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俊
(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遼寧 沈陽 100016)
社會的進步、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使各項事業都有了進一步的突破與創新。然而,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應用卻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當前廣播電視的發展處在瓶頸階段,因此必須進行一定的變革和轉型,使各項科學技術的運用都更為科學合理,以確保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現代化建設。為此,廣播電視的工程技術需要注重對于網絡化、數字化技術的有效融合,通過提升其播放質量,優化信息獲取便捷度,更好地促進行業的持續發展。
傳統的廣播電視必須在定點的時段和空間里播出,如此才可以使受眾更有效地收聽或收看到相應的信息內容。而受眾則必須在定點的時段接收,如果錯過了時間不能再繼續收聽、收看信息。這也是傳統的廣播電視一個弊端。不過,在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可以發展出更多的新功能,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從而能夠沖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1]。在融媒體時代,網絡技術作為信息傳播的主要介質,使得人類能夠在任意時候、任何地方接收相應的廣播電視內容。這就可以為人類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并有效地克服了廣播電視技術的某些弊端。
利用傳統的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們只能簡單地接收相應的電視節目信息,甚至有些電視節目想要加強與受眾的交流會借助某些手段進行互動與交流,但是交流互動的效果不佳。而在融媒時代,受眾能夠按照自身的口味去自由選擇播出的欄目,并且可以進行留言甚至是線上互動,這都可以為參與者帶來一定的方便,也可以讓受眾對節目內容有更多的思考,促進了二者之間的共同進步與發展[2]。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縮短受眾與電視節目間的距離,帶給受眾良好的視聽感受。在融媒介時代,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它在多種線上的多媒體技術將能夠實現有效集成,進而摩擦出新的火花,這將對整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下面我們就融媒時代廣播電視網絡進行詳細介紹。
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欣然接受了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但傳統媒體輿論所引導的受眾基數也是相當大的。在信息網絡時代,傳統媒體也積極地投身于與各大平臺的聯系和結合。廣播電視節目并不僅局限于在廣播或者電視上面播放的節目,現在人們可以在各大平臺以及各類電視播出軟件上看到傳統媒體的身影。例如,通過新聞聯播這一欄目,人們現在不但可以在電視上面收看新聞直播,而且還能夠在一些平臺上也能夠進行收看。而這也正是廣播與網絡科技和平臺的融合帶來的福音。
在媒介信息網絡時代,人們能夠發現在傳統媒體傳播方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種全新的宣傳渠道,而不再僅僅使用單純的宣傳方法向受眾進行宣傳。在過去,由于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比較單調,缺乏與受眾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因此受眾的積極性并不高,宣傳效果自然也差強人意。但現在,由于廣播電視技術在傳播渠道上已經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人們能夠從很多節目當中發現諸如掃描手機二維碼參加節目互動、搖一搖參加節目抽獎活動等環節,而這些元素的增加,也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性,從而使得廣播電視技術在傳播方式上有了重大突破。
具體地說,就是在網絡平臺與廣播電視之間進行的結合。通過利用網絡技術,讓廣播電視與網絡之間建立一種信息相互傳播的平臺,并且被一些主要的互聯網企業所使用。利用網絡可以發現,在媒體后臺所呈現的信息流量正在飛速上升,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廣播電視資源與網絡的高效融合,從而使得每一位消費者都可以通過比較便捷的方式進行信息的自由化交流。
在互聯網宣傳環境中,利用廣播電視不但可以彌補自身在宣傳方面的缺陷,而且可以與廣播電視融合,來有效實現信息傳遞。這種傳播模式不但應用在互聯網上,在廣播電視上也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例如,在播放節目的過程中,受眾既可以使用電話與電視節目進行交流,也可以使用網絡對電視節目提出建議等,使資訊傳遞的途徑變得更加多樣化。
