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歡歡
〔內容提要〕系統思維方法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處理復雜問題、駕馭復雜局面的科學思維方法,也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根本之所在。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十分重視對科學思維方法的運用,特別是對系統思維方法的堅持運用為溫州共同富裕的探索與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關鍵詞〕習近平;系統思維;共同富裕;八八戰略
注:本文系2022年度溫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溫州美好生活互嵌共變研究”基金項目(22wsk5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早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溫州的領導干部要樹立系統思維,對溫州的發展和改革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為當前和今后溫州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特別是創建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一、正確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的關系,把溫州發展看作一個系統工程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上首次全面系統地概括了浙江發展的八個優勢,并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八項舉措,簡稱“八八戰略”。“八八戰略”提出前后,習近平同志曾先后23次到溫州調研指導工作,他指出,“溫州不僅是浙江的溫州,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溫州,抓好溫州的工作,不僅對全省的發展有推動和示范作用,而且在全國也有重要影響”,他希望“溫州能夠續寫創新史,探索新的規律,創造新的業績,寫出新的經驗,為全省帶好頭,也為全國作示范”。
溫州始終以“八八戰略”為總綱,在明確自己的戰略定位后,結合自身的市情市貌,不斷統籌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探索出一條“跳出溫州發展溫州”的新舉措,不僅把溫州經濟社會發展成功推向了新時代,也為全省乃至全國進行數字化改革、推動民營經濟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標桿。
二、正確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建設美麗中國溫州樣板
堅持系統思維,就要在動態中把握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不要回避矛盾,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找到謀劃發展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長期以來,對于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問題一直很難找到兩全其美的好辦法。200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溫州洞頭考察時指出,“海洋、海島是溫州重要的資源,要把這種資源的優勢變為經濟的優勢。要從戰略的高度對海島發展進行準確定位,發揮區位優勢,把它作為產業承接的重要依托,中心城市建設的發展空間,真正使洞頭成為溫州乃至浙江的海上花園”。“海洋、海島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財富”,對“海洋、海島資源”的開發保護,就是對自然界的尊重、順應、保護,也是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必由之路。
只有擁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才會吸納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將自然界的原始財富轉化為經濟效益。溫州市為實現海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一直堅持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和打造“海上花園”原則;為推動欠發達地區的加快發展,一直在探索將山地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的道路,讓美麗溫州成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最耀眼的樣板。
三、正確處理好主次矛盾辯證關系,重點解決溫州現實中的燃眉之急問題
堅持系統思維就是要處理好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實際上就是在工作中既要兼顧“重點論”中的“兩點論”,又要兼顧“兩點論”中的“重點論”。要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十個指頭按跳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十分重視全面分析問題,注重從實際出發,解決現實中的燃眉之急問題,特別是關系溫州發展全局的關鍵問題。
一是就溫州的經濟建設而言,習近平同志始終把經濟發展作為“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2005年5月21日,習近平同志在溫州調研時指出:溫州需要“大力推進機制體制創新,進一步提高產業層次和競爭力”。為此,溫州始終結合自身特色產業優勢,大力實施“制造業發展雙輪驅動”,切實推進產業升級轉型,并在2015年至2020年連續5年獲評省級“騰籠換鳥”先進市。
二是就溫州的土地資源而言,習近平同志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浙江的土地省情,“土地要素是我省一個硬制約……不要以為‘躲得了初一,十五就好過了’……事實明擺著,我們浙江就這么一點地”。溫州的土地資源可以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說法來形容,土地資源稀缺,土地建設利用率在全省排倒數第一,加之溫州國有企業相對較少,民營經濟較為活躍,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成為發展的制約瓶頸。2011年溫州啟動破難攻堅七大行動,特別重點整改土地空置率過高的問題,這對于溫州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集聚、產業布局的調整、生態資源的保護以及溫州共同富裕都是有利的。
三是就溫州黨員干部隊伍的建設而言,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堅持和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強調對黨員干部世界觀的改造,強調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讓“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真正走進黨員干部內心深處。溫州始終“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對黨員干部隊伍的作風、能力和素質常抓不懈,以黨建為統領帶領全體溫州人民走好新時代的共富之路。
四、善于在尊重客觀規律中抓住機遇,在開放創新中開辟溫州發展新路子
堅持系統思維,就是要立足當下實際情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動性、創新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客觀的,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在歷史面前坐享發展紅利。一方面,“彈好鋼琴”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另一方面,要在認識和駕馭事物發展規律性的基礎上善于發揮實踐主體能動性。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那樣,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始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水滴石穿”的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
浙江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同樣,溫州的發展也遭遇到了許多瓶頸。能否抓住戰略發展的機遇,若想變被動為主動,在危機中轉變為先機,就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這樣才能在危機中開辟溫州發展的新路子。2004年,溫州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期,如何轉方式、調結構、實現轉型升級,成為困擾溫州改革發展能否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因素。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指出,“溫州作為國家和浙江省多項改革的試驗區,是個能出經驗、出好經驗的地方,溫州應總結新經驗,為全省帶好頭、為全國作示范,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
在改革創新方面,溫州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溫州人“求學問是、敢為人先、吃苦耐勞”的創新創業精神,讓溫州這個城市的發展始終能夠在狹路中煥發新生。進入新時代,面對改革轉型的壓力,溫州人始終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倒逼改革,最終開辟出一條符合溫州區域特色的新路子。
五、善于強優勢補短板,進一步提升溫州發展的空間
堅持系統思維就是守住底線,不斷強優勢、補短板。底線是不可逾越的界限,超過臨界點,事物的發展就會變質,危機可能就會出現。因此,超越底線就直接影響系統功能的發揮。只有科學地認清底線,規避“不好的一面”,爭取“好的一面”,才能堅定信心,把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
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曾經對溫州的創新、民生、安全建設做出分析,彌補了溫州發展的短板。
一是就溫州的創新而言,習近平同志考察溫州時指出,“溫州這個金字招牌,是創新的結果,并以創新為最大內涵。失去了創新,溫州也就失去了特色和活力”。失去了創新,就意味著失去了底線,溫州發展就沒有了活力。因此,新時代的溫州要繼承和發揚溫州人精神,不斷提升溫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此,溫州加快實現“百萬人才聚溫州”行動,高標準、精準率升級“人才新政”3.0版,實施“甌越英才”等系列人才工程,實施“溫智回歸”“溫青回歸”行動,打響了“來溫州·創未來”品牌,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市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二是就溫州的民生建設而言,習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告誡廣大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可。”為此,溫州市積極推進社會保障擴面提標,不斷推進全民參保、社保惠民工作,健全社會保險政策,完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制度,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構建了多層次、全覆蓋、可銜接的社保體系,讓溫州市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作者單位: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