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育人故事在教育中能架起班主任和學生溝通的橋梁,是培養學生的有效載體。文章分析了班主任故事育人的內涵、作用,并從“知:提升班主任故事育人的認知”“術:掌握班主任故事育人的方法”“道:領悟班主任故事育人的道理”“藝:形成班主任故事育人的風格”四個層次闡述了故事育人的內涵、方法、道理和風格,以期為班主任育人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啟發。
[關鍵詞] 故事育人;育人方法;育人道理;育人風格
班主任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骨干力量。新時代新形勢下,班主任教育學生的方法與水平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其中,故事育人是常見的教育方式。故事育人是指通過故事來教育、引導和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情感思維等方面的發展。故事可以架起師生之間心靈的橋梁,有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更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奠定基礎。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筆者嘗試從班主任講育人故事的認知、方法、方式、風格等角度進行探索,總結出講好育人故事的四個層次“知”“術”“道”“藝”,實現“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形成風格”的專家型班主任故事育人的進階。
一、知:提升班主任故事育人的認知
“知”是指班主任對故事育人的全面認知。班主任要想講好育人故事,首先要提升自己對故事育人的全面認知。故事育人在調動學生的意識活力、生命能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故事育人不僅是新時代對班主任的能力要求,也是啟迪同行教育智慧的方式,還是班主任豐盈教育理論、形成自己帶班風格的現實路徑。
(一)講好故事:新時期班主任的必備能力
故事通過文字的敘述,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寄予了人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理性思考。講好班主任育人故事,是時代賦予班主任的必備能力。生活中的大道理、冷冰冰的規章制度,有時還不如班主任娓娓道來的一個小故事更富有感染力與號召力。同時,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學生關注的重點信息、信息的搜索與接受能力都需要班主任去仔細研究,以便班主任挑選合適的故事,用恰當的方式講出來,這也是信息時代賦予班主任的使命。
(二)分享故事:同行教育智慧的啟迪平臺
每個班主任都有自己的育人故事。成功的故事不但可以分享成功經驗,還可以啟迪同行們的教育智慧。同樣,失敗的故事也可以讓班主任反思育人過程中的不當之處,讓同行們在交流反思中總結經驗教訓。班主任講故事不僅可以講自己的故事,還可以講別人的故事。李鎮西老師的教育理念“把自己放進故事里”,也包括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匯在別人的故事中。因此,班主任選擇別人故事的前提是認同故事的內涵和意蘊,如此才能體現教育的真誠。
(三)總結故事:豐盈教育理論的現實路徑
班主任在眾多故事中不斷總結和提煉出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及認知,結合系統多元的理論知識和敦知敦行的實踐經驗,豐盈自己的教育理論,進而建構新穎且有創造性的教育模式,從而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轉化為可操作的行為和經驗,進行復制和推廣,引領年輕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最終成為專家型班主任,這也是班主任不斷提升對故事育人的全面認知的旨歸。
二、術:熟練掌握班主任故事育人的方法
班主任講育人故事就像一臺“播種機”,將一顆顆真善、智慧、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上。如何從會“播種”到“播好種”,就好比從“會講故事”到“講好故事”,這就需要班主任學習講故事的方法,也就是“術”,包括故事內容的真實性、故事情節的清晰性、故事情感的共鳴性、講故事方式的技巧性等,以吸引學生,贏得學生的理解與信任,讓班主任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
(一)表達真實的情感,引起共鳴
班主任用真情、說真話、述真理、講真實的教育故事,才能打動學生。故事內容可以是正面題材,也可以是反面案例。在講述時,應立足學生心理,表達真實的人物情感,給學生帶來共鳴、回味和思考。
班級里有個學生從爸爸的錢包里拿了100元錢,爸爸媽媽很憂心,不知道如何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他們找到我,希望我能出出主意。為此,我特地開展了一堂“在錯誤中成長”班會課。我講起小時候因為家里窮買不起汽水,特別羨慕別人喝汽水,總想嘗嘗什么味道。一天,趁著爸爸睡午覺,我從爸爸的褲子口袋里偷走了五毛錢買了一瓶汽水,一口氣喝完,極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接連喝了一周,越喝,我內心的愧疚感就越強烈:爸爸辛苦供我讀書,我卻每天偷五毛錢買汽水喝……我主動向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不但沒有責罵我,還獎勵我一瓶汽水。我沒了之前喝汽水時的忐忑不安,取而代之的是無比清涼和甜蜜。我告訴學生們:“沒有人不犯錯誤,但要知錯就改。人總是在犯錯中成長起來的。”當天晚上,這位爸爸就告訴我,孩子主動向他承認了錯誤。顯然,學生深刻理解與體會了故事內涵,也許是我真實的“內心的愧疚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真正觸動了他直視錯誤的勇敢和改正錯誤的決心。
(二)展開曲折的情節,注重技巧
一個好的故事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繼續聽下去;敘事能力,如語言的繪聲繪色、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眉飛色舞、肢體的手舞足蹈等多種技巧也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及情感。三言兩語的故事描述自然不能感染學生,展開故事“怎么發生”的情節,描寫刻畫故事內容,才能講到學生心里去,成為他們內心世界和潛意識的一部分。
例如,班里的小俊因為父母離異又各自建立新的家庭,他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小俊內心極度自卑,不止一次在周記中寫道:“父母不愛我,我就像個孤兒,活著一點意思也沒有。”我與小俊及時進行了心靈對話,給他講了這樣一則故事:“孤兒院中有個小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總笑而不答。”
我故意停頓了一會兒,觀察到小俊的眼睛里閃現著一絲好奇后,繼續講述:“有一天,院長讓小男孩拿著一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要求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第二天,男孩拿著石頭蹲在市場的角落,竟然有不少人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格越出越高。回到孤兒院,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了笑,讓他明天到黃金市場上去賣。”我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成功引起了小俊的好奇,無數的問號寫在了他的眼睛里。
