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微(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風濕免疫科,最常見的癥狀有關節疼痛、腫脹,疾病晚期會出現關節畸形及活動受限。中醫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發展分為急性期、緩解期,并通過中醫辨證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本文主要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護理方面進行簡單科普。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免疫科最常見的一種侵襲性關節炎,以對稱性、多關節為主,屬于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是關節腫脹、疼痛,在自身抗體檢查方面,可以有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抗體陽性。此外,血沉和C 反應蛋白也會出現明顯升高的情況。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衣服和床上用品應保持干燥,避免在寒冷、潮濕的地方居住較長時間,同時減少在空調、風扇前的停留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選擇溫水洗漱,養成良好的泡腳習慣,時間約20 分鐘,確保腳踝以上都在熱水中浸泡,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身體周圍的血液循環,使血管通暢。
患者應保持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以水果和蔬菜為基礎,多吃清淡、新鮮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慢性病,患者會長期遭受病痛折磨,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非常痛苦。這可能會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易怒等情緒。因此,情緒治療尤為重要。患者家屬應與患者及時交流,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思維動態,并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患者的問題,幫助其建立信念,戰勝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應遵循合理、標準化和充分的原則,用藥時要遵照醫囑,不要改變劑量。藥物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為了減少藥物對患者的副作用,禁止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相同效果的藥物;其次,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藥物必須在規定時間服用;最后,中藥的使用應以患者的不同病癥為基礎,采用針對性用藥模式,如熱痹者涼服,涼痹者熱服。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熏蒸不僅能打開經脈,還能加速血液循環,消除血瘀等癥狀,使身體擺脫濕邪之氣。
中醫認為可以采用舒筋通絡、柔筋來改善關節功能。在緩解期可以適當進行按摩、理療,促進關節肌肉的功能恢復,還可以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幫助關節功能慢慢恢復正常。急性發作期則盡量不要按摩,因為急性發作期關節腫痛較為厲害,不建議有太多刺激,也不要進行太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