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
(西安翻譯學院,陜西西安 710105)
近年來,OBE理念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改革、教學設計、課程體系建設等各個方面以及理科、工科、文科等領域。僅有小部分研究將OBE理念與一流課程建設建設聯系解讀,在這方面尚處于薄弱部分。
OBE理念(Outcomes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是一種以成果作為標準的教育理念,即產出導向教育。美國學者斯派蒂(SpadyW.D.) 在1981年提出OBE理念,并于1994年在文章中指出:“OBE是指‘清晰地聚焦和合理地組織教育系統資源,使之圍繞引領學生取得未來成功的實質性經驗。”(1994)它的出現為“為誰培養人”和“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兩個現實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路徑。
實施 OBE理念的教學有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聚焦成果(Clarity of focus)。教師的課程和教學設計、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都要清晰地聚焦在成果上,教師以學生獲得學習成果為目的。第二,反向設計(Designing back)。教師逆向設計教學過程,即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評價方案的制訂均應圍繞如何獲得學習成果展開,完成課程教學目標。第三,賦予高期望值(High expectations。)教師在制定成果標準時,設定具有創造性、挑戰性的學習成果績效標準(高標準、嚴要求) ,在高標準的驅動下鼓勵學生更深入探索目前學習的問題、更進一步接收所面臨的挑戰。讓學生理解成功的學習能促進更成功地學習這一理念,繼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能動性。第四,延伸機會(Expanded opportunities ) 。教師和學校必須將學生的個性化考慮在內,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設計與預期成果相匹配的包括評估形式的教與學活動。
中日傳統文化實踐課程開設于2016年,是一門適用于日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專業選修課程。2020年獲批校級一流課程。經筆者調查,目前國內開設日語專業的高校中,在專業課程設置內與日本傳統文化實踐內容關聯性較高的院校較多。例如,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系開設有專業選修課“日本傳統文化演習”;課程內容主要包含日本傳統禮儀講習與實踐、花道實踐、和服實踐、日本傳統音樂鑒賞與樂器實踐、日本傳統料理實踐等方面。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專業課程設置中開設有專業方向課“日本茶文化”;教學內容主要圍繞日本茶道實踐展開。因此,與該課程相關的國內研究僅停留在以日本傳統文化實踐,特別是以日本茶道課程為研究對象的成果較多。在研究成果方面,主要有:天津外國語大學王曉敏在《關于本科日語專業〈日本茶道文化〉課程設置的研究——以天津外國語大學為例》中提出:傳統的日本文化相關課程只重視理論的輸出,學生缺乏對日本文化有更直觀的理解與體驗。北京語言大學楊峻在《日本茶文化在高校基礎日語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探究》中論述:文化導入對提升語言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并就日本茶文化導入高校基礎日語課堂教學的關鍵時期、導入原則以及導入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與該課題相關的課程建設、改革等方面研究總體數量較少。部分學者僅圍繞日本傳統文化中的茶道文化相關理論與實踐展開探究。目前尚未有基于OBE理念探究中日傳統文化實踐課程de 相關課題。
教育部《關于一流課程建設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文件中指出:以目標為導向加強課程建設,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優化重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立起課程建設新標桿。對一流課程的建設提出“兩性一度”的基本原則。結合一流課程建設內容與要求,依據OBE理念的實施原則,中日傳統文化實踐課程建設路徑如下:
我校日語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2022年日語專業重新修訂了教學大綱,其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掌握扎實的日語語言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創業技能和工作能力,具有高尚的職業精神、服務意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畢業后能夠適應翻譯、外事、教育培訓、文化產業、涉外商務、涉外旅游等領域相關工作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指標,以建設省級一流(品牌)課程為目標,課程教學目標設定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三方面出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①知識目標:掌握中日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知識、新技能,完善日語語言知識結構;對中日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具有獨特性及前瞻性。②能力目標:結合時代特征,能在實踐中繼承與創新傳統文化的形式與內在,探索新時代下傳統文化的新特色;在實踐中具有敏銳的文化意識,感知中日文化差異,并運用其解決現實問題,具備跨文化思維能力。③素養目標:能在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以積極的姿態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爭做文化自信的踐行者;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意識。
課程內容是指各門學科中特定的事實、觀點、原理和問題,以及處理它們的方式。課程內容往往以課程目標的形式確定下來,課程目標一旦有了明確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為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提供了一個基本方向。但是在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與教學目標的關聯性,同時要注重準確性、時代性、科學性,以確保課程目標的達成。