我心生歡喜,學生的內心對故事情節的渴望已被我燃起。“在黃金市場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價格來買這塊石頭,但是院長仍然沒有讓他賣,讓孩子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賣,被傳揚成稀世珍寶。”我繼續道。
“為什么院長不賣呢?”小俊的一聲疑問正是我想要的教育效果。我收起眉飛色舞的表情,慢慢地說:“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于小男孩的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小男孩不就像這塊石頭嗎?你不也正像這塊石頭嗎?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就有價值。”小俊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則故事以曲折的情節、巧妙的講述技巧吸引了小俊,讓他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于自己的態度,為他打開了生命教育的視野,樹立了正確的生命觀。
三、道:領悟班主任故事育人的道理
班主任講的育人故事是否真正對構建學生正確的三觀有幫助,學生在內心深處是否有所觸動,從而通過自省改變自己不良的行為方式,還需要班主任研究講故事的“道”,即班主任利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采用引人入勝的表達技巧,讓學生自己感悟故事,從而更加健康向上。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班主任應善于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將故事中的“道”盡可能地展現出來,讓他們在“悟”中喚醒自主教育。
有段時間,我班許多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課堂打盹、課間吵鬧、課后不能完成作業,班風班貌受到嚴重影響。為了快速扭轉局面,我每節課前都給學生們講一個小故事。例如,有個老木匠即將退休,老板請他幫忙再建一座木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是,老木匠心不在焉,用料不講究,干活也不認真。房子建好了,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老板說,“這是送給你的退休禮物。”老木匠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
我繼續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漫不經心地打造自己的班級,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在關鍵時刻不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等我們驚覺時,早已困在自己打造的氛圍里。把自己當成木匠,每天精心地敲擊每一顆釘、加上每一塊板、豎起每一面墻。我們現在就在為自己的未來建造房子,建造成什么樣,取決于我們每一天的努力。故事講到這里,學生們明白了我的用意,他們紛紛表示優秀的成績取決于每天的奮斗,良好的班風班貌要依靠每一位學生的努力。學生們從故事中重塑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端正了班級風氣和班紀,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四、藝:形成班主任故事育人的風格
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教學情景,若能選擇合適的時機不露痕跡地讓故事“說話”,使學生在聆聽中感觸,或許會有另一番收獲。所謂藝,是指班主任在不同情境中,將這些育人故事信手拈來,并且形成自己的故事育人風格,這也是班主任育人故事的最高層次。要達到這個層次并不容易,班主任需要在平時注意教育理論、素材的積累,堅持踐行故事育人。
(一)堅持閱讀教育理論書籍
班主任工作要開展得好,必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論作指導。班主任在閱讀教育理論書籍中,會和作者產生共鳴和思想碰撞,不斷豐富自身思想,點亮班主任的智慧;學會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形成獨特的故事育人風格。班主任可以閱讀一些故事育人類書籍,為實施故事育人提供多方面指導。例如,李鎮西老師《自己培養自己》一書中用自己的經歷為教師列舉了許多講故事的方法,鼓勵班主任做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在講故事中自然而然地走進孩子的心靈。
(二)堅持積累故事素材
第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積淀了無數個內涵豐富、震動人心的故事。班主任可以在其中挖掘富有教育力的好故事,以學生相對較易接受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擁有永恒教育魅力和時代價值的傳統文化精神。第二,在近20年的高速發展中,我國創造了無數個跨時代的傳奇。大時代的現代精彩故事,也需要班主任去精心講述。第三,學生的成長歷程本身就是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故事,找出這些故事的共通性和獨特性,積累教育好故事,為班主任擇機講好育人故事提供強大的素材庫。
(三)堅持踐行故事育人
故事育人旨在用故事激發和引導學生走向自我發展之路。班主任要堅持踐行故事育人,練習和掌握各種巧妙的表達方式,運用典故、比喻、夸張等方法,善用倒敘、插敘、善留懸念等方法,根據需要對故事加以大膽改造,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采取易懂、易記、易傳播、易接受的講述方式,潤物細無聲地把生動的案例故事講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形成自己的故事育人風格。
于漪老師說:“我們肩負的擔子很重,一個肩膀擔負著孩子的今天,一個肩膀擔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班主任的價值在于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成長的喜悅,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而班主任講的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可能會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滋養心靈,提升他們對人生價值的理解,甚至能改變他們的一生。
[參考文獻]
[1]劉海鷹.中職班主任故事育人方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1).
[2]周燕兒.班主任講好育人故事的三個主要環節[J].中小學班主任,2021(13).
張洪清? ?山東省臨沂青河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