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南沙區橫瀝鎮中心幼兒園 周 丹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在教師評價方面提出“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強化一線學生工作”等方面的評價,切中幼兒園教師評價的主脈,對于引導鄉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激發鄉村幼兒園教師成長內生力具有非常鮮明的指導意義。
橫瀝鎮中心幼兒園地處鄉村,交通、經濟、文化、生活、信息等方面與中心城區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幼兒家長的素質與中心城區差距明顯,教師的自主發展性欲望不強,發展內生力不足,甚至有“躺平”思想。調研顯示,鄉村幼兒園教師評價普遍存在重教學輕育人、重結果輕過程、重資歷輕貢獻等現象。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園立足幼兒園實際,努力嘗試以物質(制度)與精神(文化)相結合的方式,探索有利于鄉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機制,激發鄉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生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近年來,我園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聘用機制。一是打破學歷壁壘。給予不同學歷、不同專業的求職者同等的面試機會。二是摒棄“本地人優先”觀念。三是根據崗位要求確定面試形式。目前,我園招聘的多名優秀教師成為了中堅力量。
為科學合理制定崗位職責,激發教職工對崗位的認同感和做好本職工作的內驅力,我們首先采取“自定”+“他定”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崗位職責;其次,堅持因崗用人和人崗相適的原則;第三,實施“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崗位動態管理,有效激發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生力。
為了實現教師績效考核和職稱評聘“評時不爭平時爭”的良好氛圍。一是完善薪酬制度。堅持以崗定薪、按勞付酬、優勞優酬的原則,獎金、績效根據崗位、貢獻、考核情況拉開距離,真正體現“優勞優酬”。
二是完善考核制度。我園建立了“3433”考核制度,即試用期考核、年度考核、聘任考核三位一體,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每學期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分為自評、他評、考核小組評三個評價主體;有學期述職報告、崗位技能展示、教學環境創設三種考核方式,對教師的專業素質進行綜合考核。
三是完善職稱評聘考核制度。我們在評價導向上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多角度評價原則、成果質量優先原則;在實際操作中,將職稱評聘制度和考核制度相結合,正規流程和特別推薦相結合,激發每一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生力。
鄉村幼兒園教師學習環境較差,學習動力不強,我們積極為教師開拓學習渠道,多途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一是公費開通繼續教育學習賬號,拓展教師線上學習資源;二是組織多場“閱讀悅美”讀書打卡活動和三閱讀書會活動,強化“終身學習”的觀念;三是研訓一體化,堅持內培和外培相結合,專家進園和跟崗學習相結合;四是搭建成長舞臺,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園內各種比賽和區、市舉辦的各種活動。五是借力名園長工作室研修平臺,用工作室人才培養基地進一步孵化種子教師。
為了使教師專業發展評價制度更加全面、科學、系統,經過反復實踐,形成了一系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制度(如教師基本素質評價、教師教學過程評價、教師觀察游戲能力評價等),通過自我評價、同事互評、家長評價、領導小組評價,營造“領導重視教學,制度傾斜教學,教師潛心教學”的氛圍,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改,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借助各類教研活動與教師對話,引導教師追問“我為什么做幼兒教師?幼兒需要什么樣的教師?我想成為怎樣的幼兒教師?”啟發教師深度思考,讓教師看到自己當前的工作狀態,明晰內心的職業追求,明確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把專業發展變成“自己的期待”,通過對話也促使評價指標更合理、更科學、更精準,更能被教師認同和接受。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從2020 年開始,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教師表彰制度:每星期升國旗活動表彰“美慧教師”;每學期末表彰“優秀教工”;每年教師節表彰“優秀教師”。讓教師在表彰和肯定評價中獲得職業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我們堅信有溫度、有追求的教師才能做好教育。因此,我們制定了教師活動制度,讓教師在參與各類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和職業幸福感。一是定期開展好書閱讀分享、經典影片欣賞和教育節目觀賞活動,喚醒他們的成長內生力;二是定期組織開展插花、美食制作、手工制作、才藝展示、文藝匯演等各類活動,為教師們提供展示的平臺,豐富教師的生活情趣;三是及時關注教師的需求,盡力幫助外地教師解決衣食住行等問題,讓教師有歸屬感。
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再實踐,我園逐步形成了體系完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制度,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師德師風修養;同時,教師的專業發展成效顯著、幼兒園保教質量穩步提升,我園教師先后獲得了省級榮譽5 項,市級榮譽7 項,區級榮譽8 項,鎮級榮譽3 項,幼兒園先后獲得省級榮譽2 項,市級榮譽4 項,努力朝著氣質、優質、品質園所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