在使用廣播電視技術的時候,一般與手機以及筆記本電腦等一些電子產品有聯系,而這兩種平臺也具有相互影響的功能。在傳播內容的同時,可以利用已形成的傳播渠道來進行傳遞,使受眾第一時間就可以獲得最新的資訊,這也對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使這種技術手段可以充分發揮出其最大的功能。
在融媒體時代下,對于廣播電視的技術要求逐步提升,廣播電視工程在未來發展中需要積極做到與互聯網進行有效融合,而其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只有做好了技術的升級與改造,充分運用網絡化的線路,才能更好地保障廣播電視的有效傳播,促進行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絕大多數地區在基礎建設上仍存在不足,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導致廣播電視等工程技術發展緩慢,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升級與改造。
傳統的廣播電視主要采用衛星進行信息信號的有效傳輸,但在傳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信號容易受到干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傳遞落后與覆蓋面小等情況,工程技術上的缺陷和不足,也對衛星信號的傳輸、接收產生了直接影響[1]。
在融媒體時代下,社會對廣播人員的能力與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情況來看,廣播、有線電視等領域的工程人員大多老齡化,對高度信息化的網絡信息技術使用情況并不熟悉,專業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廣播電視的發展。
一個方面,因為財政投入比較困難,技術發展又受到了許多方面的制約。另外,也由于對一些廣播電視技術人員沒有定期地開展培訓工作,導致他們對技術的掌握不熟練。尤其是在當今的融媒時代,由于無法合理地使用技術設備、操作方法,導致沒有完全掌握這些技術,也因此而流失了不少人才。另一方面,因為部分技術人員的思維方式依然較為傳統,并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科技變革。但如今,隨著信息媒介時代的發展,我國對廣播電視臺工程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以滿足廣大受眾對于技術的需求。因此,必須在對以往的運營模式進行改變和創新,但是由于職工年齡普遍較大,且思想也相對比較保守,改革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不強,這就造成了廣播電視的經營效果并不好,運營質量也不高。
若要實現廣播電視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對其工程技術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與改革。這就要求廣播電視投入較多的資金,還需要進行技術、人才的充分引進,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人、財、物等多樣資源的積極作用。因此,需要拓寬獲取渠道,增加建設資金的投入比例,以更大的融資力度有效促進廣播電視軟硬件設備的升級與網絡化、數字化技術的有效變革。例如,可以發揮廣播電視自身在媒體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將收視率作為有效拓展資源投入途徑的手段,通過增加具有特色化的廣播電視信息元素,促進廣播電視的升級,更好地吸引受眾,提升其收視率,從而獲得有效的資金支持。同時,可以創新發展多樣化的經營項目,提升廣播電視等相關企業的收益,這也是有效增加資金支持的重要手段。此外,還可以向政府或優質的企業尋求合作或幫助,采用項目合作等方式,獲取有效的資金支持,從而更好地升級廣播電視等基礎設備設施,完成技術的升級與改造。
穩定的信號傳輸是廣播電視有效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工程技術也是廣播電視進行升級改造的關鍵內容。通過對廣播電視等信號傳輸過程進行分析可以得知,信號的穩定傳輸依賴于完善健全的傳輸機制。只有不斷地構建合理系統的機制,才能保證信號的穩定傳輸。為此,廣播電視行業需要積極引入抗干擾技術,并且以媒體企業為單位,做好運營制度的有效完善,才能保證信號傳輸的有效性。
例如,可以積極引進先進的信號抗干擾等技術,更好地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利用天線作為基礎的信號覆蓋手段,將其區域內抗干擾的能力做出有效劃分,針對抗干擾性差的區域,適當增加抗干擾技術,有效屏蔽信號的干擾源,從而保證信號得到穩定快速的傳輸。同時,在進行信號接收時,可以深入分析其干擾因素,針對其主要因素,采用相關技術進行弱化,通過增設相關的儀器設備,使信號的發射頻率與數量保持在最優的范圍內,從而保證信號發射、接收的快速性與可靠性[2]。
首先,在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過程中,要注重完善人才架構,通過人才架構提升人員總體業務水平,以推動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深入發展。至于一線人才方面,要盡量以青年為主,并將年齡較大、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的人才放到后勤和技術管理崗位上,以服務于第一線工作者。另外,在招募人員的時候,還要注意吸納社會所需要專業的中高端技術人才。其次,要加強對科研人員的培養。定期開展培訓活動,聘請有關工程專家開辦講座,介紹前沿科技和理念。可以利用職務考核、內部員工培養等方式,激發員工對科技的攻堅積極性。
