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婉茹
【摘要】文章對幼兒創意戲劇游戲活動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展開探討,簡述幼兒戲劇游戲的概念,詳細介紹游戲活動的幾大特征及教育意義,從劇本材料、活動道具、演出材料幾大方面出發提出幾點可行教育建議,以進一步提升幼兒思維,設計滿足幼兒需求、貼近幼兒審美觀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創意戲劇游戲;活動材料;開發與應用
幼兒戲劇游戲是一種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的形式,其過程風趣幽默,能快速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而幼兒創意戲劇游戲增添“創意”二字,打破原有活動的局限,更注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感受,游戲過程充滿隨機性與生成性,能更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提升其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顒硬牧鲜情_展游戲的根本,良好的材料是活動的最佳質量保障。筆者將結合多年教育經驗,對幼兒創意戲劇游戲活動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展開分析與探討。
一、幼兒創意戲劇游戲的概念
幼兒戲劇以3~6歲的幼兒為對象,戲劇過程以人物對話為主,幼兒通過表情、肢體動作等詮釋故事內容,對幼兒的演繹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而創意戲劇游戲凸顯“創意”二字,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予幼兒更多的游戲空間。
二、幼兒創意戲劇游戲特征
(一)趣味性與游戲性
創意戲劇游戲是一種有組織且具有藝術性的游戲,整個過程充滿趣味性和游戲性。如在情節的編排上,創意戲劇游戲具有較強的沖突性,而這種沖突性能保證創意戲劇游戲的趣味性,讓幼兒主動參與游戲。而游戲性則體現在幼兒演繹角色和自主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幼兒能在玩中詮釋故事,積累學習經驗[1]。
(二)動作性與口語化
幼兒創意戲劇游戲和傳統的戲劇活動對比,其對語言的要求較低,對幼兒的肢體動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創意戲劇游戲會要求幼兒使用夸張、大幅度的動作展現人物內心的情緒與性格,讓觀眾快速了解人物情緒上的轉變,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語言講述上,創意戲劇游戲的內容更口語化,對幼兒的語言能力要求不高,主要為鮮明、簡單、童趣性的獨白。
(三)豐富性和綜合性
幼兒創意戲劇游戲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可融入詩歌、音樂、舞蹈、木偶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以情境故事、舞臺劇、音樂劇等形式呈現。由此可見,創意戲劇游戲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和綜合性。在當前的幼兒創意戲劇游戲活動中,皮影戲、手偶表演、提線木偶表演是較為常見的表演方式。
三、幼兒創意戲劇游戲的教育意義
(一)提升幼兒動手能力
在幼兒創意戲劇游戲中,道具的準備與材料的開發為幼兒提供了動手操作的契機。在開展創意戲劇游戲時,幼兒需要根據游戲需求動手制作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幼兒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材料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激發幼兒表演潛能
多個實驗與研究證明,大部分幼兒具有極強的表演潛能,幼兒的表演潛能處于待開發的狀態。創意戲劇游戲需要幼兒自主揣摩游戲過程、活動方案,能快速激發幼兒的潛能,讓其投身于表演活動中。除此之外,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將創意戲劇與游戲進行結合,能夠讓幼兒在不斷嘗試和演繹的過程中解放天性,激發表演潛能。
(三)提高幼兒的想象力
在創意戲劇游戲中,幼兒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創意戲劇游戲突出“創意”二字,要求幼兒不斷創新,在游戲中融入更多自己的想法。在幼兒創編劇本、制作材料的過程中,幼兒會產生各種各樣全新的想法,在創編的過程中大膽展開想象,其想象力能夠得到提高。
四、幼兒創意戲劇游戲活動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一)劇本的開發與應用
在幼兒創意戲劇游戲中,劇本的開發與應用是活動的根本。教師和幼兒要共同選擇創意戲劇游戲的劇本,根據故事特點確定游戲內容。
1.繪本故事:故事還原與續編
繪本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學習材料,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創意戲劇游戲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對繪本故事內容進行開發,選擇符合幼兒興趣的故事,激發其表演欲望。
在劇本的選擇和開發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小班幼兒思維發展不夠完善,在游戲中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在創意戲劇游戲劇本的選擇上,教師可讓幼兒進行故事還原,選擇一些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簡單的故事,如《我的幸運一天》《拔蘿卜》《我長大以后》等,讓幼兒在戲劇游戲活動中詮釋角色。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學習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在劇本的選擇上,教師可為其選擇一些開放式結局的故事,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誰咬了我的大餅》《我想贏,也不怕輸》等故事,讓幼兒圍繞開放式結局展開續編,提升幼兒的想象力[2]。
