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致洋,程 俊,章志紅,朱小康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
“訂單式”培養模式是指高校依據專業特點和企業需求,聯合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和設備等優勢資源全方位參與人才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到合作企業就業的人才培養方式,是產教融合的一種常見模式。2019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 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要健全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結構動態調整機制,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服務創新鏈的學科專業體系。而目前我國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醫學檢驗是現代科學實驗技術與生物醫學滲透結合的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醫學類應用技術學科,隨著國內外醫學檢驗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設備、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試劑的不斷涌現,檢驗項目的不斷增多,使傳統的醫學檢驗專業人才教育更容易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脫節[1-2]。為培養合格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國內多所醫學院校已開展形式多樣的校企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3-5]。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以下簡稱“學校”)與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企業”)于2017 年開展“訂單式”培養合作,成立訂單班。本研究通過對學校2018—2021 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訂單班與普通班的培養過程進行比較分析,探討“訂單式” 培養模式對醫學檢驗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的影響,為醫學檢驗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本研究共納入學校2018—2021 屆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265 人,其中男生63 人(占23.77%),女生202 人(占76.23%)。根據學生簽約情況,將納入研究的學生分為訂單班和普通班兩組,訂單班62 人(男22 人,占35.48%;女40 人、占64.52%),普通班203 人(男41 人,占20.20%;女162 人,占79.80%),訂單班男生占比高于普通班(χ2=6.125,P=0.013)。訂單班學生平均年齡(18.87±0.83)歲,普通班學生平均年齡(18.86±0.86)歲,兩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53,P=0.958)。在生源結構方面,訂單班有22 人來自城鎮(占35.48%),普通班有76 人來自城鎮(占37.44%),生源結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78,P=0.078)。
1.2.1 培養模式 在學生自愿申請的基礎上,于大學第2 學期結束后,由企業面試來確定訂單班成員,其余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作為普通班成員。訂單班學生第3 學年統一到合作企業進行專業實習,畢業后直接到合作企業就業。合作企業承擔第2、第3 學年的學雜費(每生約6 000 元/學年)。
1.2.2 課程設置 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雙方共同研討和制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方案,緊緊圍繞第三方檢驗一線工作實際,調整專業課程實驗實踐課時的比重。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訂單班在普通班課程的基礎上增加6門醫學檢驗專業特色課程。
1.2.3 實驗室建設 根據培養目標,雙方共同建設醫學檢驗實驗室,企業贊助價值500 萬元的一線醫學檢驗實驗設備,淘汰原有陳舊實驗設備,全面提升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硬件水平,使學校內可開展的醫學檢驗實驗項目得到大幅擴展,能充分滿足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驗教學需求,為培養應用型醫學檢驗專門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1.2.4 師資隊伍 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扎實理論基礎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承擔教學工作。企業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前,先由學校進行崗前培訓,提升其教學能力。學校專任教師定期到企業參與實踐鍛煉,充分了解醫學檢驗專業一線需求。
1.3.1 專業課成績 對比訂單班和普通班的臨床檢驗儀器學、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和血液學檢驗等專業課程成績,評價在專業實習前“訂單式”培養模式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理論實驗教學的影響。
1.3.2 畢業考評成績 選擇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和血液學檢驗作為畢業考理論考試內容,并進行實踐操作技能考核,對比訂單班和普通班成績差異,評價在實習結束后“訂單式”培養模式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效果的影響。
1.3.3 一次性就業率 一次性就業率為截止到學生畢業當年7月底就業和升學人員占畢業人數的比例;對比訂單班和普通班的一次性就業率,評價“訂單式”培養模式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的影響。
采用Excel 2010 和SPSS 22.0 收集和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無序分類變量比較采用Pearson χ2檢驗。以上檢驗均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方案,共同建設醫學檢驗實驗室,提升學校實驗教學軟件及硬件水平,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實驗課時占比從原來的33.33%提升到48.28%,提升了14.95%。訂單班在普通班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崗位所需,增加6 門醫學檢驗專業特色課程,詳見表1。
表1 訂單班新增專業特色課程情況Table 1 Newly adde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courses in order based classes
在實習前,對比訂單班和普通班臨床檢驗儀器學、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和血液學檢驗等主要專業課程的成績,發現訂單班臨床檢驗儀器學、免疫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和血液學檢驗成績均高于普通班(P<0.05),而訂單班與普通班的微生物學檢驗與寄生蟲學檢驗成績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訂單班與普通班主要專業課程成績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rofessional main course scores between order based class and ordinary class(±s,score)
表2 訂單班與普通班主要專業課程成績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rofessional main course scores between order based class and ordinary class(±s,score)