專業化的廣播電視技術人才是廣播電視行業實現更好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有效推動工程技術升級與變革的主要執行者。專業人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技術的實踐成效,從而間接地影響廣播電視等工程技術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廣播電視適應于融媒體的時代發展特征,需要充分注重技術型的人才培養,采用多手段、多方法,更好地促進廣播電視人才的專業化、高素質化發展,使其掌握先進的網絡技術,更好地推動廣播電視適應于融媒體發展的變化趨勢,做好技術的及時更新與改造。
融媒體時代,對于廣播電視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要摒棄傳統的中資歷模式,轉變為中技術的發展模式,通過擴大技術型人才選拔渠道,廣泛吸納專業化、網絡化的技術型人才。同時,針對已經招聘的技術人員要開展專項培訓,例如智能技術的培訓,通過組建創新項目組,促進技術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思維碰撞,從而實現技術的不斷升級與優化,以協同創新,更好地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3]。另外,可以進一步成立人才培養機構,根據廣播電視當下人才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目標與計劃,幫助工程技術人員增強自身的工作自覺性與學習主動性,將融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相關技術特點、主要的適用類型以及應用方法,與融媒體發展趨勢、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方向,作為媒體人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和創新理念等作為主要的培訓內容,力爭使每一位參培學員都能夠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術,更好地適應廣播電視崗位的發展需要。作為廣播電視媒體企業,可以相應地制定評價策略與標準,按照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引進相關的技術人才[4],同時,做好專業化人才的考察以及綜合評價。
要繼續研究新技術、新方法,解決傳統通信不穩、傳播過程干擾要素多等問題。結合互聯網、寬帶等新型技術手段,提升抗干擾強度,增強通信的安全性。消除不必要的程序,從而降低傳送過程中的功耗。通過發掘傳統衛星傳輸方式的有利特性,如傳播地域較寬、覆蓋范圍大等特點,使其更加容易拓展;對比光纖等通信安全、抗干擾能力較強的特點,可以用來克服傳統衛星傳送的缺點。綜合考慮,在未來衛星傳送將是最主要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新興傳媒的迅速出現和蓬勃發展對廣播、影視等傳統媒體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數碼技術、互聯網科技和通訊科技的茁壯成長給行業提供了一次科技變革的機會。隨著新傳媒時代的悄然到來,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既要面對一定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發展挑戰,又遇到了難得的變革機遇和新發展空間。合理利用新型傳媒時代所依托的新科技,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才能在更廣闊的空間里,不斷創新節節目內容、豐富廣播宣傳形態。
融媒體的時代發展,使廣播電視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形勢,需要利用新的技術開展行業的變革,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就廣播電視在工程技術層面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分析,可以得知,這些問題造成了廣播電視無法適應融媒體發展的特征。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通過多渠道獲取資源,積極進行設備的更新,才能為廣播電視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同時,還要積極引進抗干擾等技術,保證信號的有效發送、傳輸與接收,提升信號發射的穩定性與發射率,確保信號的有效、及時傳播,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好的體驗。此外,還要做好專業化的技術人才培養,將人、財、物進行充分融合,打造出能創新、響應快、技術硬、專業化、高素質的技術團隊,才能更好地保證廣播電視的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融媒體發展背景下廣大受眾對于廣播電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