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玲 伍克飛

在祁陽市354 所學校,思政課正全方位融入各學科、各學段,思政課建設的半徑不斷延展,“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
長期以來,思政課因“枯燥乏味”而不受孩子喜愛。如何把思政課既講深講透,又能與祁陽本土文化結合講出趣味、吸引力呢?祁陽正打破傳統,創新各類“大思政課”教學模式,形成“思政旗揚(祁陽)”特色品牌。
讓思政課從“單聲道”變為“環繞聲”
在祁陽,好的思政課,有無數種可能——
它可觸可感。“祁陽是一塊革命的熱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開展武裝斗爭,建立革命政權,點燃了革命的一支火苗……”在湖南省祁陽市潘市紅軍學校紅軍歷史紀念館里,思政老師楊鑫苑正用生動的語言與甜美的歌聲,為孩子們呈現一堂可觸、可感的思政課。
它“潤物細無聲”。“五(1)班鄧奕揚在食堂拾到一個碗。”“六(1)班劉佩艷借款1 元購買筆芯。”誠信樹上,便利貼如同樹葉一般,隨風搖曳。祁陽市下馬渡鎮中心小學將思政課融入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在誠信書吧、誠信小屋、開放式體育用品柜借用圖書、購買學習用品、體育器材全憑“誠信”,完全由學生自借自還。讓誠信成為學校的主流文化,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誠信,內化于心。
它融入人文山水間。7 月7 日,正值小暑,“陶鑄故里溢書香紅色基因代代傳”讀書會在祁陽潘市鎮成功舉辦,活動開展了讀紅色書籍、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體驗“紅軍餐”、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系列紅色活動,500 余名師生群眾現場接受紅色洗禮,感受紅色精神以及人文氣息。
將課堂搬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生產車間、山水之間、田間地頭,讓思政課真正走進生活。近年來,祁陽市各中小學每周安排2 課時以上用于學生社會實踐,學生社會實踐參與率達到100%;常態化開展“愛·悅·讀”二十四節氣主題讀書活動,直接參與師生、家長超60 萬人次;一批“最美10 后”“小雷鋒”“新時代好少年”不斷涌現,廣大學生“好學”“樂學”內生動力得到充分激發,899 名學生獲評思政“學習之星”。
此外,祁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33 個市級領導到聯系學校上“思政大課”,讓思政課變得更加豐富而具體。
將思政課從“單曲播放”變成“全輯播放”
借助媒體力量,全媒體傳播;調動社會資源,開門辦思政課,爆款理論宣講節目《理想永州·思政課·祁陽》順勢而生而紅,其中第八課:人民至上·中學版視頻一經發布,便收獲了瀏覽量2281萬,全市掀起一股“思政潮”。視頻由祁陽市浯溪二中教師蔣杰擔任主講人。
“我既驚喜又欣喜。如此之高的點擊量讓我驚喜,能夠獲得大家的關注,并成為文化的傳播者,讓我欣喜。”蔣杰告訴記者,視頻拍攝之所以選擇浯溪碑林、陶鑄紀念館、陶鑄銅像廣場等地,是希望通過視頻能夠帶動更多孩子了解祁陽紅色文化,在“身臨其境”中感悟黨的初心使命。
憑借豐富的科教資源,祁陽市還從搭建平臺、培養師資等方面入手,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手拉手”共建“大思政課”。
組建涵蓋教研員26 人、名師130 人的市思政課大聯盟和6 個市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組建好“大思政課”市、鎮、校三級教研平臺,深化跨區域、跨學校教研;組建“暖陽網絡聯校”,僅今年3 月,祁陽市龍山街道民生小學等11 所網絡特色名校就與對接的26 所薄弱學校,開展網絡直播、騰訊會議評課等思政課分享交流活動近100 次。近年來,全市共創建思政教育樣板學校15 所。
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分級+分批”“線上+線下”的方式,按照“理論”“實操”“研發”三個層面,全面推進中小學校思政課教師培訓。全市教育系統成立思政課教師“青藍工程”師徒小組450 余個,35 個名師工作室吸納成員近800 人,培育永州市學科帶頭人、名師等165 人。2023 年永州市道德與法治“大中小一體化”同課異構初中、小學組第一名均花落祁陽。
“思政課要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必須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用好用活祁陽本土資源,把思政課辦成宣傳祁陽的窗口,辦成凝心聚力推動祁陽高質量發展的平臺。”祁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恩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