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碧君,王愛紅,谷少華,趙薛飛,段東輝,章 群
(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環境職業衛生所,浙江 寧波 315010)
生活飲用水是指人們在生活中的飲水和用水,飲用水安全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用水水質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關注和重視。浙江省委省政府繪出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線,即三步驟:2014—2016年要解決突出問題,明顯見效;2014—2018年要基本解決問題,全面改觀;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問題,實現質變。寧波地區自2001年來一直開展飲用水水質常規監測項目,近年來隨著水質監測工作的不斷開展和完善,對于水質監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解寧波地區水質的質量和動態變化情況,本研究對寧波地區2016—2021年的水質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監測點類型與設置 選取寧波市海曙區、江北區、北侖區、鎮海區、鄞州區、奉化區、余姚市、慈溪市、象山縣和寧海縣,以及大榭開發區、國家高新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和杭州灣新區,開展水質監測工作,監測時間:2016—2021年。奉化區、余姚市、慈溪市、象山縣和寧海縣5區縣(市)城區各設6個監測點;其余區縣根據歷年監測要求的不同,監測點設置略有增減;大榭開發區、國家高新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和杭州灣新區按照各園區常住人口,按照至少每兩萬人設置1個末梢水監測點的原則開展監測。選取寧波市海曙區、鄞州區、奉化區、余姚市、慈溪市、象山縣和寧海縣作為農村監測點,具體監測點設置結合水源類型、處理工藝等進行分層設點,根據覆蓋人口每個鄉鎮設置1~5個監測點。城市監測點監測水樣的類型包括出廠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農村監測點在城市監測點的基礎上增加學校水和分散式供水。
1.2 檢測指標 檢測指標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微生物指標、毒理指標、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放射性指標和水中的消毒劑指標作為常規指標,選取氨氮作為非常規指標。
1.3 質量控制 每年對實驗室進行水質檢測的盲樣考核,并進行省市縣三級上報結果;市級疾控中心對各地進行有關抽查;開展網絡直報與審核的培訓和交流,通過省、市、縣三級審核制度降低漏報率和誤報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不同水樣的合格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不同年份水樣合格率的比較選用卡方趨勢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區縣水質監測合格率情況分析 2016—2021年,寧波地區共采集監測水樣6 517份,合格水樣數為5 916份,合格率為90.78%。各區縣的合格率中,以海曙區最高(99.61%),余姚市最低(84.32%)。城市水中,海曙區、鄞州區和奉化區的合格率最高,均達到100%;慈溪市合格率最低為90.15%。農村水中海曙區合格率最高,達到99.34%,余姚市合格率最低,為82.43%,詳見表1。
表1 2016—2021年寧波地區水質合格率分地區變化特征
2.2 生活飲用水合格率變化趨勢分析 2016—2021年,寧波地區監測的水樣合格率最低為2016年的75.42%,最高為2021年的97.48%,整體的水樣合格率呈上升趨勢(χ2=333.60,P<0.001);從不同的水樣的合格率來看,出廠水中合格率最低的為2016年66.67%,最高的為2021年95.96%,整體合格率呈現上升趨勢(χ2=100.94,P<0.001);末梢水的合格率最低的年份為2016年,僅為79.31%,合格率最高的為2021年,可達97.90%,整體合格率也呈現上升趨勢(χ2=207.24,P<0.001);二次供水中水樣合格率在2020年以后已達到100%,2016年為72.73%,整體合格率呈現上升趨勢(χ2=16.60,P=0.005)。見表2。
表2 2016—2021年寧波地區水質合格率變化特征
2.3 農村地區生活飲用水合格率變化趨勢 2016—2021年,寧波農村地區監測的水樣合格率最低的年份為2016年的68.64%,合格率以2021年最高,可達96.67%;出廠水中,農村合格率在2016年最低為62.67%,2021年最高為95.51%;末梢水中,農村水合格率以2016年的71.72%最低,以2021年的97.08%最高;寧波農村地區監測的水樣、出廠水、末梢水的合格率整體均呈上升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88.02、89.2、190.43,均P<0.001)。
2.4 城市地區生活飲用水合格率變化趨勢 2016—2021年,寧波城市地區監測的水樣合格率最低的年份為2017年為93.23%,2021年最高(99.71%)。出廠水中,水樣合格率在2016年最低(91.67%),2018至2020年三年均為最高(100%),合格率整體上升趨勢不明顯(P>0.05)。末梢水中,水樣合格率以2017年的94.47%最低,以2021年的100.00%最高;二次供水的水樣合格率以2016年的72.73%最低,以2020和2021年最高(100%);寧波城市地區監測的水樣、末梢水、二次供水的整體水樣合格率均呈現上升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19、42.77、17.87,均P<0.001)。
