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戴燕燕 張鵬飛 楊方圓
【摘 要】在對地理案例教學文獻進行統計分析中發現,關于地理案例教學的文獻數量較少,關注度較低。在實際教學中,地理案例教學存在著案例選取缺乏趣味性和典型性、案例教學門檻較高、案例教學方法應用不當等問題。對此,教師要不斷改進和開發案例,提高專業素質,合理利用地理案例,加強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關鍵詞】案例教學 中學地理 文獻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4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14-50-03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于學生能夠運用地理一般原理和規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上述能力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案例教學一改以往的教學模式,由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根據典型性和趣味性較強的案例創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閱讀并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資料并調動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來解決問題,以達到啟迪思維的目的。案例教學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仍存在很多不足,通過對案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以期不斷改進和完善案例教學。
二、中國知網文獻計量分析
在中國知網以“案例教學”為搜索主題,共檢索到45527篇學術期刊論文。通過二次篩選,選出與地理案例教學相關的文獻共240篇。通過分析每年文獻發表的數量及趨勢來探索以中學地理案例教學為主題的研究變化情況(見圖1),可發現三個特點:一是2001~2012年研究呈波動上升的趨勢,說明從2001年開始,對中學地理案例教學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深,前期總體文獻基數較少,研究較少,具有不穩定性。二是在2013~2015年發文量達到峰值,說明在這一階段地理教育工作者和相關學者認識到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法的作用,積極對其進行研究。三是2016~2022年研究呈波動下降的趨勢,表明研究接近飽和。
三、中學地理案例教學的應用分析
(一)案例教學注意事項
1.案例選取應具有趣味性和典型性
優秀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且案例的內容情境以及教師呈現案例的方式都應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探究知識的動力。另外,教師選取的地理案例應該具有典型性,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本質特征,語言表達通俗易懂,使學生能夠通過分析案例得出案例蘊藏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遷移,避免關注非重點問題或者進入思維誤區。[1]通常來說,教師所使用的地理案例為兩種,一種是教材案例,另一種是教師根據教研工作或者自己的教學經驗選擇或編寫的案例。教材案例雖然具有典型性,但是由于教材編寫時間跨度長,在正式投入使用時,一些案例已不具有時效性,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部分教師由于備課不充分或者自身教學能力不足,會習慣性選擇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沒有深入思考如何高效地利用案例。
2.案例教學門檻較高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把地理理論講透徹,另一方面要善于調控課堂。[2]教師要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靈活的教學技巧,將地理理論講解清楚,還要能夠調動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向和教學速度。而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利用所學知識思考分析案例的背景內容,找出地理問題的答案,不斷超越自我,這對學生個人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各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和學習個體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既需要學生提高自我覺悟和學習能力,又需要教師思考如何利用案例進行差異化教學,以滿足不同班級和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
3.案例教學方法應用范圍有限
案例教學并不是一種萬能的教學方法,它的適用范圍是有限的。地理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都有其適配的教學方法,不能一概而論。部分教師沒能根據具體的章節知識結構、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或者實際的教學條件,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地理中有較多的原理性知識,教師利用講授法對原理進行闡述、歸納、總結,可以使學生快速且準確地抓住關鍵點。而地理案例教學適用于地理規律或者某些現象的成因分析教學。因此,教師要熟悉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也要熟練掌握案例教學展示的時機,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3]
(二)對策建議
1.挖掘新素材,不斷改進和開發案例
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同步更新地理教學案例。一方面,地理是一門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多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地理教學要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反映時代發展的風貌和特點。[4]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案例內容。地理教師要善于捕捉身邊的地理案例,學習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優秀素材,結合地理知識特點和教學需要,將其潤色、加工、整合成地理案例。地理教師還可以共同協作,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將教師的智慧融合在一起,有效共享教學資源與實際案例,從而降低備課難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地理教師要優選地理案例,并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展示案例,這就需要教師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方法,且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化,豐富案例教學形式,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科學合理地向學生呈現地理案例,適時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以達到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需要有較強的課堂掌控力和組織力,案例教學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學習,教師要分配好講授和學生自學的時間。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討論,不可偏離主題,浪費課堂時間。案例教學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更新教育觀念,促進專業發展。同時學校也要支持教師參加相應的主題培訓,引導教師掌握新興的現代教育理論,并且還要指導教師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
3.合理利用地理案例
合理利用案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加強案例教學應用的針對性。案例教學對學生思考、推理等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學生要能通過有效的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出問題的答案。為了使地理案例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要充分把握學情,包括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已有知識水平、學習態度等,所設計的地理案例內容范圍和難易程度都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而且案例教學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章節知識都適用,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識”制宜。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地理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要讓學生發現并主動建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科綜合能力,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但是教師需要把握好“度”,保證地理課堂教學的“地理性”,以免學生出現知識以及思維的混亂。
4.加強對學習效果的評價
傳統教育模式中的教學評價重視終結性評價,比較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評價,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單一,不能相對客觀且公正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要更多地嘗試開展學生思維結構評價、表現性評價等,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而對于案例教學來說,教師關注較多的是課堂教學的即時效果,較少關注教學結束后學生對案例中知識的內化程度或者教師自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效果體現在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表現、能否運用得出的結論解決實際問題,教師的教學效果則需要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評定。這就要求案例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銜接順暢,教師要根據學生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措施,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育人功能。學生的基礎水平不同,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要盡量體現差異化和層次化,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四、發展方向
案例教學法將學生置于案例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通過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了課堂教學模式,符合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案例教學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與多媒體等媒介聯系日益密切。目前信息技術的進步不斷推動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與中學地理課堂的聯系日益密切,可以豐富案例的呈現方式,給學生一種視覺刺激,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理解和思考地理教學情境中的問題。[5]教師要與時俱進,主動學習信息技術,同時學校和社會也要為教師創造學習的條件。
二是建設案例資源庫。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選擇尤為重要,好的案例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建立一個覆蓋各個年級、不同地區教材的地理案例資源庫,其中的案例素材凝結了全國優秀教師的智慧,可以保證案例的典型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收集、開發更多地理性強且優秀的案例,或者通過資源共享的形式學習其他優秀教師如何使用案例進行教學,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使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深度結合,獲得更顯著的教學效益。
三是更加注重案例教學效果的評價。課程標準要求建立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學習評價體系,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中學地理案例教學中,應加強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四是更加注重案例的使用方式。案例教學應更重視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使教學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在班級中如何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案例,或者使用一個案例進行因材施教,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五、總結
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任務,案例教學讓學生聯系生活探究地理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通過對中國知網上地理案例教學的文獻數量進行分析發現,雖然我國目前對于案例教學的研究較多,但是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改進才能完善案例教學,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而教師需要腳踏實地、虛心學習,在立足本土實際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學習外來經驗,因地制宜,使案例教學更加符合我國教育的特點,發揮該模式最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王丹.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45.
[2]熊星燦.中學地理案例教學存在問題探微[J].地理教育,2014(9):47-48.
[3]蔡倩.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方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2(9):68-69.
[4]張平.高中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2(10):68-70.
[5]王貴身,張重陽.淺析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7(18):70.
陳宇 / 太原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從事中學地理教學研究;戴燕燕 / 太原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從事地理教育和自然地理學研究;張鵬飛 / 太原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從事地理教育和自然地理學研究;楊方圓 / 太原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從事中學地理教育(太原 030619)
【基金項目】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環境科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建構路徑研究”(J20220928);太原師范學院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的現狀及改革措施”(SYYJSJG-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