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麗
(浙江外國語學院 圖書館,杭州 310023)
CiNii Article數據庫收錄了日本各學術機構及團體的期刊論文和大學學報論文,是日本最大的學術論文數據庫。以日文“浙江省”為檢索詞,使用篇名檢索字段進行檢索,共檢索到505篇相關文獻,選取71篇文獻作為樣本文獻。
《中圖法》曾被美國圖書館協會評為“世界九大分類法”之一,是我國目前通用的類分圖書的工具,不僅應用于圖書分類,也應用于期刊論文分類。《中圖法》分類號具有直觀揭示論文內容所屬的學科及學科范圍某一具體事物的特征[2]。通過對照《中圖法》將檢索到的文獻進行整理分類,能清晰、直觀地看出日本做了哪些有關浙江的研究,所做研究涉及哪些領域。
對照《中圖法》22個基本大類,對71篇樣本文獻進行內容分析和整理歸類,結果如下。
B 哲學宗教類。(1)有關浙江佛教文化的研究。施利平的《念佛會與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中國浙江省一鄉村為例》;前田惠、土田充義的《有關浙江省(普陀山、寧波、杭州)佛教寺廟的細節設計研究》。(2)有關浙江農村基督教的研究。徐亦猛的《中國農村基督教文化研究:以中國浙江省奉化市的Y村女性信徒為中心》。
C 社會科學總類。(1)有關浙江僑鄉的研究。小木裕文的《浙江省青田華僑網絡擴大及僑鄉變化》;山下清海,小木裕文、張貴民的《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近郊僑鄉青田縣的變容》。(2)有關浙江老年人介護的研究。王先益、戴曉青的《浙江省老年介護費用保障體系研究》;王崢的《中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現狀調查——以浙江省寧海縣醫療保險制度為中心》。(3)有關浙江城市農民工的研究。西野真由、小原江里香、嶋亞彌子的《城市農民工的安置與就業——基于中國浙江省農民工問卷調查分析》。
D 政治法律類。有關浙江財政體制的研究。張忠任、金紅實、劉炯的《浙江省“省直管縣”財政體系發展歷程》。
F 經濟類。在各大類中,有關浙江經濟的研究成果是最多的。(1)有關浙江臺州、寧波余姚模具產業的研究。山本俊一郎的《國際競爭下的模具行業的現狀和問題:以九州北部和中國浙江省臺州市為例》。齊藤榮司的《有關中國浙江省臺州市、天津、大連地區和北九州市地區汽車零件模具的交易現狀與變化的調查報告(2013年共同研究調查概要報告)》。(2)有關浙江產業聚集、國際商業的研究,佐久本朝一的《中國浙江省國際商業集聚區的發展》;陳光輝、橋口善浩的《中國浙江省的工業集聚與集聚經濟》。(3)有關浙江政府旅游市場戰略的研究。宮內拓智的《中國酒店行業發展與旅游營銷:以浙江省政府旅游營銷戰略為中心》和《中國浙江省旅游營銷戰略:管理理念與組織改革》。(4)有關浙江民營中小企業的研究。解嬋辛的《從溫州中小企業看時代變遷中的中國中小企業》;陳思佳的《中國中小企業的經營策略:以浙江民營中小企業為中心》;井上俊彥的《新戰略下增長勢頭強勁的浙江經濟:走進項目最前線的溫州、義烏》。(5)有關浙江五水共治引進公私合營模式的研究。矢橋正寬、館隆廣、大隈啟二的《中國浙江省努力引入供水系統公私合營模式》。(6)有關舟山漁業的研究。胡毓喻、三好惠真子的《中國漁業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與實施方法的重新審視——以浙江省舟山新區海域為例》。(7)有關浙江紡織業的研究。日置史郎的《中國的產業成熟度和產業政策研究——基于對江蘇和浙江省紡織服裝業企業的調查》。(8)有關浙江農家樂的研究。方琳、山本信次的《中國浙江省大學生對農村、農家樂的認知現狀——杭州市桐廬縣農家樂再發展策略》。(9)有關浙江農村土地、農業、農民、農民工的研究。寶劍久俊的《中國農村土地流轉的歷史進程及其對農業經營的影響—以浙江奉化市為例》;原田忠直的《男性農民工的的“希望”及其可行性:以浙江省H市農民工問卷調研為中心》;弁納才一的《華東農村訪問調查報告(14)2019年3月,浙江省嘉興市農村》。(10)有關浙江城市投資環境的研究。丹羽弘之的《中國華東地區的投資環境—浙江省湖州市的現狀》與《中國華東地區的投資環境—浙江省寧波市的現狀》。(11)有關浙江省制造業企業、中小企業、臺資企業的研究。劉白春的《中國浙江省制造業發展與問題》。(12)有關浙江海寧、溫州經濟模式的研究。沈洪的《浙江省海寧市“中國皮革城”的新生》。