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越
(濱州市新聞傳媒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電視新聞傳播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人們日常獲取新聞的需求,移動設備已經非常普及,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傳播需要不斷完善,才可以提高傳播效果。
全媒體時代代表著當下媒體傳播形式和方法變得更加多元化,其中包括廣播電視、雜志、報紙、音響、電影、網絡等途徑,傳播方式涵蓋了視聽、觸覺等,刺激人們的全部感官,增強每一位受眾的情感體驗。針對傳播新聞內容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媒體形式,向受眾傳播新聞內容,實現全覆蓋的傳播效果。全媒體傳播具有多媒體、多平臺、多渠道等特點,實現對傳統媒體傳播形式的重新架構。受眾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獲取自己想要的新聞資訊內容,在全媒體時代下傳播新聞內容時,展現出交互聯動、動靜結合、及時傳輸、全時在線等特點。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移動設備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必備品,人們可以利用移動設備在互聯網上沖浪。在移動設備普及的基礎上,誕生出了短視頻平臺,具有代表性的平臺有抖音、快手等,受到群眾的廣泛歡迎。電視新聞為了提升信息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也開始向短視頻平臺發展。對當下短視頻平臺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以旅游、美食、購物等內容為主。一些電視新聞頻道已經認識到短視頻成為當下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開始將新聞信息內容以短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廣大群眾,新聞內容向群眾展現的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在短視頻渠道下,可以實現新聞內容快速傳播,提高了新聞內容的傳播速度。短視頻平臺和電視新聞節目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利用短視頻平臺,可以實現新聞信息數字化傳播,在新聞內容傳播的過程當中,具有明顯的交互形式和新穎性。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將電視新聞內容傳播給群眾,新聞內容的傳播不再是單向化,而具有雙向性和多向性的效果。
利用各種短視頻平臺向群眾傳播新聞信息,可以展現出互動性和即時性。當下,群眾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可以支配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工作。利用短視頻平臺傳播,由于信息內容可以滿足較多群眾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新聞內容的需求,短視頻平臺對新聞信息的傳播不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向群眾傳播具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內容,群眾還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雙向互動交流的效果。通過短視頻平臺,群眾可以利用搜索渠道,自主篩選自己喜歡的新聞內容,有效實現電視新聞資訊的共享效果。每一個群眾的興趣愛好及關注新聞信息的方向都是不相同的,可以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推送相關的新聞內容,便于群眾瀏覽新聞,實現新聞傳播的服務性和共享性。這樣的新聞傳播方式既能夠滿足群眾對新事物的獵奇心,還能夠有效放松群眾的身心,使群眾感到生活的樂趣。
短視頻新聞信息傳播具有即時性和互動性的特點,符合當代大眾的社會生活習慣。短視頻新聞信息傳播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融合和包容更多的信息,還可以按照新聞的不同時刻,及時制作、快速傳播短視頻新聞內容,并且可以通過評論、轉發和收藏,與更多的受眾互動。所以通過短視頻化的即時性傳播和在線互動交流,可以讓受眾實現碎片化和實時化獲取信息的需要,從而能夠在單位時間內,為網友們提供更多的短視頻新聞內容和感興趣的新聞話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新聞節目開始擁抱移動平臺和短視頻平臺,將電視新聞節目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展現出來,制作出短小精悍的短視頻內容,將電視新聞節目的重點濃縮出來,群眾只需要花費少量的時間,就可以了解重要的新聞信息。但是在新聞傳播的過程當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線互動性存在嚴重滯后性,這些也降低了新聞傳播者和群眾的互動性。還有一些電視臺在制作新聞內容時,還以傳統電視節目的形式為主導,導致上傳到短視頻平臺的新聞內容不夠系統,缺少全面性和互動性,也很少及時跟蹤報道相關事件,沒有發揮出短視頻平臺的價值[1]。
