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娜
電子商務專業專任教師、技能競賽指導教師、企業服務顧問……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于非非從教以來,在不同角色間轉換,以工匠精神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教師的擔當與風采。在她看來,“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教師,應以國家戰略和產業需求為導向,立足自身崗位積極作為,不斷提升教學和育人的適應性,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作為專任教師,于非非除了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處理商務的技能技巧外,尤其在教學貼近實際、走進實踐上不斷積極探索。比如,在疫情期間,眾多企業面臨停工停產,她便利用課程教學,積極參與學院幫扶活動,以遠程方式帶領學生幫扶央行重點扶持企業開展產教融合生產性實訓,推動行企校攜手共進,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于非非深知,“學生只有學到扎實過硬的本領才能更好地從事崗位工作,發揮其社會價值。”幾年間,她用實際行動從各方面鍛煉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學生適應工作崗位能力,以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社會。2020 年、2021 年,她指導學生連續兩年獲全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智慧零售運營與管理賽項比賽二等獎;2021年至2022年間,她指導學生參加行業技能賽獲得全國三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1項。
擔任輔導員期間,于非非始終把培養學生責任和擔當意識放在首位,學生都會親切地稱呼她為“非姐”。“在非姐的推薦和鼓勵下,我們有幸參加了湖南省2021 年消費幫扶營銷大賽活動并榮獲‘直播帶貨冠軍團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新青年,能夠為鄉村振興、助農幫扶貢獻自己的力量,我覺得非常光榮。”移動商務2020 級學生袁滿在回憶奪冠夜的場景時激動地說道。
在于非非看來,“職業教育要發揮好其促進就業功能,就是要讓學生順利步入社會、進入職場,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不論是在平時課程教學,還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她都有意無意地傳授就業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針對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心理落差大、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問題,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學生順利入職。
“多面手”的于非非,多年來以“專心、專注、專業”詮釋和踐行著“工匠精神”,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 湖湘工匠”。站在新的起點上,于非非誓言將積極響應“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號召,在高職商科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的實踐中,開創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