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迪
不同地域的商人受環境影響,形成了不同的特點:浙商眼光獨到、膽量過人,潮汕商人精明團結,閩商的特點是“愛拼才會贏”。而豫商則有著中原大地最樸素的品質——吃苦耐勞,忠厚踏實。
這種勤勞絕非盲目,是做難而正確的事。聯想到這片土地上,曾經誕生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紅旗渠,其修建的過程跟企業的成長路徑有諸多相似。
從0到1,十年如一日,從默默無聞到行業隱形冠軍,在名仁身上,我們也能看到“紅旗渠精神”的當代傳承。
1959年,林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必須從境外引水入渠,在懸崖峭壁上修出一條“人工天河”,其難度可想而知,可是修渠的價值不在一時,而是進窄門,走遠路,越到后面道路越開闊、越寬廣。
如同2007年名仁進入行業時,蘇打水并不被看好,加上入局早,市場接受度不高,品類教育和產品研發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但名仁還是毅然入局,并且開創了無汽蘇打水品類,除了看好產品勢能外,更是看中了蘇打水背后的健康消費趨勢。
事實證明,名仁的判斷很有前瞻性。之后的幾年,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快消巨頭紛紛推出相關產品,同時在2017年,國家提出了“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將人民健康作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一環。
賽道正確,接下來就是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首先是產品,當時的蘇打水普遍存在絮狀物沉淀等質量問題,對此,名仁不惜重金購置進口設備,在科研端不懈投入,率先解決痛點,用可感知的差異打造產品壁壘。
在消費端,為了消除用戶顧慮,名仁“聚焦要事,10倍兵力”,集中資源投入市場的教育中,不斷地培育市場。據名仁表示,當時單是一個新店,名仁每賣一件水就需要投入1000元的教育成本。
當更多的人品嘗到、感受到名仁蘇打水的獨特賣點后,很快成為品牌第一批種子用戶,也幫助名仁收獲了市場。在名仁內部,甚至有這樣一句話:“喝出來的市場,堆出來的銷量。”
有了基本盤,還需要找到增長引擎,才能實現突圍。如果把一家企業看作一架高速飛行的飛機,那組織能力就是驅動飛機持續飛行的核心引擎。從外部觀察,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企業業務系統在發展,但實際上真正起作用的卻是看不到的組織系統。
當初在修建紅旗渠時,村民們也沒有趁手的工具,不懂得修渠知識,于是他們自學成才,沒有炸藥就自己造,沒有水泥自己燒,憑著雙手,團結協作,逢山鑿洞,遇溝架橋。
名仁人也是一個個“修渠人”。為了“啃”下市場,名仁針對不同的場景、渠道、人群,定制了差異化的推廣活動,比如針對喝酒人士定向投放,引導“酒前酒后喝名仁”。當經銷商反饋說不好做的渠道,名仁則會帶頭攻克,做出樣板。
天晴時修屋頂。在業務上升期,名仁也毫不松懈,進一步建立健全自身的學習和培訓體系。對外聯合成立名仁大學,外聘優秀講師;對內形成名仁講師團,定期給名仁人進行知識培訓,時刻保持不斷迭代和進化的狀態。
名仁希望通過產品和品牌,讓經銷商成長起來。讓他們不僅能夠收獲財富,還能在大勢之下,跟隨一個品類發展,追隨一個品牌成長。就像微軟的使命:賦能全球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幫助他們成就不凡。
10萬林州人近十年如一日,沒有一絲一毫松懈,削平125座山頭,鉆隧洞211個,終于修通了1500公里的生命渠。這足以啟示我們,只有憑借強大的戰略定力和耐力,將一件事做到極致,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品類的代表,才能在商業的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
相關數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蘇打水市場規模將達到320億元。面對蜂擁而至的后來者,已經成為行業隱形冠軍的名仁,始終保持一顆匠心,堅持只做蘇打水,做好蘇打水,用醫藥級的高品質生產標準要求自己。
名仁品牌的擁有者——焦作市明仁天然藥物有限責任公司,擁有“中國藥科大學-明仁藥業中藥研發及安全評價聯合實驗室”“天津科技大學-明仁藥業功能食品營養與安全評價聯合實驗室”“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河南四大懷藥中醫研究院”“名仁蘇打水研究院”等研發平臺,以及各類專利122項、原創著作權20項、科技進步獎8項。
未來,名仁還將形成“T型”戰略,繼續發展大健康事業。“T型”戰略由專精特新類企業的戰略模式演變而來,其核心特征是:一方面“深挖洞”,持續縱向深挖技術與品牌護城河;另一方面“廣積糧”,不斷橫向拓寬產品與客戶體驗的相關多元化應用場景,持續交付用戶價值。
具體到名仁,“T型”的“一橫”就是專注以蘇打水為主的大健康快消品,持續堅守產品匠心;“一堅”則是圍繞生物醫藥產品(藥品、保健食品)等其他長線產品,觸達更多的目標客戶。
最好的傳承是與時俱進。紅旗渠精神在時代發展中淬火升華,歷久彌新。各行各業也需要更多如名仁這般堅守紅旗渠精神的“修渠人”,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以健康、質量和用戶口碑為基礎,成為真正造福大眾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