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發揮好小學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發展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基于此,筆者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教學為例,圍繞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探討單元學習任務群構建與實施的策略。
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單元學習任務群作為一種以生為本的語文教學模式,通過構建學習任務群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提升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例如,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包括《文言文二則》《京劇趣談》《月光曲》,還包括口語交際的內容“聊聊書法”以及習作內容“我的拿手好戲”,從閱讀內容、口語交際內容及習作內容來看,每一個板塊的主題都與“藝術”相關,教師可以將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明確為“藝術之美”。綜合本單元的各個板塊的教學內容及單元教學主題,教師考慮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要,可以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其一,通過對本單元各個板塊教學內容的整體學習與梳理,達到對藝術之美的深度感知。其二,通過開展想象與聯想,進一步體會藝術之美。其三,通過具體的情境互動與資料的閱讀,對藝術之美進行創意表達,提升創造美的能力。
在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學習任務群構建過程中,教師明確了學習目標,也就是要求學生在單元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藝術有所了解,能夠具備品味藝術、感知藝術、欣賞藝術的能力和素養,同時在對藝術產生熱愛的前提下完成對藝術的創意表達。本單元的具體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為了順利完成單元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為學生構建相應的任務情境,在任務情境的驅動下,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對藝術美的感知、體會與創意表達。
例如,結合“品藝術,做知音”這一單元學習總任務的要求,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教師在創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群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建如下任務情境:其一,“開啟藝術之旅”任務情境,主要是給學生提供多篇有關藝術的優質文章,讓學生通過多篇美文聯讀的形式來打開藝術的大門,走進藝術的世界,近距離接觸藝術,與藝術互動,拉近藝術與學生的距離,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采用列提綱、繪制表格及繪制思維導圖等方式,對每一篇課文的內容進行整理,整體感知藝術美,提升閱讀能力。其二,構建“聆聽音樂之美”的任務情境,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月光曲》的閱讀教學需求,給學生播放相應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感知音樂藝術的美。此外,結合其他的課文內容,教師可以構建不同的任務情境,將學生導入不同類型的藝術世界中,感知不同類型藝術的魅力。其三,構建“寫拿手好戲”“我為家鄉藝術代言”等任務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通過口語表達的形式將家鄉的藝術之美表達出來。
教師結合學生的素養發展需求,在構建單元學習任務群的過程中,從課前預習、課上研習以及課后延學等三個方面創建學習任務單,實現學習任務的詳細劃分,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提升學習效率提供幫助。
其一,課前預習單。課前預習單主要是輔助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任務和預習目標,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以課文閱讀的課前預習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預習單:1.初讀課文。對本單元的課文內容進行自主閱讀,概括各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2.字詞突破。對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進行圈畫,并通過有效的方法準確理解字詞含義。3.內容理解。結合單元首頁內容,明確閱讀的主題和方向,準確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其二,課上研習單。課上研習單主要是幫助學生構建學習支架,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與對課文內容的深度理解。比如,在《月光曲》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貝多芬給盲姑娘彈琴的原因及貝多芬此時的心理動態,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學習小貼士”,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將自己想象成正在給盲姑娘彈琴的貝多芬,結合課文內容感知貝多芬的心情變化,通過小組合作、自主理解等方式,將內心的情緒變化與感受填到研習單上,提升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
其三,課后延學單。課后延學單是為學生的課后學習與知識拓展服務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只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對學生的課后延學進行指導,制作課后延學單,結合課上所講內容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將書本藝術向學生生活中的藝術延伸,擴寬學生的視野與知識面,使學生能夠從感知音樂藝術、戲劇藝術、書畫藝術,延伸到感知歌舞藝術、文學藝術、建筑藝術,等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綜上所述,單元學習任務群的構建是促進語文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舉措,教師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對單元學習任務群的學習目標、任務情境及具體學習任務單進行科學合理的構建,確保單元學習任務群教學得以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