電視新聞節目傳播形式和短視頻新聞傳播形式有著很大的區別,網絡化和短視頻化的發展方向,對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制作人員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他們了解不同短視頻平臺群眾的喜好,以及短視頻平臺展現新聞內容的形式。對短視頻進行字面意義分析可以看出,被稱為短視頻就需要具有時間短的特點。這非常考驗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人員的新聞編輯能力和視頻制作能力。分析現階段電視新聞節目上傳的短視頻內容,可以看出這些短視頻內容質量需要提升。例如,經常出現內容主題不明確、新聞時間過長、主持人表達能力不足等問題,這直接影響了電視新聞在短視頻平臺傳播的效果,需要提高短視頻制作的整體質量。
電視新聞頻道的新聞播報方式相對比較固定,電視新聞信息內容主要是編輯人員篩選,導致一些新聞內容并不符合當下群眾的真實需求,群眾對這些新聞的關注度也有所降低。短視頻平臺當中有多種多樣的信息內容,和傳統電視新聞有很大的區別。短視頻平臺的內容非常豐富,而電視新聞內容相對比較局限,不能夠發揮出電視新聞的服務功能。電視新聞節目在短視頻平臺上播放相關新聞時,很少會根據新聞的內容進行分類,降低了群眾對新聞內容獲取的效率[2]。
網絡的發展給傳統的電視新聞生產和傳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是由于互聯網上越來越多的新聞渠道增加了網友們獲取新聞的途徑,大大擠壓了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空間;二是由于其定位不明確,缺乏特色,自身受到了較多轉載和廣泛傳播。尤其是與央視新聞這樣的權威新聞媒體相比,在制作和傳播短視頻的過程中,一些電視臺多是搜集和使用互聯網上的現有新聞資源,只是簡單轉發和制作,并不是獨家性的新聞采訪,也不是一個專門的領域和分類的新聞制作和傳播。因而,大部分的內容由于其高度重復的特點,極易被互聯網上的新聞檢索過濾或埋沒,導致其無法獲得足夠的曝光率與知名度。
在全媒體時代下,想要促進電視新聞平臺短視頻的傳播和發展,就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新聞短視頻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直接影響到電視新聞短視頻的整體制作質量,因此需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確保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及可行性。一部分電視臺新聞節目還沒有設立短視頻運營部門,制作出的短視頻內容主要由采編人員剪輯,非常考驗采編人員的剪輯能力和新聞編輯能力,這樣增加了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量,導致新聞短視頻質量有所下降。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所提升,開展新聞短視頻制作的積極性也會隨之降低。將質量較低的新聞短視頻上傳到短視頻平臺,導致短視頻的播放量很難提高,無法發揮出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價值。
在短視頻平臺注冊新聞短視頻賬號,需要擴大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增加粉絲數量。完善的短視頻管理制度會直接影響到短視頻傳播的效果,為此需要設立單獨的短視頻運營部門,還需要聘請專業的短視頻制作團隊開展短視頻制作。充分了解不同短視頻平臺的運行規則和短視頻平臺的受眾群體,根據短視頻平臺的特點來制作不同的新聞內容,確保新聞內容符合該平臺的用戶。在制作短視頻新聞內容時,要遵守簡潔的特點,提煉出重要的信息作為短視頻的文案,將視頻、音頻有效結合到一起,提高受眾的觀看體驗,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為了調動短視頻制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可以制定獎懲機制,對表現比較好的人員給予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獎勵,對工作態度消極或者出現錯誤的人員需要懲罰,讓每一個短視頻制作人員端正工作態度,發揮自己的價值,提高短視頻制作的質量[3]。
