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源 劉 爽
中藥材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以山東菏澤為例
黃思源劉爽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菏澤274300)
菏澤市種植中藥材的歷史悠久。文章以菏澤市為例,闡述了現階段中藥材種植的基本情況,分析了中藥材種植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提高機械化水平、打造中藥材數字云平臺、制定發展規劃、提高研發隊伍力量等具體對策,以期對今后菏澤市中藥材種植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
鄉村振興;菏澤市;中藥材種植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通過頒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扶持中藥材種植發展,鼓勵中藥材資源開發,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3月頒布的《“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期間我國中藥材種植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含了加強對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道地藥材生產管理等[1],為我國中藥材種植帶來歷史性發展的新機遇。山東菏澤市乘勢而上,依托當地資源,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目前中藥材已作為優勢特色產業列入菏澤市人民政府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責任目標。但現實中仍存在多重影響因素,制約著當地中藥材種植發展。因此,研究菏澤市的中藥材種植的基本情況、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發展對策,具有現實意義。
菏澤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該市位于黃河下游,古今黃河之間的三角地帶內,市轄范圍內大部分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梯度逐漸降低,海拔在68 m~73 m之間,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華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菏澤市水資源儲備豐富,有利于陸運、水運、水利設施建設、工業項目建設、農林牧漁業綜合開發利用。菏澤市管轄2區7縣、1個省級新區,以及16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總面積約為12 238.62 km2[2],可為中藥材種植提供廣闊的土地資源。
截至2023年3月,菏澤市共有2 264家中藥材種植合作社、102個家庭農場,中藥材種植面積已超120萬畝。其中,鄄城縣建成1萬多畝基地用于培育道地藥材,新增1.5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舜王城藥材種植收益理想,每畝地效益高達2萬元,實現1 500萬元年銷量,如今已成為鄉村振興“網紅村”[3]。當前菏澤市內大部分制藥企業自建中藥材生產基地,例如,菏澤市某制藥公司為生產丹紅注射液等品種所需藥材,現已打造3.9萬畝紅花種植基地、4 600畝丹參種植園;菏澤市曹縣某制藥公司專注于金銀花產品研發,目前已建成2萬畝金銀花種植基地;菏澤市東明縣某生物科技公司投資建設1.58萬畝全國規模最大的虎杖種植基地,主營業務年收入超2億元[3]。
當前,菏澤市種植的中藥材品種主要有牡丹、丹參、白芍、白芷、峽三葉半夏、金銀花、天南星、地黃、蒲公英、天麻、靈芝等,如表1所示。

表1 菏澤市種植的中藥材品種
續表1菏澤市種植的中藥材品種

中藥材品種科屬生長習性 白芷傘形科當歸屬喜溫和、濕潤的氣候及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 峽三葉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屬多生長于山坡、溪邊陰濕的草叢中或林下,畏強光,對土壤要求不嚴,對環境有高度的適應性 金銀花忍冬科忍冬屬適應性強,以土層較厚的砂質壤土種植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壩、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 天南星天南星科天南星屬喜水、肥,不耐寒,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 地黃列當科地黃屬常生于海拔50 m~1 100 m的荒山坡、山腳、墻邊、路旁等處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廣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等地 天麻蘭科天麻屬需依靠蜜環菌供應營養,適宜溫度為10 ℃~30 ℃,最適溫度20 ℃~25 ℃,適宜空氣濕度為80%左右 靈芝靈芝科靈芝屬多生長于有散射陽光、樹木較稀疏的地方或者空曠地帶
菏澤市道地藥材種類多,種植歷史悠久,中藥材種植主要以農戶分散、小規模種植為主,種植區域多在農村地區、山區以及遠離城鎮的平原地區,難以實現中藥材規模化種植。中藥材種植各環節大多依靠人工完成,勞動量大、耗時耗力、用工成本高。
山藥是菏澤市重點中藥材種類之一,2008年12月,菏澤市陳集山藥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榮獲2022年度“山東知名品牌”。山藥為根莖類中藥材,當地種植戶仍主要通過人工種植山藥。據相關生產數據統計,山藥苗每畝2 000元左右,每畝需肥料的費用約500元,每畝澆灌用水的費用約800元,每畝人工管理費用1 800元,加上其他費用每畝山藥種植成本約為8 100元[4]。山藥種植主要采取傳統的人工挖溝起壟種植方式,人工挖溝費用高,種植效率低且成本高。部分學者通過分析山藥試驗田的種植數據發現,相較于人工種植,機械化種植可節省約90%的費用[5]。鄆半夏是菏澤市鄆城縣傳統的道地藥材,也屬于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之一。種植半夏,會花費較高的人工費用。目前菏澤市內半夏種植機械化程度較低,導致半夏種植效率偏低。2023年人工采收半夏的成本每畝約為600元,使用農業機械則可將每畝采收成本降低至300元以下[6]。
菏澤市目前尚未建立統一的中藥材數字云平臺,導致種植戶難以及時獲取中藥材種植信息、交易價格等信息資源,部分中藥材供求失衡,價格波動大,給農戶的中藥材選種、培育等帶來困難。中藥材數字云平臺建設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與資金資源。既有資料顯示,菏澤市在這方面的投入不足,可能會導致平臺建設的技術水平不高,功能不完善。
