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莉,李曉宇,李 娜,任 穎*
(1.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濟南 250002;2.菲律賓克里斯汀大學國際學院,菲律賓 馬尼拉 1006;3.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 濟南 2500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指出,具備專業領域知識和語言技術已成為護理人員就業剛需,護理專業對職場英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項研究[1-2]顯示,護生認為學好專業英語很有必要,學習的主要動機是提高職場英語交際能力。傳統英語課堂多為“啞巴英語”,采用照本宣科式的講授法,過分注重語法的規范,缺乏與專業的深度融合,護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滿足職場英語交際需求。高職院校作為護理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將護理英語教學的適切性放在首位,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語境(如特定場合、特定體裁、特定對象)的語言使用[3]。職業英語考試(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OET)是由墨爾本大學設計的一種為評估那些希望留學、移民澳大利亞或是在澳大利亞從業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員英語水平的測試,已被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認可,被認為是醫療衛生專業人員走向國際的通行證,其口語部分是通過考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務來評判其的專業英語交際能力[4]。本研究設計了基于OET 的護理英語教學模式,以幫助護生構建臨床溝通邏輯框架,跨越護患溝通障礙。實施方法及結果報告如下。
于2021 年和2022 年3—9 月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校護理專業(英語方向)2019 級、2020 級兩個班89 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護生均為普通高考入學,均在大二第二學期學習了護理英語課程;(2)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病假、事假等原因不能參與本研究。將2019 級護理專業(英語方向)47 名學生作為對照組,2020 級護理專業(英語方向)42 名學生作為研究組。本研究已獲得本校科研處同意,并告知了護生研究目的及意義。兩組護生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一般資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在開展教學研究前,對兩組護生英語能力進行測試,公共英語由外語系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出卷考核,專業英語按照OET口語考核內容進行考核,兩組護生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且兩組護生英語交際能力都不高。
表2 兩組護生學習護理英語課程前的英語成績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English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before learning nursing English courses
1.2.1 教學方法 護理英語課程共36 學時,每周2 學時,均為理論課。教學地點為理實一體多媒體實訓室,對照組和研究組均由同一組教師教學,教材選用課題組成員編寫的校企合作教材[5]。教學內容包括收治新患者、用藥護理、預防交叉感染等,教學流程為單元熱身(warm-up exercises)、閱讀相關文獻(reading)、聽說任務對話(listening and speaking)、總結(summary)、寫作(wring)(課后作業)。在聽說任務對話部分,研究組采用基于OET 的護理英語教學模式,確定護患溝通交際能力目標,編制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及護理職場英語交際溝通指南。兩組護生均采用OET 口語評分標準來評判職場英語交際能力。
(1)確定護患溝通交際能力目標。由工作10 年以上的兩名護理專家和兩名外語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OET 口語評分標準[6]進行翻譯,歸納總結后確定護理專業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目標,并對護生要達到的最終目標進行了詳細說明(見表3)。
表3 護理專業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目標Table 3 Objectives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nursing professional workplace
(2)編制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根據能力目標,課題組編制了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包括工作場景、情景案例和溝通任務3 部分(見圖1)。護生扮演內科護士完成教學卡任務,分析案例中的關鍵信息,如主訴(頭痛“headache”和排便習慣改變“change in bowel habit”)等。任務包括“find out”(找出)、“ask”(詢問)、“emphasize”(同理)、“explain”(解釋)和“reassure”(安撫),護生在完成任務時需運用各種溝通技巧,如反思性傾聽、共情、安撫等[7]。
圖1 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示例)Figure 1 Nursing workplace English speaking simulation teaching card(example)
(3)編制護理職場英語交際溝通指南。課題組以OET 評分標準為基礎,結合了卡爾加里- 劍橋指南[8]編制了護理職場英語交際溝通指南,為護生護患溝通提供了系統、可操作性強且易于掌握的框架,包含溝通流程、內容及技巧等(見圖2)。
圖2 護理職場英語交際溝通指南Figure 2 Guidelines for English communication in the nursing workplace
(4)基于OET 的職場英語交際能力培訓流程。①領任務:將護生分成若干組,要求護生依據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上的場景、案例等信息完成任務。②練習循環1:初顯身手練一練。護生根據護理職場英語交際溝通指南制訂護患溝通方案,并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和其他小組觀察并反饋意見,小組成員反思護患溝通中存在的問題。③做對比:播放國外護理人員護患溝通對話錄音和視頻,讓護生對比國內外護患溝通差異。④練習循環2:大展身手再一練。護生修正溝通方案,再次進行角色扮演,師生觀摩后再次提出反饋意見,護生形成最后的護患溝通方案。教學流程見圖3。