基于OBE理念,依據教育部一流課程建設要求以及日語專業學生畢業要求體系。課程內容強調廣度和深度,突破習慣性認知模式,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該課程教學內容充分與時代要求相結合,細化課程思政內容,選取中日傳統文化元素中代表性高、社會受眾廣、各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日本茶道、中國瓶花藝術、日本花道、中日傳統飲食體驗五個模塊。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獲得充實感、成就感、滿足感,今后將在課程內容加入中日傳統節日比較、中日傳統服飾體驗兩個模塊的內容。
基于OBE理念,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整體教學設計及時調整與更新。該課程主要以實踐為主,教學方法主要結合講授法、翻轉課堂與案例教學法。經過實踐發現,目前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并受到較好的反饋。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針對此問題,今后將對分課堂教學法(PAD教學)引入到該課程內。對分課堂主要分為三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是教師講解(Presentation)。第二環節是學生自學(Assimilation),消化吸收及做作業。第三環節是學生討論(Discussion)。第一個環節為教師講解理論知識,為接下來的實踐活動做準備。在第二個學生自學環節中,學生將根據理論知識,自己實踐創作作品。第三個環節將針對第二個環節中的實踐成果,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與評價。對分課堂(PAD教學)能夠彌補學生個性化教學的不足,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該課程成績評定方式:最終成績=期末考試(50%)+過程考核(50%)。其中,過程考核=作品創作(50%)+線上學習(15%)+課堂互動(10%)+發表(15%)+學習成果總結(10%)。
過程考核主要是以課堂作品創作為主,因此該部分占比為50%。線上學習部分主要為課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課后的鞏固,占比15%。課堂互動占比10%。發表部分主要以翻轉課堂的方式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占比15%。學期末將以小論文的形式考查學生學習成果,占比10%。
依據OBE理念,為了凸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進一步融入課程教學各個環節,同時秉持個性化教學理念,今后將調整過程評價占比幅度,更加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
通過前期的探索與實踐,該課程建設方法如下:
根據西安翻譯學院最新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畢業要求制定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活動。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評價體系,評估教學效果,反饋教學。
同時,需要不斷優化課程目標,使其與時代要求更加貼合;優化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的關系;重視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的關系。
OBE理念為成果導向教育,它要求學生學習該課程后,在知識能力、實踐能力、人文素養方面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需要重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施體系。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課前:明確課程學習成果目標。①要求學生完成線上微課及其他相關資料學習,主要為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討論。②以理論為基礎,布置專題發表任務。要求學生就課前給出的專題內容進行調查、分析并凝練發表內容。
課中:設計取得課程實踐成果過程,構建課程學習成果評價體系。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語言文化能力的提高與實踐能力的提升融入教學各環節;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環節。具體為:①理論教學環節: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圍繞課題進行資料查找、分析、論證、形成成果并用日語發表,教師對發表進行點評并組織討論。②實踐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學實踐。③指導學生完成師生共評、學生互評的成績評定過程,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全過程。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動態地掌控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發展過程。
課后:鞏固實踐成果。以課堂內容為基礎,要求學生分組完成課后實踐作業并上傳至學習通。另外,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學生可在課后觀看對應章節的線上學習資源。
該課程目前為西安翻譯學院校級一流課程,在此基礎上需要繼續深化課程建設。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完善線上、線下課程資源;結合時代要求,細化課程思政,豐富教學內容;打造省級一流品牌課程。
一流課程的建設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筆者在一流課程建設過程中通過調整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建立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以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為了更好地把握學生學習過程及效果,在前期實踐基礎上,繼續深化學生過程性評價方法,教學過程更加凸顯實踐能力的培養。該課程的建設本身是一個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深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教學環境逐漸優化的過程。在OBE理念的指導下,課程在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獨特性,今后將在實踐中圍繞以上四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