2.5 生活飲用水中的消毒副產物合格率變化趨勢分析 2016—2021年,寧波地區監測的水樣消毒副產物合格率最低的年份為2016年(75.42%),2021年最高(97.48%);城市水中消毒副產物合格率在2017年最低為93.23%,2021年最高(99.71%);農村水中消毒副產物的合格率以2016年(68.64%)最低,以2021年(96.67%)最高;合格率均整體呈上升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016—2021年寧波地區不同消毒劑水平水質合格率變化特征
2.6 分階段水質合格率探索 以2018年為界,分析2016—2017年和2018—2021年的寧波地區水質監測結果:這兩階段的監測水樣合格率分別為81.18%、94.44%,出廠水水樣監測合格率分別為74.47%、91.33%,末梢水的水樣合格率分別為83.88%、95.31%,二次供水的水樣合格率分別為74.42%、97.62%;2018—2021年均高于2016—2017年,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
2.7 分階段水質不同指標的合格率 各項監測指標的合格率中,除消毒劑指標2016—2017年(95.38%)高于2018—2021年(92.40%)外,其余各類指標的合格率均為2016—2017年低于2018—2021年:微生物指標2016—2017年為93.83%,2018—2021年為98.34%;毒理指標2016—2017年為99.92%,2018—2021年為99.97%;感觀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2016—2017年為99.27%,2018—2021年為99.76%。微生物指標和感官性狀及一般化學指標,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01)。
2016—2021年寧波地區生活飲用水的綜合合格率達到90.78%,城市水合格率可達97.93%,農村水合格率達到87.98%,整體水平與浙江部分地區的調查結果相似[1],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內陸地區相比合格率整體處于較高水平[2]。寧波地區自2016年以來,水質合格率一直呈現向上攀升的趨勢,2021年水質合格率超過95%,其中二次供水的合格率達到100.00%,明顯高于焦作等地的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水平[3]。說明水質合格率較內陸地區處于較高水平,可能原因是寧波地區作為東部沿海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不同規模水廠的制水工藝及相關行政監管部門對于水質合格率的監管處于較高水平,但寧波地區農村水質合格率尚有提升的空間,還需進一步加強管理,尤其重點關注農村小型水廠的衛生監督及技術指導工作,提升農村小型供水單位的各環節管理水平,以期進一步提升水質合格率,保障寧波居民的飲水安全。
寧波地區2016—2021年城市水的合格率呈上升趨勢,與安徽[4]等地的研究結果類似,但城市水的綜合合格率高于安徽等地。農村水合格率2016—2021年也呈現上升趨勢,合格率高于浙江臨安地區[5],可能原因是寧波地區作為東部沿海城市,經濟較為發達,近年來對農村地區的小型水廠的重視逐步提升,同時寧波各地開展的三年達標提標項目也得到一定的進展,農村水廠,尤其是農村小型水廠的水質合格率得到較大提升。對水樣消毒副產物的濃度受季節、水源、供水設施規模,以及消毒工藝等因素影響[6-7]的認識不斷加深,通過三年達標提標項目中大水廠托管小水廠的方式,對各大農村水廠的消毒副產物影響因素的研究和質量管理的不斷提高,進而逐年提高了寧波地區農村水消毒副產物產物的合格率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寧波地區在浙江省委的五水共治兩階段中,整體合格率2018—2021年高于2016—2017的第一階段水樣,可能原因是浙江省在第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的“五水共治”項目對于治污水、防洪水等要求[8]被深刻貫徹落實,近年來通過各類黑河垃圾和工農業改水意識的提高,進一步提升了寧波地區水質合格率的提升。各類感觀指標中,微生物指標、感觀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及消毒劑指標在2016—2017年及2018—2021年兩階段的合格率,在第二階段均顯著高于第一階段,這與國內同類研究結果相比略高[9-10],但寧波地區農村水合格率尚有待提升,應繼續加強水質管理與監督。本次研究提示,應重點關注消毒劑指標,在五水共治的第一階段合格率與第二階段發生了倒置,可能原因是2017年寧波地區在農村水廠的監測過程中重點關注較多大型農村水廠類型。有研究顯示,水廠規模是影響消毒水平的重要指標[11]。2016—2017年寧波地區由于監測水廠分布不均,在2017年對大型水廠的關注熱度空前提高,導致部分人員、消毒方法、制水工藝稍有欠缺的小型水廠未得到一定關注,進而導致了消毒劑指標的剪刀差。
綜上所述,2016—2021年寧波地區的生活飲用水合格率雖然處于不斷提升的趨勢,但尚有提升空間,主要關注微生物指標、感觀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及毒理指標。雖然近年來政府五水共治功能及三年達標提標工程對農村小型水廠提高了重視和認識,但繼續進一步加快農村水廠的管理和工藝水平提高仍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