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主要是有關浙江教育理念、教材、教師、課堂等教育方面的研究。馬芳芳的《從中國中小城市的校外教育看父母教育策略的階層差異——以浙江省慈溪市為例》;林楠、加登本仁、木原成一郎的《中國體育教師體育教學中的困惑問題研究:以浙江杭州市為例》;貴志倫子、魏曉敏的《中國“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家政教育:浙江省大成小學的創舉》;佐藤昌彥的《下一代“手工制作課程理念”的探索:由中國義烏塘李小學剪紙課程引發的思考》。
H 語言、文字類。(1)有關浙江各地方言的研究。陳薇的《浙江省嵊州方言的一次性動詞研究》。(2)有關浙江方言節目和方言政策的研究。小田格的《中國浙江省的方言節目與政策變遷:基于相關通知公告的分析》。
I 文學類。有關魯迅、豐子愷等浙江文人的研究。大野公賀的《豐子愷的自我意識覺醒:從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到留學東京》。
J 藝術類。(1)有關浙江越劇、婺劇、龍泉青瓷的研究。鄭春子、筒石賢昭的《有關中國傳統戲曲“越劇”研究1:發展歷程與角色行當特征》;梶原茂正的《中國浙江南宋龍泉官窯窯址研究之旅》;松家裕子的《關于中國金華的說唱藝術·金華道情的作家章竹林先生》。(2)有關舟山木偶戲、義烏剪紙藝術等民間藝術的研究。毛久燕的《從定海木偶藝人侯惠義的故事看中國浙江舟山解放前的布袋木偶戲的發展變化》。
K 歷史、地理類。(1)有關浙江考古的研究,如田螺山、良渚遺址等。鈴木三男、孫國平、鄭云飛、中村慎一植的《中國浙江田螺山遺址出土的銀杏木制品》;野田芳和、趙曄、金幸生的《中國浙江良渚遺址出土的軟體動物遺骸》;古賀啟子、林正雄等的《中國浙江良渚文化時期“紅燒土”分析》;佐佐木愛的《浙江省歷史調查報告——以宋代古墓為中心(武義、天臺山、寧波篇)》。(2)有關西湖、江郎山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研究。黃斌、松本圭太的《世界文化遺產西湖:景觀保護的課題與影響評估》;(3)有關浙江各地地方史志的研究。辻尾榮市的《中國浙江省寧波沿海地區的古代海上交通》;山本英史的《關于浙江省天臺縣的“鄉紳”——十八世紀初中國鄉村統治的一種形態》;(4)有關浙江山川自然地理風貌的研究。野田勢次郎的《浙江省沿海地區的地質》;石井八萬次郎的《浙江省錢塘江上游地質考察報告》。
Q 生物科學。有關米曲霉的研究。齋藤賢道的《關于紹興黃酒米曲霉的研究》。
R醫藥、衛生類。有關浙江流行病學研究。臧伯庸的《民國期間浙江省紹興縣、蕭山縣、富陽縣肝吸蟲病的一般研究》;磯部祐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下的浙江雜技產業》。
S 農業科學類。(1)有關杭州灣地區土壤研究。中原志公的《中國杭州灣域內農田土壤中的有機碳的年代與可降解性(土壤中有機無機成分的結構、功能》。(2)有關浙江林業合作社的研究。徐月明、佐藤宣子的《中國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狀況——以浙江省蘭溪市為例》。(3)有關浙江水稻種植研究。松江勇次、楠谷彰人、崔晶的《中國稻作紀行:浙江省的稻作》。青柳齊的《浙江省日本粳米種植面積擴大及其背景研究——基于杭州市農村調查》。(4)有關浙江地區養豬業的研究。樂家華,增井好男的《浙江省嵊泗縣貽貝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分析》。(5)有關浙江茶葉種植的研究。陳志鑫,下渡敏治的《中國茶產業集群發展:基于浙江省龍井茶的案例分析》。(6)有關浙江竹林的研究。巖松文代的《中國浙江臨安竹林的人文地理》。
T 工業技術類。有關該大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TU建筑設計類。(1)有關浙江省祠堂建筑的研究。張葉茜、杉野丞、李強、曹毅等的《中國浙江省新安江流域二進式祠堂建筑:以淳安縣汾口鎮赤川口村余氏家廳為中心》。(2)有關浙江傳統民宅建筑的研究。王亞菲的《浙江傳統民宅建筑文化研究——斯宅村斯盛居的案例研究》;張天新,藤木庸介的《有關寧波四合院的空間構造和保護價值的考察——以浙江省寧波市雁村為例》。
