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云 譚良敏 寧明岸 韋理闖


摘要:“1+X”證書制度是一項國家職教改革的頂層制度設計,能有效推進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目前,已發布與休閑農業有直接關聯的“1+X”證書有 2個,通過對比 2個證書,結合當地產業需求,選擇合適的證書進行“課證融通”。筆者針對現階段高職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探索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基于“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構建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以期能為“1+X”證書制度下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1+X” 證書;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課證融合
“1+X”證書制度的X代表某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X的選擇需與區域經濟相結合,圍繞當地產業發展所需,著力培養企業急需的人才。“1+X”證書制度試點以來,有效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推動職業教育培養培訓模式改革、擴大技能人群整體規模做出了貢獻。在此制度下,有條不紊地推進專業改革、課證互通、學歷證書與職業等級證書的融合,提高專業人才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這正是高職教育需要解決的課題。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大力推進“1+X”證書制度的實施,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崗位與課程體系的有效融合,形成切實可行的“課證融通”的合理模式。
一、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1+X”證書分析
根據《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19〕6號)、《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基一〔2016〕8號)文件,結合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中休閑農業專業教學標準、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查看“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圍繞當地和發達地區休閑農業產業結構及休閑農業產業對應的崗位核心能力,目前與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相匹配的“1+X”證書有設施蔬菜生產、“1+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具體如表1所示。
證書的面向崗位和對象顯示,技能證書對正在或準備從事農業公司、現代農業、休閑農莊、小型家庭農場、鄉村休閑農業、農家樂休閑農業、休閑農業景區等行業的相關專業人才均適合。設施蔬菜生產證書對農業方面的相關課程要求較高,休閑農業的生源大多是農業類中職院校升學而來,具備一定的蔬菜作物生產基礎,此證是本專業課證融通非常適合的職業等級證書。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EEPM)主要面向旅游、教育等相關專業,休閑農業是一種新型農業產業形態,融合農旅文,專業設置有關農業知識、旅游知識及鄉村文化知識的主要課程,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EEPM)技能證書也是本專業課證融通較適合的技能證書。此外,這些證書都得到農業類專業和旅游類專業國家學分銀行的認證。
二、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課證融合的現狀
2019年,“1+X”證書制度伴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孕育而出,同時吸引了一大批投身職業教育事業的社會優質企業和行業組織,為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促進校企產教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作出了貢獻。但“1+X”證書制度在實踐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實際問題,有待反思,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在課證融合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專業課程體系偏離“1+X”證書
首先,學歷證書課程設置與“1+X”證書課程偏離。根據專業教學標準及本校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學生修完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可以拿到學歷證書,但職業等級證書是否順利,還要看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是否涵蓋職業標準的要求。查閱2019年休閑農業的國家教學標準及當前開設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官網進行查閱發現,高職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括休閑農業導游基礎、休閑農業營銷、休閑農業旅游活動策劃、休閑農業營銷、休閑農業體驗活動設計與組織、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生態作物生產技術等專業課程等;專業拓展課程包括休閑農業園區管理、計算機輔助設計、植物保護、花藝設計與應用、鄉村民俗文化、茶藝基礎、觀賞樹木、無土栽培、植物組織培養、觀賞動物養殖、植物配置與管理、農產品開發與推廣、旅游服務禮儀、休閑農業創意、水產養殖和休閑農業植物造景、自然教育與研學旅行等課程。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及設施蔬菜生產相關的課程并不多,說明學歷證書課程與X證書課程交叉少,不能較好的對應,并沒有將“1+X”研學和設施蔬菜生產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技能標準要求有機融入。
其次,學歷證書課程模塊與“1+X”證書課程模塊不融合?!?+X”設施蔬菜職業技能證書培訓內容包括:設施蔬菜育苗、種苗定植、蔬菜生長期管理、蔬菜無土栽培、產品收獲與安全追溯五大方面?!?+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職業技能證書培訓內容包括:研學旅行安全落實與管理、實施引導、服務管理、實施輔導和策劃管理這幾大方面。但現有專業課程缺少蔬菜生產、育苗定植、無土栽培、課程設計能力和研學講解能力的培養。這導致學生考證通過率和參與積極性不理想,也導致崗位實習期間,學生對兩方面相關崗位的適應需要時間較長,難以得心應手。
