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進入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壓力,學習節奏隨之加快,使得他們在多方面都有所改變,心理問題逐漸增多。本文結合生活實例,提出通過在學習規劃上留足時間、安全教育上留足余地、人際交往上留足胸襟、意志品質上留足韌勁、全人培養上留足選項等措施,對高三學生實施有效的心理教育。
[關鍵詞] 學習規劃;安全教育;人際交往;意志品質;全人培養
開學初有家長向我反映,孩子進入高三后,較之以往好像有一股向上的沖勁,但又會時時處于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態。我根據自習課的調查暗訪發現,高三年級中不少學生有類似情況:一方面,深感進入高三后壓力陡增,多方面出現了求快心態;另一方面,時不時地出現做完一件事后就發呆、思緒飄忽的狀態。對此,我在學習規劃、安全教育、人際交往、意志品質、全人培養等方面對高三學生進行“留足教育”,以緩解他們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更有效地投入高三學習生活中。
一、學習規劃上留足時間
對于高三生活而言,有效的學習規劃很重要。期初,我建議每一位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特點制定相應的學習時間規劃。但學生們存在一個共性問題:他們將時間安排得很滿,幾乎沒有預留出機動時間。
為此,我列舉了以下案例:上海曾有一名高考考生遲到了2分鐘,不能進入考場。該考生的母親為了兒子能順利考試不惜下跪求情,該考生還差點做出過激行為。即便如此,該考生還是未能如愿參加高考。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愛的偉大,認為考試應該有人性化的一面,但高考又不同于一般考試,必然有其自身的紀律性,不能隨意破壞這種制度。因此,對于高三學生來說,更應從改變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果學習時間規劃安排較滿的話,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將會打亂自己的計劃。心理承受力較強的學生尚能調節,心理承受力較差的學生則難以適應被打亂的節奏,還有可能會在臨近高考的短時間內出現焦慮等狀態,進而影響高三復習甚至高考發揮。而預留出機動時間,既能讓既定計劃得以順利開展,又能有效抵御外界的干擾因素。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較強的時間觀念,對待極為重要的事情早做準備,預留足夠的時間,這樣才能減少
損失。
二、安全教育上留足余地
交通安全是學校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進入高三后,不少學生加快了生活節奏,特別是在來回學校的途中也比以前加快了速度。雖說高三學習非常緊張,但交通安全紅線必須始終高懸。
近年來,行人或者電動車出現交通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見。例如,前幾年鄰市某鎮的十字路口處發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大卡車側翻,壓倒旁邊一輛紅色轎車和一輛電動車,紅色轎車駕駛室完全被壓塌,電瓶車車主當場身亡。一次次的事故都在提醒我們人的生命安全是多么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騎車時注意不要輕易駛入大車的轉彎半徑,不要與大車并駕齊驅,不要去搶黃燈、闖紅燈,為自己留有余地,從而保障生命健康,維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三、人際交往上留足胸襟
進入高三后,不少學生有一種終于熬到“老大”的感覺,特別是面對高一、高二的學生時這種心理優勢更為明顯,甚至與宿舍管理處的關系也發生了轉變。教師要引導學生留足胸襟,堅守自己的底線,寬容而不縱容,亦能贏得他人的大度和寬容。
例如,部分高三寄宿生沒有安排到與同級其他班級同一個樓層,而是與高一寄宿生在一起,當檢查評比得分低時,這些高三寄宿生認為是高一學生拖了他們的后腿。針對寄宿生中出現的這種不正確思想,我引導學生作為高中學生中的“老人”,并不是體現在校內日常生活如排隊、清衛等方面應享有更多優勢,而是應成為低年級學生的榜樣示范。高一新生做得不好時,高三學生應擁有廣闊的胸襟,體現出學兄學姐的風范,給予一定的時間讓新生修正自己的行為。當然,如果新生確實是屢教不改,這時我們也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不讓他們的錯誤一再發生。
四、意志品質上留足韌勁
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迎考經驗,但隨著高考日益臨近,成績沒有明顯起色,有些學生逐漸喪失了自信心。
為此,我運用澳大利亞演說家尼克胡哲的經歷作為教育實例。尼克胡哲2008年、2009年在我國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分別進行了多場演講。他用自己的智慧、幽默分享了他克服困難的經歷,傳遞了韌勁在面對困境時的重要性。尼克胡哲,天生無四肢,小時候飽受同學異樣的眼神和欺辱,但他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在父母的鼓勵和自己的堅持下,他不僅完成了大學學業,還通過他難以置信的勇氣、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最終成為一名著名的勵志演講大師。但即使是這樣一位享譽全球的演講大師,他的第一次演講的機會也是在被拒絕了52次之后才獲得的。
尼克胡哲成功的例子對學生起到了勵志的作用。只要堅持努力,堅定夢想,留足韌勁,定能收獲成功。最后,有人考入理想的大學,有人雖然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但也收獲了努力拼搏的意志品質,這是一筆會讓學生終身受益的財富。
五、全人培養上留足選項
學生成長為各種合格人才的過程也就是全人培養的過程。我們注重高中生在學習規劃、安全意識、人際交往、意志品質等方面的留足教育,而他們也獲得了相應的素養。基于這些素養,學生應成長為多種類型的人才,而不能只以文化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學校提供了相應的多種成才道路供學生參考選擇。比如,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避開英語,以日語、俄語作為高考外語科目。文化生內部又有文科理科差異。理科生內部還有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物生地等選擇。除了文化考生,還有藝術生、體育生。在藝術生內部,進一步細分為美術生、音樂生、書法生、傳媒生等。對于這些不同類型的考生,學校的培養方向不同。有的借助校外專業機構的力量合作培養,有的學生可以自行外出求學一段時間。不管哪種方式,都是致力于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實現其人生價值。不論哪種類型的考生,面對眾多的成才選項,選出心儀的一款只是最初一步。想要達成愿望,除了有正確的成才觀,還要依賴扎實的學科基本素養、吃苦耐勞的學習品質和行之有效的實際行動。
針對高三這一相對特殊且極其重要的人生階段,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教會學生留足各種空間,這樣才能迸發出人生精彩的瞬間。我堅信,在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的干預下,學生定會在這一人生的關鍵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參考文獻]
[1]陳宇. 班級管理課:班主任專業技能提升教程[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2]黎曉敏,王林發. 班級創意管理的智慧[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3]魏書生.就這樣當班主任[M].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
徐少春? ?江蘇省江陰市成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