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何永成 林滿仔 田如瑞

全縣4 萬余名中小學生人均發放一本國學經典書籍;全縣112 個村擁有“閱讀小屋”,閱讀延伸到“家門口”;各校每月至少舉辦一次國學經典分享會,已累計開展2000 余次……
近年來,江永縣堅持把閱讀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作為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工程”來抓,旨在培養文雅學生,塑造儒雅教師,打造高雅學校。10 月初,記者走進江永縣內各校,感受著金秋的風吹動書香,盈滿校園。
近日,一場《雷鋒的故事》整本書閱讀示范課活動在江永縣第一小學報告廳舉行,骨干教師毛秀娟和張懷麗帶領學生們將雷鋒名言娓娓道來,并一同進入書里,在寓教于樂中感悟雷鋒精神。
從童話故事到經典名著,從好詞佳句欣賞到整本書細致閱讀,百年老校江永一小緊緊圍繞“讓閱讀成為習慣”的宗旨,積極踐行兒童閱讀大行動,持續深耕閱讀教育已有十年。
“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步啟智、明禮,繼而變得陽光、開朗;老師們也通過閱讀變得氣韻非凡。”校長李陽告訴記者,學校開展閱讀教育起步早、投入大、參與老師多、受益學生群體廣,閱讀已經成為師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僅在校內深耕,江永一小還通過兒童閱讀相關課題研究,將相關研究成果“傳授”給了全縣農村教師,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從2018 年起,我們開始了長達5 年的艱辛探索,逐步構建起以‘小學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結合為特征的高效閱讀課堂。”《小學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結合策略研究》課題組組長、副校長盧燕雯說。
2019 年,國培計劃江永縣小學語文鄉村教師A509 研修班開班,團隊輔導和上示范課等任務均由該課題組成員承擔,50 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兩年時間內快速成長,成果豐碩。
“功夫在課外,閱讀與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是有正向關系的。”進入研修班學習之前,上江圩中心小學語文教師蔣滿玲曾苦于學生閱讀習慣差、能讀到的課外書少,“淺薄的積累也影響著孩子們的溝通表達能力,他們日常講的全是‘大白話。”
結束學習后,蔣滿玲在班上建立了班級圖書角,藏書近百本。她號召孩子們堅持讀完一本書再換下一本,還會在課前五分鐘讓全班學生輪流上臺講故事。“如今,膽怯和不自信再也不是我們班這群留守兒童的標簽了,閱讀讓他們閃閃發光。”蔣滿玲自豪地說。
受蔣滿玲的影響,學校語文教研組的其他老師也開始積極行動推廣閱讀。何蘭婷找到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好辦法,她給班里每位學生都發了一張閱讀計劃卡,記錄自己讀過的書目、好詞好句以及讀后感。
三個月后,不愿動筆寫字、上課就睡覺的學生劉清宇(化名)有了改觀,甚至還會主動問老師要新的課外書閱讀,而閱讀積分兌換來的水彩筆更是令他第一次嘗到學習的甜蜜。
閱讀讓學生受益,教師也同樣“如獲至寶”。盡管建校才兩年時間,但江永縣瀟浦鎮芙蓉學校的教職工在校長李美麗的帶領下,將全員閱讀一以貫之。如今,每周教師例會前,老師們都會輪流進行5 到8 分鐘的閱讀分享;讀后勤記錄的好習慣,更是讓教學故事、工作日記、論文累積成了該校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擔任六年級班主任后,陽雪珊閑下來就會記錄下班級管理心得體會,“以前遇到成績‘沒救了的學生,會急著對他們的未來下定義,可將在校日常細細梳理后,我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比皆是,放下偏見原來如此開朗。”
今年以來,語文教師歐陽紅艷陪伴孩子最常進行的活動便是親子閱讀。“《論語》我已經陪他讀完6 遍,每天讀一章,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都悄悄存在了他的心間。”漸漸地歐陽紅艷發覺,自己的學生會比同齡人注意力更集中,也能更好地理解與表達。
“引導廣大師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將為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健康成長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實現‘以書育人、以書啟智、以書怡情、以書養德的教育目標,為建設‘書香江永打下堅實基礎。”江永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夏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