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摘 要:高中生物學科屬于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的主要學科之一,因為該學科重點促使學生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生命現象和生活行為,教師正確開展科學生活觀教學活動,可以借助該學科的優越性,利用其中蘊含的豐富的生命知識素材,切實開展生命教育,確保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時,可以幫助眾多學生提高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本篇文章主要對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的滲透路徑詳細探討。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在明確生命教育基本概念后,采用多樣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命萬象,這樣才能在通過指導學生觀察來表達發展特征及相互管理的生命現象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漸學會與人相處的基本生存技能,明確生活和學習的意義。
關鍵詞: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教學;滲透路徑
高中生物教師在全新的教學環境中,利用更新的教育觀念,圍繞高中生物課堂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工作,可以讓學生從多方位和多角度增強生命意識,進而主動在學科學習中學會保護生命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確保學生在生命教育的影響下提高自我防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另外,高中生物教師為了能夠使生命教育在課堂中滲透得更好,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開展的意義和積極影響,可以通過深挖教材資源,激發學生的生命情感,或者采取有效的方法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體驗生命的價值。全面轉變原有的固化教學課堂,給予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讓高中生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不會迷失方向。
一、生命教育的概述
生命教育從表層意義上來講,主要指教育工作者指導學生學會認識,學會學習,學會與人相處的基本生存技能,將提升學生生命價值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從生長意義上來講,生命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指導學生關注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以及一切自然的生命,這樣才能通過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讓學生對生命價值具有清晰的認識,確保學生可以在偌大的社會發展環境中,不斷探究人與人和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有效方法,將理解塵埃生命和讓學生逐漸學會尊重生命的獨特性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教育發展新階段,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滲透生命教育的過程中,通過準備課堂教學形式和優化教學內容,不斷提醒學生保護生命才是向前發展的第一原則,需要讓學生在明確生活的意義和學習的意義的基礎上,借助生命教育的正確指導,保障生活質量,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生命教育廣義和狹義的全面指引中,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主動意識,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課堂生命教育效果[1]。
二、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正確滲透生命教育,可以使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課堂緊隨新課程改革要求,給予學生更為豐富的學習條件。但是,部分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受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或者學生自身發展觀念的影響,導致生命教育的落實并不樂觀。以教師自身教學水平不高為例,在教育發展新階段,大部分教學工作者能夠意識到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會為了加強學生的身體健康,對教學方式做出適當的調整,全面、正確地開展生命教育。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學思想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該類教學工作者在全新的教育時期并不會過多地關注生命教育的滲透方法,而是認為在固定時間內完成特定的生物教育任務,便可以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育工作者會在忽略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并不能在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有效落實生命教育,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科學教育等,導致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長時間處于初級和形成化的狀態,既限制學生的前進提升,又限制課堂教育發展。以學生自身發展觀念存在問題為例,課堂中部分學生受教師傳統教育觀的影響,或者課堂中生命教育形式比較單一的影響,缺乏自我學習能力和主動意識,進而,并不能在生物學科中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并不能在后續學習和發展的道路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樣,也會使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存在許多教學問題[2]。
高中生物教師若想解決課堂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積極轉變傳統教育思想,并重視生命教育的滲透,著重探究有效的生命教育滲透路徑,這樣才能通過解決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時存在的各項不足和缺陷,在整體上升級高中生物教學課堂,讓學生在生物課堂生命教育的引領下融入大自然,并學會熱愛生命。
三、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措施探究
(一)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資源
高中生物課本教學知識中包含豐富的生命教育素材,高中生物教師若能依據實際情況帶領學生挖掘可用性較強的生命教育素材,并對其合理利用,既可以豐富教學資源,還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學習生物知識,進而激發學生的生命情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解人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3“細胞工程”中涉及的“細胞的生命歷程”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在細致講述“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時,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利用課堂上的媒體設備進行多樣呈現。如果對理論知識進行視頻教學轉換,或者對理論知識進行圖片教學轉換,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細胞生命變化的歷程,或者采取各類有效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人類在死后,同樣也會變成無機物,融入大自然中,體現自然界的基本規律。通過深挖教材資源,激發學生的生命情感[3]。
除此之外,涉及的“細胞的生命歷程”知識,主要圍繞人體衰老特征這一問題展開講解,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價值性較高的問題,可以確保學生在大范圍內學習交流的過程中,針對如何看待生命的衰老和凋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相關知識有清晰的認知,進而總結得出,人類的生老病死與細胞的生命歷程是一致的,這是自然規律。另外,部分學生也會在經過探討后得出,人類活著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該運用珍愛生命的發展觀念,好好生活,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這樣才能使生命的歷程更有意義。教師帶領學生深挖教材生命教育資源的過程中,可以課本內容為基礎,以多樣的形式講解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做到將生命教育真切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生命個體是獨有的存在,在日后學習和發展中更加珍愛生命,愛護自己和他人。
