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國
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部分教師往往過于注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導致了一些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不大。同時,一些教師也未能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沒有處理好班級集中授課和學生個體差異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迫切需要重視情感教育和分層教學法來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運用成功體驗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感氛圍
“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體驗成功”,這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原則之一。在我的作品制作課程中,我采用了成功體驗教學法。以確保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多媒體素材的采集與加工》為例,我引入了全方位的獎勵制度,以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功。評價不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事情,而是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我們會從小組中推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上臺展示他們的作品,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風采。這個過程使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成功和關注,他們將會獲得優(yōu)秀作品獎。
對于坐在下面欣賞的普通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可能當時無法獲得優(yōu)秀作品獎,但我也會盡力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并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我會點評他們的作品,針對他們的創(chuàng)意給予小小的獎勵,比如點評獎、創(chuàng)意獎等等。此外,我也會用別的方式來激勵學生,像是微笑、贊賞的眼神、肯定的話語和熱烈的鼓掌等等。只要學生表現出色,我會真誠地表揚和激勵他們,以便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感受到贊賞和鼓勵。
二、運用分層次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和成長
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學生分層、教學分層、課堂教學分層、練習任務的分層、教師輔導分層、教學評價分層。下面我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學生分層。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由于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學生,學生具有個性化和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自主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等因素,可以將學生分為A組(躍進層)、B組(發(fā)展層)和C組(提高層)三個層次。A組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方法正確,能力優(yōu)秀;B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學習能力中等;C組基礎能力有待提高,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上有困難。這樣各個層次內的學生合理搭配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由3~4位學生組成,并推選或任命一名學生擔任小組長,共同學習并互相幫助。
(二)教學模式分層。對學生分組后,在備課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分層次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合理規(guī)劃教學時間。
(三)課堂教學分層。分層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對學生實行課堂教學的分層。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學生實行全體、提優(yōu)和奠基三條線索。課堂容量也要針對學生接受能力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提問上還要針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有所區(qū)別。一方面強化目標意識,另一方面課堂既有面向全體學生的環(huán)節(jié),主攻基本目標,又有兼顧優(yōu)秀生、后進生的環(huán)節(jié),分解層次目標。即使是在共性指導階段也要把握課堂提問的層次,讓各類學生都有所得。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利用學生們在學習上的不同特點,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
(四)練習任務分層。練習任務切記“一刀切”,學生的練習任務也要分層。練習的數量和難度應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識水平。練習要有針對性,精而少量,尤其針對接受程度較弱的學生,要以保持學生興趣為第一目標,在學生對知識學習缺乏興趣的情況下,練習量不應該超出學生承受力,難度應該設定得較低,才有可能培養(yǎng)他們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優(yōu)秀學生的作業(yè)量應該適當增加,增加能夠體驗到挑戰(zhàn)能力的愉快感。
(五)教師輔導分層。教師輔導在分層教學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后進生,教師應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進行輔導,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對于中等生,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和教師提示的方式,促使他們互相學習,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于優(yōu)秀生,則要給予適當的獨立思考和點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六)教學評價分層。評價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有幫助。所以我們要重視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及時給予肯定及表揚。由于學生的習慣、學習能力、興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差別,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進行分層。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進行不同的評價,才能激勵他們更好地學習。
綜上所述,要想抓好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我們不僅要注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還要重視情感教育和分層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的情感氛圍,分層教學,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和練習任務以及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輔導,我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