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妍君
(忻州市林草事務中心 山西忻州 034099)
隨著全人類生態保護意識的覺醒,加之綠色發展觀念的深入人心,人們深刻認識到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森林資源作為生態調節不可或缺的要素,已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對象。為了確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有必要樹立保護意識,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立法,避免其被隨意開發、肆意浪費,以真正實現保護生態家園、維持生態平衡[1]。
實踐充分證明,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能夠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然而也必須要深刻認識到,所謂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在于結合實際情況科學規劃森林資源,維持資源利用與資源再生之間的微妙平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森林,避免其被人類砍伐與破壞[2]。具體來說,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全面核查與總結森林資源的種類及其數量,事前調查社會對森林資源的總需求量;鼓勵與支持發展林木業,增強森林的可再生能力,不斷豐富與補充森林資源;定期考察分析森林利用對森林的影響程度,不斷優化完善森林資源開發的有關方案。
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各部門在開發與利用森林資源時必須以保護森林為前提條件,嚴禁一切以浪費自然資源為代價的森林開發活動。而現實情況是,國內企業并未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和制度要求,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知法犯法,不知節制地開采森林資源。不僅如此,這些企業普遍缺乏森林保護意識,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恢復森林生態,致使森林資源日益枯竭、稀缺,同時也削弱了森林的生態調節能力[3]。
森林保護是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條件,任何企業或組織在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時都必須嚴格遵照既定的生態保護法規,在盡可能不破壞森林生態和森林資源可再生能力的情況下實現資源開發與經濟效益的均衡,以實現森林保護與價值創造的均衡[4]。
從歸屬來看,森林資源是國家資產,也是社會公共資源,然而即便在全面倡導環保的當下,社會中仍然普遍存在森林保護力度不足、森林資源開發過度、林木種植土地被違法侵占等惡劣現象,這既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又嚴重威脅到國家資產安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全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不足、國家對森林資源保護宣傳不到位等。
我國在林木保護方面仍然采取傳統人工方式,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如在林木資源監測統計時,無法為林木資源的開采與保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在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方面,未能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和健全的基礎保護設施。
我國頒布施行了《森林法》《環境保護法》等立法文件,對于森林保護作出了明文規定,但是由于大多數條例多以原則性規定為主,加之法律覆蓋面不全,導致森林保護效果不佳。
因林業基層專業人才匱乏,加之現有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薄弱,導致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力度不足。此外,大多數林業生產部門均未能建立完善的人員培訓體系,對人才吸引力度不足,難以滿足現階段林業保護發展的需要。
從客觀因素而言,由于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加之缺乏強烈的森林保護意識,因此,林業保護區域無論是交通還是水利、供電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這既大大阻礙了林業發展步伐,也給森林保護造成了困難。
如果仍然采取傳統以政府為唯一中心的森林保護治理模式,則很難適應新時代的森林保護需要,也很難有效遏制森林資源浪費等違法違規行為。因此,必須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森林保護體系,重視與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宣傳和知識普及工作,加深全體公眾對森林資源合理開發與有效保護的認識,讓公眾深刻認識到森林對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意義,自主自覺參與到森林保護中來。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林木實時監測、交通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引進勘察、GPS等先進技術,提高森林數據收集與監測效率,強化森林保護效果。一方面,政府可利用勘察技術,第一時間洞察與了解森林資源的利用情況,及時甄別亂砍濫伐等違規行為;另一方面,政府還需要重視森林保護的信息化建設,搭建大數據平臺,廣泛收集森林資源管理數據,為森林保護決策和森林資源統籌規劃方案的制定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
我國有必要立足于當下,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優化完善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立法體系,確保各項森林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提高森林破壞的違法成本,精準打擊隨意砍伐林木、惡意侵占林牧用地等違規行為。以立法的形式建立森林資源評估體系,完善森林產權制度,明確森林管理主體和監管責任人。
加大林木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提高林木管理工作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以此來切實解決林業機構人才匱乏、工作任務繁重等問題。同時,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大對基層林業人員的培訓,使其加深對現行法律法規的認識,進而提高對林業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加大對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等林業部門的資源投入,建立健全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為森林保護工作的有序推進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還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強人才激勵和企業激勵,鼓勵與支持相關林業管理部門和林業生產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從而真正強化森林保護效果,達到森林資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總之,在如今資源嚴重匱乏的新時代背景下,森林保護和利用工作是大勢所趨,也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復雜工程。本研究重點剖析探究了森林保護與森林資源利用的相關性,也指出了現階段我國在森林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綠色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從加強立法建設、重視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森林質量和加強森林保護、合理開發森林資源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