2.寓言故事:故事搜集與探討
寓言故事趣味十足,其風趣的講述方式和鮮明的角色形象,能讓幼兒獲得別樣的情感體驗,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在劇本的開發與應用上,教師可選擇一些篇幅較短、內容簡單、以臺詞和動作為主的寓言故事,如《新龜兔賽跑》,與幼兒共同探討故事內容。教師要利用好創意戲劇游戲的優勢,為幼兒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創意戲劇游戲材料。
3.自主創編:圍繞生活編創劇本
創意戲劇游戲是一種即興的、非表演性的、以過程為主的戲劇形式,是對生活的反映。幼兒園大班幼兒學習能力較強,在活動中能自主學習,規劃學習內容,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大班幼兒對外界環境和社會現象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因此,在劇本的開發與應用上,教師可讓大班幼兒圍繞生活創編劇本,調動幼兒的自主性,提高其游戲欲望。例如,教師可詢問幼兒將來想從事的工作,拋出問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根據自己喜歡的工作創編生活劇本。生活劇本的創編建立在幼兒的經驗基礎上,具有開放性,幼兒會在整合自身生活經驗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感想,能夠取得較好的游戲效果[3]。
(二)活動道具的開發與應用
1.動手創作,幼兒自制戲劇道具
除了劇本的開發,教師還要帶領幼兒對活動道具展開深度開發與挖掘。以創意戲劇游戲“新龜兔賽跑”為例,在活動道具的設計和選擇上,教師先詢問幼兒的想法及意見:“在戲劇游戲中,大家需要什么材料?要做哪些道具?”幼兒大膽進行構思與討論,提出自己需要的道具:“扮演小烏龜需要一個堅硬的烏龜殼!”“我們還需要鋪設一條長長的跑道,可以用紅毯!”“還需要制作小兔子的飾品,可以用扭扭棒!”教師耐心聆聽幼兒的討論,適當進行補充與記錄,并對幼兒說:“老師記錄下了小朋友們提到的材料,但是游戲材料班級中還沒有,需要大家一起去收集。”幼兒紛紛提出建議:“我們可以去問問隔壁班的小朋友們有沒有材料!”“還可以回家收集一些素材!”“還可以在戶外找一找!”教師和幼兒一起制訂了材料收集方案,推動游戲的有序進行。
2.家園協同,家長幫忙制作道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痹陂_展創意戲劇游戲時,教師要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采用家園協同的方式,讓幼兒的家長參與到游戲中,為幼兒提供更豐富的材料,幫助幼兒制作活動道具,提升幼兒創意戲劇游戲質量。在活動材料的開發與應用上,幼兒可能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低結構性材料,如快遞盒、泡沫箱、塑料瓶、硬紙板、KT板等,這些材料既能制作服裝,又能用來布置場景。教師可讓家長參與幼兒創意戲劇游戲,與幼兒一起開發材料,幫助幼兒收集材料并制作道具,激發幼兒更多的創意,從而提升游戲效果。
(三)戲劇演出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戲劇游戲的展現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要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合理利用各種游戲材料,融合故事內容的特性,選擇戲劇演繹形式,在游戲中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的發展[4]。
1.木偶劇
面對能力較強的中班和大班幼兒,教師可以木偶劇的形式讓幼兒開展創意戲劇游戲。木偶劇要求幼兒操控木偶來表演故事內容,是一種獨特的戲劇形式,其以玩具為基礎,將游戲和戲劇有效融合,演出方式充滿趣味,受到幼兒的喜愛。在材料的開發與應用上,教師可讓幼兒制作布袋木偶、杖頭木偶或提線木偶。其中,布袋木偶的制作較為簡單,剪出不同的人物造型并填充棉芯即可,幼兒操作起來比較輕松,對材料、技巧的要求較低。而杖頭木偶的制作比較復雜,且其體形較大,對幼兒的動手創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可與幼兒一起制作。提線木偶的制作難度較大,需要對木偶的各個關節進行加工,操作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幫助幼兒完成關節處的提線制作部分,讓幼兒嘗試用材料完成其他部分。
2.皮影戲
皮影戲是我國獨特的民間藝術,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是用紙板制作人物剪影,利用光影進行表演的藝術形式。在材料的開發和應用上,教師可讓幼兒根據人物形象制作道具。以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為例,在該劇本中,教師可引導幼兒用硬紙板剪出小豬、小鳥、兔子、狐貍、鱷魚、河馬等角色,并根據劇情的發展,制作幾張被咬程度不同的大餅。在活動道具準備完畢后,教師可引導幼兒使用窗簾、手電筒、透明紙板、紗幔等道具,用手電筒在紙板后打光,搭建一個小型的皮影戲舞臺,以皮影戲的形式開展創意戲劇游戲,讓幼兒在創意戲劇游戲中積累學習經驗。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幼兒創意戲劇游戲活動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展開了簡要探討。創意戲劇游戲中使用的材料豐富,對劇本、活動道具的選擇、表演形式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幼兒教師要立足于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創意戲劇游戲,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游戲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意,發揮不同材料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丹.依據繪本開展幼兒戲劇游戲的策略研究:以《水果博覽會前夜的榴蓮》為例[J].讀與寫:下旬,2021(12):334,338.
[2]陸珠.幼兒園創意戲劇游戲實踐[J].教育,2021(21):95-96.
[3]盧小瑩.幼兒教育中創意戲劇游戲的環境創設策略[J].黑河教育,2021(11):47-48.
[4]唐瑞,何荷.創意戲劇游戲中發揮幼兒主體性的若干思考[J].家教世界·現代幼教,202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