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勤
電子白板是匯集了尖端電子技術、軟件技術等多種高科技手段研發的高新技術產品,它通過應用電磁感應原理,結合計算機和投影機,可以實現無紙化辦公及教學。
隨著現代的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教育也隨之發生著變化。無紙化教學也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表現。
低段學生身心發展尚不成熟,他們在課堂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愛搞小動作、愛和周圍的學生講話等情況。因此,教學低段學生不容易,低段教學中的評改更難。
現在這個難題已經不難了,因為有了電子白板。教師有了這個小幫手,評改就輕松多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電子白板在評改中的作用吧。
一、抓住低段學生的注意力
在以往的評改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一手拿著評改內容,一手拿著一支粉筆,評改是嘩啦啦地寫一黑板又一黑板,學生們聽著聽著就走神了,注意力都分散了,上課的效率自然難以提高。
在電子白板的使用下,我們可以把要評改的內容展示在白板上,面對白板上的內容,學生們覺得很興奮,就像在家看電影一樣,個個精神飽滿,眼睛里充滿了“光”。
二、凝聚低段學生的思維力
評改是需要學生們動腦筋思維的,它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評改需要聽課學生的思考。評改就是為了把錯的知識點糾正過來,這些出錯的地方常常是一些容易錯的知識點,或者是在知識點當中屬于較難掌握的,需要教師的講解引導和學生們的思考。
電子白板讓學生們精神集中對容易出錯的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較難的知識營造了思考的氛圍,在評講過程中,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老師,我發現還有一個字,也是有這樣的偏旁?!薄袄蠋?,我還可以換一種寫法?!薄袄蠋?,我覺得這個題可以這樣記住它?!薄?/p>
聽到學生們說著這些,我心里面樂滋滋的,暗地里感謝這位“小助手”——電子白板。
三、加大低段學生的操作力
電子白板的使用讓學生們注意聽了,開始思考了,學生們又容易“動手”了。在評改過程中,我們需要動手操作,以前學生們就只拿著自己手中的鉛筆在自己的作業或者練習題上畫來畫去,有些學生連動筆都沒動。
有了電子白板的使用,我們可以直接到白板上去操作,打開操作臺,我們就可以在白板上盡行修改、添加等。
在學生們的操作中,其他學生在集中注意力觀察,從而又加深了學生們的思維,集中了注意力,良性循環的教學過程就這樣呈現了。
評改是教學環節中較難的一部分,有了電子白板的運用,其實也不難了,感謝我的小助手——電子白板。
進入三年級,學生們就進入了中段。從低段到中段的過渡需要教師格外注意。尤其是三年級的下學期,這學期時間短,總共的學習時間就只有16周,面對著一本厚厚的語文教材,老師學生都在加緊進度。特別是在最后的3周復習階段,每個學生都在枯燥的復習中堅持著。復習的后半階段,大部分老師都是在復習評講練習題,我也不例外。我帶領著學生們仔細地講著每一張練習題。三年的時間,我和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個互相熟悉的復習模式,學生們也已經知道了怎樣評講練習題。一天下午,學生們大部分都比較疲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所以,我打算換種講法——請學生自己上臺評講練習題。學生們聽到自己有機會上臺當老師,個個都爭先恐后地把手舉得高高的,最后,我請了蘇云濤同學上臺為大家評講練習題。
蘇云濤有板有眼地學著我平時的樣子,把每個詞語的拼音,讓全班同學都拼讀了一遍,再邀請一名同學把正確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跟著書空。蘇云濤老師還不時地提醒著幾個開小差的同學,我心里暗喜:這個小蘇老師還真的不錯,是個當老師的料啊!就這樣,小蘇老師按照這我的評講模式一步一步有序地進行著。我發現,在小蘇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先前的疲倦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帶來的是學生們興奮的學習激情。此后,我反思著這個“同伴效應”,也許學生們已經成長,我們老師在適當的機會下可以慢慢學會放手。因為在學習中,學生是自始至終的學習主體,我們老師就僅僅是一個引導者而已?!靶±蠋煛毙娴牟诲e,以后我可以嘗試著把課堂慢慢交給我們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