菏澤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雖然逐年擴大,但部分地區種植戶在選種、引種等方面存在明顯的盲目性,造成部分中藥材缺乏道地性。如白芷在經歷4年的價格低谷后,2021年價格上漲至12元/kg~15元/kg,在2022年行情稍有回落,白芷的價格再次上漲至2023年4.25元/kg~28元/kg。受到價格的影響,菏澤市種植戶紛紛承包大面積土地用于種植白芷,種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得白芷種子市場價約為2023年6.25元/kg~28元/kg,并且種子品質難以保障,影響白芷發芽出苗、育苗等。
目前,菏澤市從事中藥材種植研發的機構僅有1家,是山東省唯一的“GAP”認證單位,該研究所專注于半夏、丹參、白術、白芷、白芍、牡丹等中藥材種植技術研究。潤康中藥材研究所現有7名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包含2名中級職稱人員、1名“GAP”認證人員、1名高級職稱人員。從整體來看,中藥材種植研發人員數量較少,隊伍力量薄弱,還需引進、培養更多專業的研發人員,壯大當地中藥材種植研發隊伍力量。
首先,菏澤市政府應制定中藥材發展規劃。應依據當地特色農產品區域規劃的相關要求,以區域特色中藥材為重點,制定菏澤市中藥材規模化發展規劃:一是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明確菏澤市中藥材發展的目標,包括提高產量和品質、培育優勢品種、推動產業升級等。二是開展資源調查和評估。對菏澤市的中藥材資源進行全面的調查和評估,了解資源的分布、品種、數量和質量等情況,有助于確定適宜發展的品種和區域,為制定具體的發展規劃提供依據。其次,為實現中藥材規模化種植,菏澤市各級政府應當鼓勵在各鄉鎮地區成立中藥材種植合作社,支持藥企實行訂單式種植,實行道地藥材種植養殖農業貸財政貼息、種植保險財政承擔50%等的扶持政策,為擴大牡丹、鄆城半夏、白芍等道地藥材種植規模提供政策性支持,打造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形成魯西南道地藥材產業帶。
菏澤市政府還應加大力度引進、鼓勵企業研發專業的中藥材種植農業機械,提高中藥材種植機械化水平,突破傳統中藥材種植方式,利用機械化設備降低用工成本,實現提效增收。一是應當加強技術服務,抽調具有中、高職稱且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組成中藥材機械化種植技術服務隊,技術服務隊在領導班子成員帶領下分片區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二是協調農機經銷商備足中藥材種植機械。菏澤市各級政府需積極協調農機經銷商備足中藥材種植機械,滿足農民購買與使用中藥材種植機械的需求。三是注重示范推廣。積極引導農機大戶以及農機合作社參與創建中藥材種植示范區,通過建立示范區、召開現場會議等方式,全力抓好中藥材機械化種植的示范推廣工作。四是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班。組織農機校、農機技術推廣站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舉辦技術培訓班,詳細介紹中藥材種植機械調試、維護保養與操作技術,詳細演示操作流程,及時解決農民在中藥材機械化種植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以全面提高菏澤市中藥材種植機械化比例。
菏澤市政府應給予中藥材數字云平臺建設工作高度重視,探索政企合作模式,聯合鄄城縣舜王城藥材市場、市域內知名藥企,合力打造中藥材數字云平臺,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及時的、詳細的中藥材種植信息資源,幫助其了解中藥材種植行情、交易情況、種植技術等,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凸顯“互聯網+中藥材種植”的優勢。
為積極引進更多的中藥材研發人員,菏澤市政府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豐富“人才新政”內容,增加財政投入,制定中藥材種植研發人員的專項優惠政策,解決其住房、交通、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問題,加大對高端人才支持力度;加大技能技術人才培育力度,開展“牡丹”學者評選,根據職稱等級給予5 000元~8 000元的一次性獎勵等,匯聚高水平中藥材種植研發團隊,致力于中藥材種植研發工作。為培育更多的中藥材種植研發人員,菏澤市政府還可采取“政府+企業+高校”合作模式,在菏澤市各學院以及省內中醫藥高校開辦中藥材種植專業及相關專業課程,加強學生理論學習,由市內制藥企業為其提供實訓平臺,提高其種植研發能力,培育更多研發人員[7]。
近年來,菏澤市中藥材種植發展勢頭足,為當地農民創收致富,逐漸形成當地產業優勢,成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目前,菏澤市中藥材種植過程中存在技術、人才、規劃等方面的問題,基于上述問題,本研究提出制定發展規劃、發展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提高機械化水平、打造中藥材數字云平臺、提高研發隊伍力量等多條途徑,以改善菏澤市中藥材種植質量,提高種植的科學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2-03-29)[2023-05-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3/29/ content_5682255.htm.
[2]菏澤市人民政府網.自然環境[EB/OL].(2022-03-01)[2023-05-10].http://www.heze.gov.cn/0530/2c908088 819842f701819a3d70290060/1544940572416933888.html.
[3]孟欣.菏澤奏響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協奏曲[EB/OL]. (2023-03-22)[2023-05-10].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761050591518990800&wfr=spider&for=pc.
[4]農業百科網.山藥的種植成本及利潤山藥種植與栽培管理要點[EB/OL].(2022-02-12)[2023-05-20].https://w ww.nongyie.com/zliangshizl/2022/50939.html.
[5]王俊和.太谷縣山藥種植機械化技術探索[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1):72-74.
[6]王連祥,楊涌,張永珊,等.菏澤市中藥材種植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22(10):42-45.
[7]黎錦云,張有光.融水縣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廣東蠶業,2022,56(3):34-36.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9.28
F326.12
A
2095-1205(2023)09-93-03
黃思源(1994—),女,漢族,山東菏澤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為中藥材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