分組臨床檢驗儀器學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血液學檢驗訂單班普通班t P 76.92±7.03 71.88±7.50 7.705 0.001 88.47±8.56 86.43±10.04 1.443 0.150 68.35±8.07 68.72±6.62-0.365 0.716免疫學檢驗80.47±7.65 77.62±7.68 2.557 0.011生物化學檢驗82.79±6.43 79.14±6.95 3.677 0.001 80.52±8.30 76.32±7.97 3.598 0.001
在實習結束后,對比訂單班和普通班畢業考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成績,畢業考理論考核范圍覆蓋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與血液學檢驗3 門專業主干課程,技能考核內容覆蓋該專業常見技能操作項目。對比發現,3 門專業主干課程的理論成績均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而在實踐操作技能考核環節,訂單班平均成績優于普通班(t=2.970,P=0.003),詳見表3。
表3 訂單班與普通班畢業考試成績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graduation exam scores between order based class and ordinary class(±s,score)
表3 訂單班與普通班畢業考試成績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graduation exam scores between order based class and ordinary class(±s,score)
分組 微生物學檢驗83.58±7.61 84.57±6.69-0.987 0.325生物化學檢驗 技能操作86.44±6.31 83.76±6.18 2.970 0.003血液學檢驗訂單班普通班t P 89.18±4.87 89.13±5.82 0.055 0.957 88.89±7.57 88.04±7.93 0.740 0.460
截止到畢業當年7 月底,2018—2021 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一次性就業率為97.74%(259/265),其中訂單班一次性就業率為100.00%(62/62),普通班一次性就業率為97.04%(197/203),訂單班與普通班一次性就業率無明顯差異(χ2=0.777,P=0.378)。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學科[6]。國內多所院校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當中,均結合企業一線崗位需求,優化了培養方案,提高了實驗實踐教學學時比重[4,7-8]。在“訂單式”培養模式下,結合醫學檢驗一線崗位需求,學校與企業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優化了培養方案,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實驗實踐課時占比從原來的33.33%提升到48.28%,提升了14.95%,有利于提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整體技能操作水平。在普通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訂單班新增了醫學檢驗儀器分析技術及應用、常規生化試劑的臨床應用、實驗診斷學、分子生物學、臨床檢驗質量控制技術基礎和臨床實驗室管理學專業特色課程,介紹醫學檢驗一線開展的常見檢驗知識,提高了訂單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離不開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原有專任教師相對缺乏臨床實踐,導致教學與檢驗一線脫節。在“訂單式”培養模式下,一方面企業選拔具有豐富醫學檢驗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授課,并參與教學研討;另一方面,學校定期選派專任教師到企業參與實踐鍛煉,動態了解醫學檢驗專業一線需求變化,提高專任教師臨床實踐技能水平及教學水平。
研究發現,在專業課程學習成績方面,訂單班臨床檢驗儀器學、免疫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和血液學檢驗成績均高于普通班(P<0.05),可能的原因為:(1)訂單班新增6 門專業特色課程,介紹醫學檢驗一線開展的常見檢驗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訂單班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2)訂單班學生畢業后到合作企業就業,提前關注了企業各項激勵和淘汰政策,使訂單班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晰。畢業考結果表明,訂單班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優于普通班(P<0.05),主要原因為:(1)訂單班學生是專門為合作企業培養的,在實習階段,合作企業實踐教學目標非常明確,且具有更強的責任心來保障培養質量;(2)訂單班學生全部到合作企業實習,各階段有嚴格的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到實習階段后期,考評合格后為帶薪頂崗實習,激勵訂單班學生努力學習專業技能知識。
有調查發現,高職醫學檢驗技術人才主要就業方向為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第三方醫學檢測中心[9-11]。訂單班學生經企業實習期間的培養,畢業前已帶薪頂崗實習,畢業后就可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立即上崗就業。學校2018—2021 屆訂單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高達100.00%。普通班畢業生就業存在不確定性,用人單位需要根據自身崗位需求再次進行崗前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工作。雖然本研究中普通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也高達97.04%,與訂單班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但這可能與近年來第三方檢驗中心的蓬勃發展,導致社會對醫學檢驗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等因素相關。
現代醫學檢驗技術發展迅速,大多數醫學檢驗項目自動化檢測已成日常,而這些自動化儀器價格昂貴、更新換代快,多數學校無法及時更新,導致醫學檢驗實驗教學與臨床一線脫節,許多新檢測項目無法開展[12]。第三方檢驗中心使用的儀器設備先進,檢測范圍大于一般醫院檢驗科室,其剛更替的大型設備能充分滿足學生實驗教學需求。在“訂單式”培養模式下,學校與企業根據培養目標共同搭建實驗教學平臺,在學校現有實驗儀器設備的基礎上,合作企業提供一批醫學檢驗實驗設備,可提升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硬件水平,使學校內可開展的醫學檢驗實驗項目得到擴展,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驗教學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國內第三方檢測中心的快速發展,適合企業崗位需求的醫學檢驗應用型人才相對缺乏,且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崗位特點對招聘的醫學檢驗人才進行崗前培訓,需要消耗大量的經濟和時間成本[13]。“訂單式”培養是根據合作企業量身打造的一種培養模式,訂單班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已充分了解合作企業的崗位需求及企業文化,在畢業實習后期就可以頂崗實習,這樣可以使合作企業既獲得穩定的、契合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又大幅降低了招聘和再培養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綜上所述,“訂單式”培養模式是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優化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了專任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提高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合作企業培養穩定的、契合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使學生、學校和企業實現三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