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民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傳承和創新優秀的德育文化?如何基于理論和實踐建立一套科學、系統和有效的德育文化體系?這些都是當代德育研究和實踐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目前國內外關于德育文化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因此,有必要從文化視角出發,對當代德育創新與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為德育理論和實踐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
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文化論》一書,是作者基于長期從事德育研究和實踐的經驗與成果,結合馬克思主義關于德育文化的理論指導,對德育文化的概念、功能和性質,以及德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與創新進行的系統闡述。總體而言,本書對于當代德育創新與發展研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借鑒價值:
第一,本書從文化視角揭示了德育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德育文化與德育實踐的關系。本書指出,德育文化是人類社會在德育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它包括德育觀念、德育價值、德育規范、德育載體等要素。它既是德育實踐的源泉和動力,又是德育實踐的結果和反饋,這為理解和把握德育文化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第二,本書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全面分析了中國傳統德育文化和西方現代德育文化的特點,及德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變化。本書指出,中國傳統德育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強調人性之善、仁愛之心等價值觀,形成了一種以人為本、以和為貴、以教為先的德育模式。西方現代德育文化以啟蒙思想為基礎,強調個性之自由、理性之光、權利之平等、法治之正義等價值觀,形成了一種以民主為原則,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制為保障的德育模式。中國傳統德育文化和西方現代德育文化各有優點和不足,都需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創新和發展,以適應新的時代變化和社會需求。
第三,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討了如何構建一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具有國際視野的德育文化體系。書中提出,要基于馬克思主義關于德育、文化和德育文化的理論指導,綜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價值哲學等方法,在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借鑒西方優秀文化成果,既注重民族特色,又兼顧國際視野;既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尊重多元文化共存的原則;既強調理論創新,又重視實踐效果的德育文化體系。本書不僅從理論上闡述了這一體系的基本內容和構建原則,還從實踐的角度舉例說明了這一體系在各個層次和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和實施方法。
《德育文化論》不僅系統闡述了德育文化的概念、功能和性質,還探討了如何構建一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具有國際視野的德育文化體系,對于提高我國德育理論水平,豐富我國德育文化資源,指導德育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因此,本書堪稱是一部德育文化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經典,為當代德育創新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啟示。
(西安科技大學白生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