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濤
(范縣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工作站,河南 濮陽 457500)
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要充分了解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制約因素,從當前的現狀出發,探索出一條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創新發展之路,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農業經濟是農村和農業相關的各類經濟活動的統稱,其內涵極其豐富,涉及農業發展過程中的農產品生產與銷售、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化發展等問題。目前,我國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引領社會各界參與,如何充分利用好農村現有資源成為擺在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近年來,國家不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時中央也出臺一系列支持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但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糧食價格過低和種植成本不斷提升的問題。盡管國家給予種糧大戶一定的補貼,但與快速增長的種植成本相比,依然杯水車薪。同時,地方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有限,導致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農業經濟發展,在未來需要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改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1]。
農業經濟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需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但目前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導致很多現代化機械設備無法得到有效應用,依然存在靠天吃飯的問題[2]。
長期以來,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部分農村不重視保護生態環境,表現得極為突出。隨著國家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原有發展模式已很難滿足當前的需求。
人才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近年來,國家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支持農業產業發展,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不愿意到農村工作,而且農村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與城市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很難吸引到優秀的人才,目前這些問題表現得極為突出,迫切需要認真反思[3]。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是在我國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基礎上提出的,是立足于我國國情,對未來發展所作出的規劃,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極強的指導和引領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后,結合國家戰略部署,未來我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積極向機械化和現代化轉型,這也意味著按照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最新需要。
為使現代化農業科技以及農機技術能夠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得到有效利用,國家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會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水平,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這些都會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使現代農業逐漸融入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借助機械化和現代化水平的提升來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收入,使農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發展副業。
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大多數農村的種植業都是支柱產業。部分農村也探索了養殖業,但由于發展養殖業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而且對養殖戶的專業技術水平也有著極高要求,一旦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有可能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所以農村地區產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會著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根據農村實際情況為農民提供項目,種養殖業以及其他涉農產業都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入,改變農村地區貧窮落后的面貌。
鄉村振興背景下,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國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極布局。一方面興修農田水利工程,另一方面借助村村通公路方便了農民的出行,這些都將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國家不斷加大扶貧力度,未來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會為農業生產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為了充分利用好國家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搶抓機遇推進農業經濟發展,徹底改變農村地區的面貌。
面對國家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絕佳機遇,為了更好地利用有利時機,徹底改變農村經濟現狀,需要各級農業部門和黨政機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進程中,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引領機制,制定扶持政策。目前,黨的二十大已經勝利召開,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新時期的任務,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農村經濟面貌是否發生根本性改變。正是基于對這一問題的清醒認識,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在實施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中央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相關基層部門在落實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集中體現在部分政策未能很好地在基層落地,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為改變這一現狀,充分利用好有利發展時機,更好地引領農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基層各級領導干部充分認識農業經濟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積極深入農村展開調研,了解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科學規劃,妥善解決融資問題。同時要針對農村實際需求,積極指導村級組織做好制度建設,規范有序地開展農業經濟發展相關活動,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內外部條件,激發廣大農民參與相關工作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好當前發展的有利時機[4]。
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各種新的農機設備也在不斷涌現,這也意味著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僅依靠傳統的耕作模式來發展農業已無法適應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目前在發展農業過程中無法實現農業產業化,導致農業經濟發展受到極大影響。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在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機械化水平,解放農村富余勞動力,同時也使更多農民能夠有時間和精力探索新的致富之路。不斷提升機械化水平,農民借助土地流轉政策實現規模化種植,這也意味著我國各地農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都要特別注意利用好當前的有利時機,積極向廣大農民宣傳機械化生產對發展農業的重要意義,引導農民積極配置現代化農業機械[5]。
充分發揮政策的引領作用,為農民購買農業機械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補貼,借助這些方法的有效應用,能夠充分激發出農民購買農機的熱情,提升農業現代化和智慧化水平。在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過程中,農技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到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機械設備,有效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6]。
我國大多數地區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產業結構過于單一的問題,這對農民增產增收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鄉村振興背景下,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積極轉變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選擇合適的產業發展地方經濟,著力改變以種植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借助農業多元化發展為農民增產增收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在開展此項工作過程中,需要各級農業部門積極深入到農村展開實地調查研究,圍繞當地優勢產業積極推廣訂單農業。引領農民大力種植經濟作物,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構建農業、林業、水果、蔬菜、中藥材種植等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充分利用農村優勢條件,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在相關工作推進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發揮引領作用,幫助基層農民規避農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積極做好規劃,引領農業發展。同時,要不斷加大對村級組織的教育與引領力度,使相關工作人員都能以積極的態度融入到農業發展進程中,為農民走上致富之路創造有利條件,做好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7]。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意味著農民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要著力改變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相關科技水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改變社會各界對農業的認識,這也意味著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國家提供的培訓機會,積極學習最新農業科技,不斷提升農業種養殖過程中的科技含量,大力發展無公害生態農業,以此來提升農產品品質。同時要結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積極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通過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形成示范效應,改變廣大農民對農業科技的認知,利用這種方法促進最新農業科技在農村的轉化。廣大農民在充分認識到農業科技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之后,就會以積極的態度融入其中,最終使農村經濟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廣大農民在思想意識發生根本性改變之后,就會更加關注農業科技的最新進展,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不斷加大應用力度,以科技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為下一步農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8]。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背景下,農村經濟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持。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不斷加大專業人才培訓和引進力度。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農村積極創辦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就業崗位和福利待遇,以此來吸引優秀人才,同時需要著力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結合農村產業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協調農技專家深入到農村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現實問題。通過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同時能使農民的專業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農業部門和教育部門需要不斷加大協作力度,以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由此才能改變農民文化水平低的現狀,使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能夠被積極應用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使農村地區的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9]。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粗放型發展的思路,結合國家“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將生態發展作為下一步發展的重點。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其對于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這也意味著農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從生態發展的視角來分析自身發展面臨的優勢。我國很多農村都具有自然風光優美、物產豐富的特點,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要求,廣大農村可以進一步探索發展休閑旅游產業,以此將農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經濟密切結合,借助這種方法的有效應用,能夠使農村現有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同時為廣大農民提供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10]。
近年來,我國很多農村都在著力發展旅游業,將傳統的農家樂、種植與采摘活動密切結合起來,讓人們在親近自然中享受生活,以此帶動農產品的銷售,這也意味著廣大農村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深挖當地優勢產業,圍繞市場需求不斷探索,在當地特色農產品上進行深耕,通過這種方法的應用,就能使農村尋找到通向致富之路的鑰匙。另外,在積極推進生態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要充分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借助保護家鄉的山山水水來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11]。
在此基礎上,為各大產業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當廣大農村地區闖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時,就會不斷提升農村地區的吸引力,以此來引領農村地區未來的發展,這也意味著有關部門需要積極做好引領與產業規劃,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社會各界參與到農村的開發中,使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得到更有效利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機遇,面對當前的發展形勢,各級黨組織要真正重視鄉村振興相關工作,認真分析目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解決廣大農民在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激發農民參與積極性,做好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素養,為現代化農業技術和農機設備的應用創造有利條件,充分利用農村優勢發展涉農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徹底改變農村地區的面貌,提升農民收入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