分析傳統電視媒體可以看出,從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相關人員的專業性非常強,有專業的記者和后期編輯人員、策劃人員、新聞播報人員等,將新聞內容很好地展現給觀眾。為了促進電視新聞短視頻傳播的效果,必須要提高短視頻創作人員的專業性,這直接影響到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效果。新聞短視頻制作和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制作存在一定的不同。大部分新聞短視頻創作人員都是從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人員轉崗過來的,他們的短視頻創作能力相對較弱,沒有掌握專業的短視頻創作知識,在短視頻制作過程當中存在不足,直接降低了短視頻的整體質量,制作出的短視頻也很難吸引廣大的群眾。針對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提高短視頻創作人員的專業性,電視臺可以定期開展短視頻制作人員的培訓學習活動。在培訓的過程當中,掌握先進的短視頻創作方法和技巧,學習如何凸顯新聞主題。掌握短視頻剪輯方式,吸引群眾目光,做好短視頻新聞拍攝,籌劃制作,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向群眾展現新聞內容,凸顯新聞主題,并持續跟蹤報道。在培訓結束以后,還需要考核短視頻創作人員,根據不同短視頻的運營情況,其中包括粉絲數量、受眾群體的互動積極性,不斷嘗試新的剪輯方法和創作思路,讓每一位新聞短視頻創作人員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利用空余時間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4]。
短視頻越來越受群眾喜愛,短視頻的影響力也隨之提升。電視新聞信息通過短視頻平臺傳播時,需要做好短視頻制作主題的選擇。短視頻的主題直接會影響到短視頻的內容和輿論導向,要根據短視頻的主題制作相關文案,確保電視新聞短視頻傳播具有正能量,以積極向上的新聞內容發揮出新聞傳播的價值與影響力。另外,還可以向群眾傳播黨的相關政策,讓群眾了解當下的發展方向。可以選擇與群眾日常生活相關的短視頻主題,幫助群眾解決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多和群眾互動,提高群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認可度[5]。
專欄性質短視頻節目和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是將具有較大影響力和信息量較大的新聞事件制作成專欄,單獨播報。這些新聞內容相對較長,可以制作成專欄節目,通過分批次的方式呈現新聞內容,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了解新聞的發展情況,全面跟蹤新聞事件的走向,滿足群眾對新聞實踐的獲取需求。短視頻主要滿足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新聞的需求,因此要控制好短視頻的時長,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出具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對于復雜的新聞事件,是無法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向群眾展現的,壓縮新聞時長會直接影響到新聞事件的完整性,通過專欄的形式完全可以改變這些問題,持續追蹤報道新聞事件,發揮節目的價值。新聞內容相對比較廣泛,可以根據新聞的類型劃分專欄內容,比如開辟三農、體育、服務、教育、反詐等專欄。不同的專欄展現的內容不相同,可以滿足不同群眾的興趣愛好,對新聞內容的展現要遵循精簡真實的原則,不能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將最真實的新聞事件以短視頻的方式呈現給群眾,發揮新聞的輿論引導價值,實現對群眾的縱向引導作用[6]。
在全媒體時代下,傳統電視新聞朝著網絡化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和方向。電視新聞節目朝著短視頻化發展時,需要展現出交互化和資源共享化等特點,這樣才能夠在短視頻平臺當中提高群眾的關注度及瀏覽量,科學設置新聞標題,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新聞內容,增加新聞評論和交互模塊。了解群眾對新聞事件的看法與觀點,還需要增加新聞搜索和服務功能,有效促進電視新聞短視頻資源的共享效果,擴大傳播范圍。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發展,現在已經進入到互聯網信息時代,傳統的電視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阻礙了新聞傳播的效果。當前,人們的空余時間越來越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只能抽出少部分時間獲取新聞內容,短視頻平臺隨之誕生,也備受人們喜愛。為了促進電視新聞信息的影響力,在短視頻平臺開展電視新聞信息傳播是當下發展的方向。要確保新聞內容貼近生活,增加新聞傳播的資源共享功能及服務功能,實現有效交互,展現新聞的及時性,這樣才能夠贏得更多受眾的認可,提高群眾的關注度,發揮新聞的正向輿論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