最后,書證分離。由于教學標準與職業標準沒有完全融合,學歷證書內容與“1+X”證書內容的不覆蓋,所以學歷證書所需課程用書不能及時對接兩個標準。導致學歷證書課程用書與“1+X”課程用書不一致?!?+X”證書課程的教材深度融合產業,內容專業性很強,此課程需要對應專業課程的1門或若干門課程。
(二)教師缺乏與“1+X”證書相關的實踐能力
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所需專業知識綜合性強,涉及農業、旅游等專業知識。本專業師資來源也比較冗雜,多為農學、林學、旅游專業的畢業生,專業知識相對單一片面,對此專業不能快速融入和把握,所以教師對于設施蔬菜生產和研學旅行兩方面的內容,知曉其一。師資專業度不夠,教師的實踐技能不足,即使教師進行了相關的師資培訓,但實踐的機會少,不能真正弄懂吃透相關技能知識。不少教師都是通過培訓評價組織的師資培訓來學習對應的職業技能證書,但是往往培訓時間都比較短,且實操性不強,所以教師對于“1+X”證書的內涵和實踐應用能力也不佳。教師對其功能了解不夠,則難免出現“1+X”課證融合的系列問題。
(三)職業技能培訓配套設施不完善
由于專業建設時間較短,校內實訓基地還在不斷建設,難以全面系統地滿足師生實踐需求。如校內的農作物生產技術大棚還是常規普通大棚,還沒有達到智能大棚的水平,設施設備仍需提高,才能滿足“1+X”設施蔬菜生產技術等級證書需要的設備。“1+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證書的學習內容涉及研學旅行安全落實與管理、實施引導、服務管理、實施輔導和策劃管理這幾大方面,這需要休閑農業講解實訓室,無人機設備的使用,服務管理涉及的場所及內容等等,與技能培訓相匹配的校內實訓條件的建設迫在眉睫,循序漸進地推進校內實訓條件的建設是必要的。
三、“1+X”證書制度背景下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課證融通的建議
針對當前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課證融合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對標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設施蔬菜證書等“1+X”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標準,同時結合行業標準融入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重構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和內容,改善教學設備和實訓條件,提高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多措并舉打造更多雙師型教師,用多種方式來實現休閑農業經營及管理專業課程與證書更好地融合,使得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契合企業實際需要。
(一)通過調整課程和教學體系深化課證融通
通過調整課程體系,改革課程結構,讓課證更加融通,加入“1+X”設施蔬菜、“1+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內容,充分挖掘和發揮“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專業課程設置時加入“1+X”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就要在每一個具體的課程內容中加上與證書相對應的環節。例如在生態作物生產技術課程中加上與設施蔬菜技能證書對應的蔬菜栽培與生長期管理,在休閑農業導游實務中,就可以在每一個環節加上和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相關的研學課程講解。為了實現休閑農業經營及管理專業課程內容與崗位和證書的有效銜接,筆者構建如下課程體系,如表2所示。
(二)產教融合,提升教師職業技能水平
合理的師資團隊成員組合應該是專業帶頭人具有行業產業的歷練,專任教師在學科、背景、學歷上的多元化,教師結構在企業行業經驗、職稱、年齡方面的合理化,實踐教學內容形式的豐富化,如參訪、講座、企業授課、校外實訓、校內模擬實訓的結合。但目前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專業大量的課程實訓校內完成,課程實訓內容從設計到實施環節較缺乏企業人員的參與。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實訓內容的設計與行業崗位要求結合不嚴不實,學生的實訓效果與專業培養目標產生一定的距離。作為廣西休閑農業協會理事單位,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增加校企合作單位,結合當前行業發展的綜合實踐周、實踐月對于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有重要作用。以企業合作為依托開設休閑農業園活動方案策劃、產品營銷實踐活動、產學研合作活動等實踐課,實踐周可以安排在休閑農業企業的淡季時段,這樣有利于和企業展開深度合作,也有利于教師的課程內容設計。在寒暑假的實踐月則鼓勵教師去企業開展企業實踐,實踐活動設有薪資并有助于教師晉升,以便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同時,實踐活動設有考核環節,以便教師真正學有所得。
(三)完善職業技能人才培訓的實訓基地
加強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建設,是保障人才培養的支撐。實訓基地建設,應及時融入新技術、新工藝,結合企業生產實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實訓環境。因此,應建設與企業共享共建的實訓基地,切實將新技術、新工藝融入實踐課程中,校企共同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現學歷證書“1”與技能證書“X”的有機融合。校企共建設施蔬菜生產大棚、蔬菜生產基地、研學旅行基地模擬實訓室、課程設計與實施實訓室,以便在校內進行蔬菜育苗、定植、栽培與采收,研學旅行實務、模擬導游、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等。
參考文獻:
[1]施敏敏.“1+X”證書制度下高校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構建[J].教育評論,2023(01):76-80.
[2]丁才成,唐以志.技能型社會建設背景下“1+X”證書制度的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2):90-96.
*基金項目:2021 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休閑農業類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GXGZJG2021B097)。
(作者單位:楊善云、譚良敏、寧明岸,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韋理闖,柳州柳江區基隆開發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