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連明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面臨著新的發展和挑戰。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為提升語文教學效益帶來了契機。在過去,學生只能通過教科書、課堂教學和老師的講解來學習語文知識,但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多種渠道獲取語文知識。本文旨在探討信息技術對提升語文教學效益的作用,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信息技術如何提升語文教學效益
(一)豐富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使得語文教學資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渠道獲取大量優秀的語文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為教師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效果提供了更多的課程資源。
(二)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多的交互式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并且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語文知識,能有效地降低教學難度,突破教學難點,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促進教育創新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多的創新思路和方法。教師使用在線教育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絡進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促進師生交流。在線教育更容易找到學生學習盲點,查漏補缺,有利于教師真正實施因材施教;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討論、博客、qq、微信等方式進行交流和學習,促進了教育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
二、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語文教學資源,例如,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數字圖書館等渠道獲取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資源,并且可以自己根據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制作課件、視頻等多媒體教學資源。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建博客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平臺。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多種教學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聽覺、視覺、感覺等方式,創設不同的情境,能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愿學、樂學,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生活、游戲、動畫、思考、糾錯等情境創設最為常見。
(三)借助在線教學平臺開展網絡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開展網絡教學。常用的教學平臺有 Moodle、Blackboard、騰訊會議、釘釘等。利用網絡課程教學,打破了時空的束縛,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在線教育,推出了許多優質的學習平臺,學生在家中就可以聆聽專家名師的教學,極大地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指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包括信息搜索、信息分析、信息利用等方面。這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首先教授學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篩選信息、如何利用信息進行學習等方面的知識,然后布置一些探究型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上網查詢相關信息,相互交流,整合資源,形成共識。
(五)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評價
教育評價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教師應該重視教育評價。但傳統的評價側重于結果性的評價,即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階段性的檢測、量化。當前的在線平臺及相關信息設備可自動采集、存儲、分析和呈現學習者的過程數據,這種學習過程性數據的收集及評價跟蹤,有利于關注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以及學習品格的形成。這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成長更有價值,更值得大家關注。
三、信息技術提升語文教學效益的挑戰
信息技術雖然可以提升語文教學效益,但是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一)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依賴性
學生自控能力較弱,容易受到網絡信息的干擾,從而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效率;此外,學生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可能會產生惰性思維,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并且教育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家長也應監督管理到位,不能放任自流。
(二)部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足
信息技術突飛猛進,部分教師都感嘆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這就要求教師克服畏難情緒,愿意學習,擠時間學習。同時學校要多安排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三)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面臨著信息安全問題,例如,許多學生對多姿多彩的網絡世界充滿好奇,缺乏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識,隨意下載軟件,點擊鏈接,登錄不明網站,注冊相關信息。這很可能會泄露個人隱私信息,帶來安全隱患。因此,教師需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并且教育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以獨特的優勢推動了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教師和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采用正確的學習策略,重視教育評價和信息安全問題,加強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必能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