圖3 基于OET 的職場英語交際能力培訓流程Figure 3 OET based training process for workplace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1.2.2 評價方法(1)職場英語交際能力。采用OET 口語評分標準[6]進行評分。筆者、外語專家和護理專家對該評分標準進行了翻譯,并結合賈若君等[9]、王健[7]的研究,形成最終的OET 口語評分量表。量表包括語言使用能力評估分量表和臨床溝通能力評估分量表,語言使用能力評估分量表包括可理解度、流利度、語氣及詞匯使用恰當、詞匯量豐富度4 個指標,每個指標分為7個等級,依次計0~6 分,0 分代表不能運用語言交流,6 分代表能準確無誤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臨床溝通能力評估分量表包括建立護患關系、理解并融入患者的期望、提供溝通框架、信息收集和信息提供5 個指標,每個指標分為4 個等級,無法完成任務為0 分,能完成部分任務為1 分,能完成任務為2 分,熟練完成任務為3 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生英語口語溝通能力越強。該量表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0。(2)學習滿意度評分。參照楊芳等[10]、成亞玲等[11]的研究成果,設計了學習滿意度問卷,包括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內容、交互行為、學習成效4 個維度11個指標,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從“很不滿意”到“很滿意”依次計1~5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越高。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由課程組教師于教學前后進行考核;學習滿意度評分在教學后采用紙質版的問卷進行調查,采用不記名、獨立填寫的方式。問卷均填寫有效,有效回收率為100.00%。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 軟件分析數據,采用t、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兩組護生可理解度、流利度、語氣及詞匯使用恰當指標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研究組英語交流時大部分內容容易理解,流利度會偶爾受部分單詞影響,但不會造成溝通障礙。
表4 教學后兩組護生語言使用能力評估分量表得分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anguage Ability Evaluation Sub-scale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after teaching(±s)
表4 教學后兩組護生語言使用能力評估分量表得分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anguage Ability Evaluation Sub-scale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after teaching(±s)
n 流利度組別語氣及詞匯使用恰當3.54±1.40 4.17±1.01-2.92<0.05對照組研究組47 42 t P可理解度3.68±0.71 4.10±0.75-3.16<0.05 3.46±1.09 3.97±1.02-2.71<0.05詞匯量豐富度3.70±1.36 3.90±1.10-0.93>0.05
研究組臨床溝通能力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研究組在溝通過程中,能積極傾聽患者及其家屬的傾訴,根據他們的訴求選擇合適的交際策略,還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勝任臨床工作。
表5 教學后兩組護生臨床溝通能力評估分量表得分比較(±s)Table 5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Subscale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after teaching(±s)
表5 教學后兩組護生臨床溝通能力評估分量表得分比較(±s)Table 5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Subscale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after teaching(±s)
組別信息收集0.76±0.59 1.70±0.53-9.41<0.05 n 提供溝通框架對照組研究組47 42 t P建立護患關系1.27±0.48 2.08±0.39-10.25<0.05理解并融入患者的期望1.03±0.47 2.12±0.63-10.65<0.05 0.92±0.52 2.03±0.60-10.96<0.05信息提供0.84±0.68 1.95±0.52-10.32<0.05
研究組對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教學后兩組護生學習滿意度問卷得分比較Table 6 Comparison of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after teaching
在護士這一特殊職業中,護理質量對維護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護患溝通是護理能力的核心。國外研究表明[12-14],語言溝通障礙會對患者治療結果和照護工作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有學者建議[15-16]在授課過程中教育者應給護生提供臨床實踐機會,并采用有效的溝通框架和策略幫助護生跨越護患溝通障礙。基于此,本研究通過討論及專家咨詢,構建了基于OET 的護理英語教學模式,并驗證了其有效性。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語言使用能力評估分量表中的可理解度、流利度、語氣及詞匯使用恰當指標得分及臨床溝通能力評估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護生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的原因可能如下:(1)能力目標的確定和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的運用為護生學習提供了著力點。現實、貼合實際需求的高層次目標能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和學習信心[17]。基于OET 的護理英語教學目標是基于崗位需要,緊密圍繞工作內容,使護生獲得的能力可勝任其今后護理工作。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中的工作情景、情景案例和溝通任務也是在能力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能培養護生職業素質。(2)護理職場英語交際溝通指南為護生實際運用提供了支架。護生在完成護理職場英語口語模擬教學卡上的各項任務時,可依據指南步驟,循序漸進完成整個任務。指南就像一個支架,能協助護生逐步建構護患溝通體系,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溝通時,護生還需應用各種溝通技巧保證交流的順暢性、平等性,以提高患者的就診滿意度。(3)培訓流程實現了英語交際能力的“習得—重構—提高”。護生在指南的指導下,在循環1 的交流互動中有選擇性地接受和吸收新知識,完成了習得過程;在教學中,護生通過反思不足,重建了知識和技能體系;循環2 給了護生展現自己的平臺,讓護生感受到了通過努力獲得的交際技能,明白了自己是信息加工的主體。
教學質量主要表現在護生的滿意度上。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生學習成效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生只有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積極鉆研才能真正掌握教學內容[18]。研究組語言交際能力提高、與患者交談自信心明顯增強指標得分較高。研究發現,研究組在課堂中的表現更積極,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工作場景,并能思考患者臨床問題,尋找方案解決問題。護生表示這種基于真實語境的學習對未來適應崗位工作更有幫助,不再是簡單地為了說英語而學習英語,而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思考什么樣的溝通能更有效,并以患者為中心[19]。在交互行為維度中,兩組護生有助于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相互促進指標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盡管傳統護理英語教學也嘗試與專業教學相互融合,但護生認為基于OET 的護理英語教學不僅提高了英語能力,還學習了專業知識,這種學習結果是雙贏的。
護理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本研究盡管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1)僅對本校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課程改革和數據分析,樣本量不足,研究周期較短。(2)教學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護生崗位勝任力,能否更好地滿足崗位需求需要后續跟蹤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