目標,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達到峰值和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重目標。
1.3?中國政府針對“雙碳”提出的規劃
作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中國政府對“雙碳”目標提出了明確的規劃。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領導人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碳中和行動》、《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等,提出了包括加快發展新能源、普及節能技術、加強碳排放監管等措施,以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
2?“雙碳”背景下典型國家油氣發展策略
2.1?歐洲國家的新能源轉型和石油化工行業升級
歐洲國家在實現“雙碳”目標方面,主要通過加快新能源轉型和石油化工行業升級來推進油氣產業的發展。歐盟制定了《歐洲綠色協議》,旨在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其中包括推廣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減少化石燃料消耗等多項措施。在新能源方面,歐洲國家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生物質等清潔能源,以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據歐洲統計局數據,2020年,歐盟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費量的比重達到20.8%,其中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傳統能源。另外,歐洲國家也在加強石油化工行業升級,以提高其環保性和能效性。例如,德國的石化行業正在推進綠色化改造,實現“綠色乙烯”生產,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氫,以替代傳統石化生產中的煤炭消耗,實現碳中和。
2.2?美國頁巖油革命和清潔能源發展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美國在2019年的石油產量達到了1.22×107桶/天,其中頁巖油產量占比超過一半,比2010年增長了4倍以上。這種石油生產模式不僅提高了美國的能源自給自足率,還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和財富。同時,美國也在加速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將可再生能源作為戰略性的產業發展方向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2015年的《美國清潔能源計劃》,該計劃提出了在2025年前將美國碳排放量降至2005年的水平,同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此外,美國政府還加強了對新能源技術的支持和研發,通過減稅和政策引導等方式鼓勵企業投資于清潔能源領域。例如,美國政府在2015年簽署了聯邦太陽能稅收抵免,為居民和企業安裝太陽能設備提供財政補貼,以此促進太陽能發電的普及。
2.3?中東國家的油氣產業轉型和多元化發展
中東國家一直是全球主要的油氣生產國,而在應對“雙碳”的挑戰時,中東國家的油氣產業仍持續加大對油氣的投資力度,維持其強大的油氣生產能力。同時,為了應對“雙碳”的挑戰,中東國家還采取了多種措施,例如積極延伸相關的油氣產業價值鏈,實現多元化發展。以沙特阿拉伯為例,該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之一,其油氣產業的發展一直處于重要地位。在應對“雙碳”的挑戰時,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向東看”戰略,尤其增加對亞太地區的中國和印度市場的關注,力圖實現其油氣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同時,沙特阿拉伯還在國內大力推進油氣產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通過降低油氣產業的碳排放來應對“雙碳”挑戰。
3?中國油氣資源發展現狀
3.1?油氣儲量、產量和消費量的概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油氣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2021年中國礦產資源報告,受益于大力度的勘探開發活動,截至2020年底,中國石油儲量為36.2億噸,同比增長1.8%,仍保持在全球第13位;天然氣儲量為7萬億立方米,增加5.2%。在年產量方面,2020年中國原油產量為1.91億噸,天然氣產量為1956億立方米。在消費量方面,2020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為6.76億噸,天然氣消費量為3255億立方米。盡管中國擁有龐大的儲量,但其油氣資源的自給率較低。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2019年,中國的原油自給率為約16.6%,天然氣自給率為約48.3%。由于油氣資源自給率低,中國需要依賴進口滿足其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3.2?“雙碳”背景下中國油氣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隨著全球“雙碳”理念的深入推廣,中國油氣行業面臨了許多新的挑戰。第一,資源劣質化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油氣資源的儲量總量很大,但大多數是較難開采的劣質資源,例如頁巖氣、煤層氣等。這些資源的開采難度大、成本高,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大。第二,技術瓶頸也是中國油氣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雖然中國在油氣領域的技術實力已經有了顯著提升,但仍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例如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地下儲氣設施建設等。第三,體制機制方面也需要不斷優化。油氣資源開采具有很高的投資風險和技術門檻,需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但是,在現行的政策體制下,油氣企業面臨許多制約和限制,例如市場準入、定價機制等。第四,資源政策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中國政府已經制定了許多政策來鼓勵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例如鼓勵民營資本參與、鼓勵油氣企業加強技術研發等。但是,政策的落實和執行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例如政策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執行的局限性等。此外,減排降碳和綠色轉型也是中國油氣行業面臨的新挑戰。在“雙碳”目標下,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強油氣行業的減排工作,探索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的發展。
4?“雙碳”背景下中國油氣發展前景展望
4.1?加快天然氣替代煤炭
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長期以來占據著主導地位,但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強,煤炭消費面臨諸多限制。相比之下,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燃燒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優點,天然氣替代煤炭成為一種重要的能源轉型方向。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已經達到了325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7.1%。然而,天然氣替代煤炭也存在一些挑戰。首先,天然氣資源的開采難度相對較高,使得天然氣的采購成本相對較高。其次,天然氣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安全隱患,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進行管道和儲罐建設、運輸和存儲設備升級等方面的工作。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廣天然氣替代煤炭,需要在技術研發、資源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
4.2?油氣資源的調整和布局優化
