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妮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必須著力提高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即關注學生分析與綜合思維能力的培育。實踐證明,教師巧妙的課堂追問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遞進式追問,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發散式追問,拓展學生思維空間;連環式追問,優化學生思維邏輯。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將思維過程劃分為6個教學目標: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和創造。其中,分析、綜合、評價和創造為高階思維,是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應稱之為深度思維;記憶、理解、應用是低階思維,處于思維過程的較低層次,主要用于知識性學習和簡單任務的完成,應稱之為淺層思維。在核心素養時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必須著力提高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即關注學生分析與綜合思維能力的培育。但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思維經常停留在淺層階段,這不僅是因為學生固有思維習慣的影響,而且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關。因此,提升學生分析與思維能力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當然,學科之間能力要求有別,不同教師的教學理念各異,培養學生分析與思維能力的方法路徑也多種多樣。通過深入的課堂觀察,我發現,巧妙適切的課堂追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升學生分析與思維能力。在此,筆者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談談個人的幾點粗淺思考。
一、遞進式追問,點燃思維火花
課堂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舞臺。學習顯然不止于簡單的識記,而應在理解把握學科知識的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錘煉和提升。在課堂上,若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則無論是學生自主探究,還是師生互動交流,都會順暢高效;相反,若學生思維陷于停滯而得不到喚醒,這樣的課堂只能是教師唱獨角戲,對學生學習成長無益。提升學生分析與思維能力,問題設計是關鍵。教師適時提出富有較高思維含量、有探討價值、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通過遞進式、多層次設問拋出精心設計的多個問題,形成一個完整的問題鏈,往往能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二框《遵守規則》一課時,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在學生往往弄不清“什么是規則”“規則與自由之間的關系”“如何自覺遵守規則”“如何維護和改進規則”等問題。這些問題讓學生對完成本課學習任務產生了畏難情緒,影響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對此,我在教學時采用了追問的方法,用遞進式設問點燃學生思維火花。本課開始,我首先播放了“女子高鐵上吸煙事件”的視頻:在行駛的動車上,一女子如廁時,剛點上一根煙,煙霧報警器立即報了警,高鐵列車差點緊急停車,乘警要求女子出示身份證,遭到百般拒絕。然而女子認為她的舉動合情合法。問題設計:問1:視頻中女子的行為對嗎?為什么?生1:不對,因為列車上有明文規定禁止吸煙。生2:不對,因為吸煙會損害他人身心健康,嚴重的還會引發火災,危及其他乘客的安全。追問2:不對,為什么該女子還這么理直氣壯?生1:因為她認為她的行為是對的、是合法的。生2:她不明白自由與規則之間的關系,我們每個人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受規則的約束。追問3: 也就是說,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那建立規則是不是為了限制人們的自由?生:建立規則并不是為了限制自由,而是為了保障人們更好地享有自由。就像動車事件一樣,限制乘客吸煙是為了保障其他乘客的安全。至此,學生已經完全弄明白了“規則與自由之間的關系”,困惑煙消云散,思維豁然開朗。
二、發散式追問,拓展思維空間
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是衡量一個人思維能力的重要標志。學生學習時經常會出現對某些問題有所了解,但認識比較膚淺,考慮不周全,想要進一步深入思考,卻又苦于找不到突破口的情況。為了幫助學生解決上述困惑,我采用了發散式追問,拓展思維空間。回到剛才播放的視頻,繼續設計問題。問1:在這趟列車上,大多數乘客都能夠自覺遵守規則,說明了什么?生:說明了他們規則意識強,能夠自律。追問2:但也有個別像女乘客一樣的人,需要他人的監督、提醒來遵守規則,又說明了什么?生:說明這些人規則意識不強,要靠他人的監督、提醒來遵守規則。追問3:非常好,可見遵守規則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那在自律與他律兩者中,哪個更為重要呢?生:自律,因為只有將規則裝入心底,才能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生既明白了如何自覺遵守規則,又拓展了思維空間,兩全其美。
三、連環式追問,優化思維邏輯
在思考回答問題時,我們不僅要關注每個答案要點本身是否正確、嚴謹,還要考慮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是否科學、答案要點之間排列是否合乎邏輯。邏輯是人們正確思考和準確表達的重要工具。在課堂教學中,連環式追問是增強學生思維邏輯性的有效方法。它要求教師在環環相扣的追問基礎上,引導學生提煉分析問題的角度或要素,再梳理思路和組織答案。繼續以動車吸煙事件為例:設問1:假如那天,你剛好在這輛動車上,面對列車長和女乘客的爭執,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同桌兩人可以討論)生1:我會上前阻止并告訴女乘客她的行為是不對的。生2補充:勸說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語言要文明,態度要和善。設問2:可見,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自覺遵守規則,還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也就是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那實際生活中有些規則除了需要堅定維護,還需要我們怎么做?[活動設計]欣賞一組圖片(圖片內容:計劃生育政策的變化、新納稅法的修改、網絡安全法的實施)設問3:通過這組圖片,你發現了什么?生1:我發現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生2: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生3: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師:也就說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適當的調整和改進。這些連環式追問方式,既有助于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有助于優化學生的思維邏輯。
思維是課堂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石。廣大教師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理應將提升學生分析與綜合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品質作為教學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