當然,高中生物課本中還包含許多與上述列舉教學內容相像的教學內容,教育工作者為了能夠使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教材中蘊含的豐富生命教育知識,恰到好處地發揮資源輸出意義,要通過不斷提高個人教學水平,充分挖掘有力的教學資源,給予生命教育更為廣闊的滲透空間,升級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帶著學生真正地走進生命教育課程[4]。
(二)引導學生體驗生命價值
高中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過程中,要明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引導學生體驗生命價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將其作為教育培養目標,并通過構建真實和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達成促使學生體驗生命價值的教學目的。
情境教學方法是近些年來高素質教學工作者應用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改變以往教學形式的枯燥感和無趣性,還可以讓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理論知識,轉化為特定情境教學活動中的多樣體驗內容,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完成深層次的學習,并逐步提高綜合學習成效。高中生物教師為引領學生體驗生命價值,同樣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物教學課堂中參與知識探討和課外實踐等教學活動,發揮情境教學方法較強的育人功能。
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解人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3“基因工程”的過程中,可以針對“人類遺傳病”進行教學情境創建。以達爾文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廣泛搜集教學素材或者運用媒體設備,以多種形式展現教學信息,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嘗試分析其家族悲劇的原因。如:在青年時期,達爾文一直醉心科學,情感世界一片空白。俗話說得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娶妻生子的自然規律,在達爾文的身上也不例外。1839年1月,達爾文與妻子兩人正式完婚,婚后感情很好,先后生育了十個子女。然而后來噩夢就開始了:有兩個子女還不會走路就夭折了,有三個子女沒活到成年。其他子女也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近親生育的原因。達爾文雖然是赫赫有名的科學家,但面對子女的先后早夭也無能為力。年老時期的達爾文悔恨不已:“我們是一個可憐的家庭,應該被根絕。”通過對達爾文的家族悲劇舉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小組探討,得出導致這一悲劇的具體原因,以及個人的學習過程中對生命的相關認知。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時換位思考,確保學生將自己帶入達爾文的角度考慮問題,還可以確保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學習時,對所學內容恍然大悟,即參透人類遺傳病的理論知識,擁有珍惜每一個生命的發展觀念。
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師也可以在構建真實且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以高中生物教學涉及的“人與環境”知識為例,針對“生物多樣性及保護”構建教學情境。教師首先可以利用課堂上的媒體設備或者廣泛搜集的教學素材舉例展現現如今全球環境的惡劣情況,如南方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北方霧霾嚴重等,體現這些不良影響給社會造成的巨大危機,通過讓學生了解環境和社會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進而促使學生體驗生命價值,并逐漸珍愛生命。
高中生物教師利用情境創設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眾多有利的學習條件,除了可以達成優化課堂教學形式的目的,還可以利用情境創設方法營造更為積極和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確保學生可以在高素質教育工作者生命教育的正確引導下,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并認知每一個生命都有獨特的意義[5]。
(三)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生命思考
問題教學方法也是現如今教學課堂中應用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之一,該方法主要指教學工作者依據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定并精準提出思考性較強的問題或者具有一定引導意義的問題,確保學生在獨自探究或者小組探討有效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引發其對生命進行思考,進而理解生命的意義,可以在問題創設和提問教學形式的影響下,學會熱愛生命[6]。
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講解“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時,為了讓學生對細胞的相關作用和酶的實質進行理解,進而感受酶在細胞中存在時擁有的生命力,可以在講解課前知識過后,向學生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思考問題,如:“酶在人體代謝歷程里發揮的關鍵作用有哪些?或者,同學們可以小組形式談一談自然界中存在的各類生物都存在怎樣的價值。”學生在明確問題并展開熱烈探討的過程中,難免會提起許多生物菌種可以做藥用,如“青霉素”,部分學生也會在問題探討中,表露真實的學習想法,如:“自然界整體上看起來像一個儲量巨大的寶庫,寶庫中多種多樣的科學素材可以為人類破解自然奧秘提供許多幫助。”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獲取探討結果的過程中,會清晰地了解社會廣大群眾的生活與生物知識是有著密切關系的,細胞和蛋白質以及相關無機物等都是大自然中生命個體的重要部分,都會在體現價值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特殊的作用,就像酶一樣,人亦自然。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如“人類在社會中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學生經一段時間思考后會積極舉手發表個人意見。有些學生會表述“人類的意義在于可以給更多的同類帶來愉悅和更多快樂的精神”,有些學生會表述“人類的意義還在于陪伴自己的父母度過幸福快樂的晚年”。經過課堂上眾多結論的廣泛發展,學生不僅獲得生命的思考,而且還能通過了解他人所述和經過教師正確的引導,發現生命的意義,增強生命觀念。
結束語
高中生物教師在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探究如何滲透生命教育,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在教師開展的多樣教學形式的影響下,在生命學習中了解生命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東西,進而在感受生命和珍愛生命的過程中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另外,高中生物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感受生命,還可以讓學生從心靈最深處體會生命的價值,讓學生在教師組織的體驗生命的實踐活動中,切實感受到生命的不同力量,幫助其構建正確的人生觀,激發學生發展潛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讓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受高效率開展的生命教育的影響,獲得課堂教學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紅舟.例談生物學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實施[J].生物學教學,2020,45(1):27-28.
[2]李云龍.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路徑[J].中學課程輔導,2022(20):30-32.
[3]閆彩君.淺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J].好家長,2020(75):178.
[4]易玲,江華明,胡杰,等.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1,4(10):215,217.
[5]胡麗坤.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路徑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2):220-222.
[6]宋玉珍.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J].生物學教學,2019(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