X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類。有關浙江環境治理的研究。片岡直樹的《浙江省流域生態效益補償的先進措施和課題》。
日本學界浙江區域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了B哲學宗教類,C社會科學總類,D政治法律類,F經濟類,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H語言、文字類,I文學類,J藝術類,K歷史、地理類,Q生物科學、R醫藥、衛生類,S農業科學類,T工業技術類,X環境科學、安全科學類等共14大類別。其中,F經濟類的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研究地域覆蓋浙江省所有地級市。CiNii Article數據庫收錄有關浙江研究的早期文獻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學領域,之后研究領域從自然科學領域向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不斷擴展,當前研究領域主要聚焦于F經濟類,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K歷史、地理類,J藝術類等4大類。浙江產業聚集、國際商業化發達,浙江政府的旅游市場戰略,浙江民營中小企業,浙江農村土地、農業、農民、農民工問題,浙江城市投資環境,浙江經濟發展模式,浙江教育理念、教師、課堂等教育領域,浙江的歷史文化,浙江的民間藝術、民俗、方言等是研究熱點和重點。
通過對文獻題名、內容的分析發現,調研報告、基于案例分析的實證論文占比大。具有代表性的論文有:早期研究成果井八萬次郎的《清國浙江省杭州府附近地質調查概報》《浙江省錢塘江上游地質考察報告》;前田惠、土田充義的《有關浙江省(普陀山、寧波、杭州)佛教寺廟的細節設計研究》;西野真由、小原江里香、嶋亞彌子的《城市農民工的安置與就業——基于中國浙江省農民工問卷調查分析》;齊藤榮司的《有關中國浙江省臺州市、天津、大連地區和北九州市地區汽車零件模具的交易現狀與變化的調查報告(2013年共同研究調查概要報告)》;井上俊彥的《新戰略下增長勢頭強勁的浙江經濟:走進項目最前線的溫州、義烏》;日置史郎的《中國的產業成熟度和產業政策研究——基于對江蘇和浙江省紡織服裝業企業的調查》;寶劍久俊的《中國農村土地流轉的歷史進程及其對農業經營的影響——以浙江奉化市為例》;原田忠直的《男性農民工的的“希望”及其可行性:以浙江省H市農民工問卷調研為中心》;弁納才一的《華東農村訪問調查報告(14)2019年3月,浙江省嘉興市農村》;小田格的《中國浙江省的方言節目與政策變遷:基于相關通知公告的分析》;梶原茂正的《中國浙江南宋龍泉官窯窯址研究之旅》;佐佐木愛的《浙江省歷史調查報告——以宋代古墓為中心(武義、天臺山、寧波篇)》;徐月明、佐藤宣子的《中國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狀況——以浙江省蘭溪市為例》;青柳齊的《浙江省日本粳米種植面積擴大及其背景研究——基于杭州市農村調查》等。日本浙江區域研究立足區域特色,重視歷史實證方法,極為重視田野調查,注重一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在研究過程中,對研究對象進行細致入微的全方面觀察和分析。
本文聚焦于研究成果的內容,對照《中圖法》,將檢索到的部分文獻進行了整理分類,探析了文獻內容的學術特征,細致地呈現了日本學界關于浙江區域研究的學術特征。研究地域覆蓋了全省11個地級市,研究領域共涉及中圖法大類14類,當前研究領域主要聚焦于F、G、K、J等四大類。其中,F經濟類的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立足區域特色,重視歷史實證方法和田野調查,在研究過程中,注重對研究對象的細致入微的全方面觀察與分析是日本浙江區域研究的一大特色。通過分析文獻的發文作者發現,留日學人占了不少比重,在日本浙江區域研究中,浙江籍留日學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日本學界具有微觀研究的傳統,日本傳統漢學歷來推崇實證主義的學風,在浙江區域研究上,日本學者和留日學者重視實證研究,很好地繼承了這種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