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馨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 100048
1.1.1 蘆葦
蘆葦是禾本科多年生水生植物,隸屬于禾本目禾本科的蘆竹亞科蘆葦屬,在世界各大洲內分布廣泛。蘆葦倍性十分復雜,生態型眾多,遺傳資源豐富,具有很強的研究和應用價值。
1.1.2 蘆葦生態型
蘆葦的營養繁殖能力極強,是典型的無性系植物。其生態幅極廣,可在各種淺水濕地中形成密集的單優群落,甚至有些品種的蘆葦在荒漠和鹽堿地也能廣泛生存[1]。因此,蘆葦是研究倍性、基因表達和植物性狀的理想模式物種。
1.1.3 蘆葦品種化
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蘆葦廣布在南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是蘆葦屬中分布最為廣泛的物種,并且其染色體倍性復雜,表型和遺傳多態性高。但蘆葦種內不同株系之間的分類關系并不清楚,無法表征其多樣的表型[2]。蘆葦品種化鑒定是蘆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運用簡便、快速的鑒定方法鑒定出植株的品種,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降低成本,加快研究進程,對蘆葦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2.1 LEA 起源
Dure 等[3]在棉花胚胎子葉中分離得到一組高表達的mRNA,將其命名為lea mRNA,同時獲取了其表達蛋白。該蛋白在棉花種子成熟后期大量積累,同時保護組織細胞在種子成熟過程中不被脫水脅迫傷害,于是該蛋白被命名為胚胎發育晚期豐富蛋白(LEA 蛋白)。當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時,LEA 蛋白在種子發育晚期大量積累;當植物受逆境脅迫時,LEA基因也可以在其他組織中表達,從而增強植物的抗逆能力。
1.2.2 LEA 蛋白分類
LEA 蛋白在植物中廣泛存在。隨著關于LEA 蛋白的研究越來越多,LEA 蛋白的分類標準也發生變化。目前一般將LEA 蛋白家族分為8 個亞家族,即LEA_1、LEA_2、LEA_3、LEA_4、LEA_5、LEA_6/PvLEA18、脫水素(DHN)和種子成熟蛋白(SMP)[4]。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日益成熟,多個物種的LEA基因家族已在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了分析鑒定,如在擬南芥中鑒定到51 個LEA 基因[3],小麥中鑒定到179 個LEA 基因[5],高粱中鑒定到35 個LEA 基因,玉米中鑒定到83 個LEA 基因[3],大白菜中鑒定到65 個LEA 基因[6]。
1.2.3 蘆葦LEA 基因家族研究現狀
張茜[2]通過擬南芥中51 個LEA 基因的蛋白序列,在實驗室自建的三個蘆葦蛋白庫,即蘆葦融合蛋白庫(All,A)、沼澤蘆葦蛋白庫(SR,S)和沙丘蘆葦蛋白庫(DR,D)中進行搜庫,運用極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構建系統進化樹,將蘆葦LEA 蛋白序列分為7 簇,分別是LEA_1、LEA_2、LEA_3、LEA_4、Dehydrin、SMP 和PvLEA18(LEA_6)。
1.2.4 LEA 基因
在蘆葦基因組中篩選出136 個LEA 基因家族成員,其中LEA_1 亞組中有4 個成員,LEA_2 亞組中有104 個成員,LEA_3 亞組中有9 個成員,LEA_4亞組有3 個成員,LEA_5 亞組中有2 個成員,DHN亞組中有8 個成員,SMP 亞組中有6 個成員。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生境下蘆葦細胞中的內質網未折疊蛋白反應及LEA 蛋白表達差異,并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二者對蘆葦細胞抗逆性的影響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從而推進蘆葦凈化水質以及提高其他植物抗逆能力的生產生活應用。
對玉淵潭6 個不同位置的蘆葦進行采樣,每個位置采集3 株蘆葦的葉片,并將其分別儲存到-70℃的冰箱中。
張茜針對蘆葦融合數據庫(ALL)中找到的48個LEA 基因,在四倍體和八倍體蘆葦中開展N + P響應的實驗后發現如下結果。
在蘆葦中發現77 條編碼LEA 蛋白家族的基因,其中3 個LEA_2(PB.12079.1,PB.7780.1 and PB.49.1)和2 個脫水素(PB.2879.1 and PB.8282.1),其轉錄水平在蘆葦四倍體中明顯低于八倍體。意外的是,有一個基因(LEA_1PB.10905.1)在四倍體中的表達量高于八倍體。這可能會成為一種在轉錄水平上分辨蘆葦染色體組倍性的新方法[2]。
因此,可以利用此6 個基因作為具有明顯差異的蘆葦LEA 基因,并將其作為模板設計引物。
2.3.1RT-PCR 結果分析
相關基因引物設計
使用NCBI 引物設計網站導入目的基因,選取TM 值在55 左右,F、R 差距在3 以內,引物互補且特異性好的6 種引物(如圖1 所示)。
圖1 導入的6 種相關基因引物
2.3.2 PCR 結果及分析(圖2)
圖2 凝膠掃描圖像結果
其中,4×、8×分別表示蘆葦的四倍體和八倍體,1~6 分別為在玉淵潭6 個位置進行的采樣。
由圖可見,可通過樣本獲得的清晰多態性條帶,將6 種不同的蘆葦樣本進行分類,并根據條帶的分布位置確定是哪一種蘆葦樣本,具有一定的區分度。PB.2879.1 所顯示的條帶在材料3、4、5、6 中有所表達,在其他材料中的表達較少,且2 在此基因中表達也是最少的。PB.7780.1 的上帶在4×、8×中表達較少,在1、2、3、4、5、6 中表達量逐漸增加,其中在3、5、6 中表達最多;而PB.7780.1 的下帶則與之相反,在4×、8×、1、2 中表達量較多,而在3、4、5、6 中幾乎不表達。PB.12079.1 在4×、8×中表達量較少,在1、2、3、4、5、6 中表達量高于4×、8×且幾乎無差異。
PB.8282.1 和PB.10905.1 表達量較高且幾乎無差異。
實驗中的PB.7780.1 出現了兩條較為明顯的條帶,推測是因為保存處理不當而導致DNA 降解,因此在日后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DNA 的保存問題并提高點樣的準確性,以減少一定的操作性誤差。
綜上,所有蘆葦LEA 蛋白的蛋白序列長度在69~455 個氨基酸之間,分子質量在7.38~49.47 kDa之間,理論等電點在4.25~11.22 之間;疏水性蛋白多集中在LEA_2 家族中;有57 個蘆葦LEA 蛋白的不穩定系數大于40;脂肪族指數在26.91~130.77 之間。
選取的基因后續通過RT-PCR 進行表達量驗證,4×和8×材料由于倍性變化導致其與自然生境下的蘆葦材料表達量有所差異,因此可利用其中差異較大的PB.12079.1、PB.2879.1、PB.10905.1 來對未知蘆葦判斷其倍性是否變化,其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