油氣資源的合理調整和布局優化,不僅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還可以降低環境風險和碳排放量,為中國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我國油氣資源分布和利用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中國的油氣資源大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而東部地區卻是能源消費大區,存在著明顯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技術和設備水平的限制,部分油氣田的開采效率低下,資源利用率較低。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需要加強油氣資源的調整和布局優化,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油氣資源的儲量調查和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源開發和利用計劃,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優化油氣產業布局,加強東部地區的油氣勘探和開發,加大新能源的投入和推廣力度,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加強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促進油氣產業的市場化和規范化,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4.3?油氣行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中國油氣產業的技術水平和設備設施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資源開采利用效率低下,環保治理難度較大。因此,推進油氣行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中國油氣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近年來,中國油氣行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技術創新成果。以天然氣為例,中國在天然氣深度加工技術、特高壓輸氣技術、液化天然氣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而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中國也注重科技創新,積極引入先進的油氣勘探技術和設備,如3D地震勘探、多相流技術等。但是,在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方面,中國油氣行業仍然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中國油氣行業的技術研發投入較低,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另一方面,油氣行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需要面對環保壓力和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問題。為了推進油氣行業的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政府可以加大對油氣行業的科研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推進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環保治理能力;引入和推廣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油氣勘探和開發效率。中國可以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和設備,加速油氣行業的轉型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保治理水平;加強行業合作,推進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政府可以鼓勵企業加強合作,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加強技術共享和人才培養,促進油氣行業的健康發展。
4.4?清潔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協同發展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清潔能源和傳統能源的協同發展將成為中國油氣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傳統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而清潔能源則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發展對于降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是非常重要的,而傳統能源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協同發展傳統能源和清潔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首先,中國油氣行業應當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的發展。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1年中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1億千瓦,其中風電、光伏和水電分別占比27.4%、26.6%和22.1%。隨著清潔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本的降低,清潔能源的發展將逐漸取代傳統化石能源,成為未來能源的主要來源。其次,傳統能源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清潔高效。例如,石油行業可以推廣低硫燃料和脫硫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天然氣行業可以開發LNG等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最后,傳統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協同發展需要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過減稅、補貼等政策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強環境保護等政策促進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發展。
4.5?“雙碳”背景下的國際油氣市場機遇與挑戰
在“雙碳”背景下,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不斷加大,同時對傳統能源的需求逐漸減少,這給中國油氣行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一方面,傳統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需求面臨下滑壓力,對傳統油氣企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對碳中和的重視和需求的增加,新興領域的清潔能源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為油氣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發展的機遇。
在國際市場上,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下降,油氣市場逐漸飽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同時,全球各國對碳中和的承諾促使清潔能源市場逐漸興起,風電、光電、水電等清潔能源逐漸成為發展熱點。中國油氣企業應該在市場競爭中尋求自身差異化優勢,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
此外,中俄、中亞、中東等地的能源戰略地位對中國油氣企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油氣企業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能源合作,加快國際化進程,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持,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協同發展,發揮雙方互補優勢,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總之,“雙碳”背景下的中國油氣發展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需要加強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協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豐收。
參考文獻
[1]潘繼平,焦中良.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中國油氣發展戰略思考[J].國際石油經濟,2022,30(8):115.
[2]樊大磊,李富兵,王宗禮,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中國能源礦產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中國礦業,2021,30(6):18.
[3]王小林,張國生,唐瑋,等.碳中和愿景下典型國家油氣發展策略及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石油經濟,2022,30(10):4047.
[4]劉朝全,姜學峰,吳謀遠,等.2021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21:107108.
[5]周淑慧,王軍,梁嚴,等.碳中和背景下中國“十四五”天然氣行業發展[J].天然氣工業,2021,41(2):171182.
[6]鄒才能,何東博,賈成業,等.世界能源轉型內涵,路徑及其對碳中和的意義[J].石油學報,2021,42(2):233247.
[7]賈承造.中國石油工業上游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未來技術攻關方向[J].石油學報,2020,41(12):14451462.
[8]孫海萍,張勝軍,徐立昊,等.“雙碳”目標下中國油氣行業低碳發展措施與路徑探討[J].油氣與新能源,2021,33(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