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科學回答了事關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重大實踐指南。安全生產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自覺從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高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時刻牢記中央企業的使命責任,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從嚴從細抓好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生產屏障。
強化思想引領,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
中國一汽認真把握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安全生產工作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把“兩個至上”“兩件大事”“兩個根本”作為工作遵循,把強化安全生產思想認識作為先導工程,引導全員厚植安全發展理念,堅決守牢安全生產紅線底線。
一是始終堅持“兩個至上”,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國一汽深刻認識到,“兩個至上”是我們黨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應自覺把“兩個至上”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牢牢守住“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對人民生命安全極端負責的精神開展各項工作,時時刻刻把安全生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帶動全員不斷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是統籌推進“兩件大事”,層層強化安全生產底線思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中國一汽深刻認識到,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擺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堅持以高水平安全要求不斷增強企業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在各個項目設計階段即嵌入安全管理基線,提高本質安全水平,保障高質量發展;同時,堅持用高質量發展來應對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快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網絡化平臺建設,確保安全工作扎實開展、行穩致遠。
三是切實強化“兩個根本”,持續夯實安全生產思想堤壩。中國一汽深刻認識到,必須善于抓源頭、抓根本,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理念變革、制度變革、管理方式變革。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推動企業所屬各單位清醒認識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面臨挑戰更為艱巨的安全生產形勢,強化問題導向、關口前移,更加注重從本質上消除事故隱患、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更加自覺推進標本兼治、系統治理。
抓實“六化六力”,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中國一汽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精準治理,堅持“六化”、提升“六力”,上下一心、協同攻堅,不斷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堅持清單化管理,提升風險辨識管控能力。開發適用于企業自評估的安全風險模型,在行業內首創覆蓋整車制造全部環節的安全風險數據庫,實現對危險源辨識和風險管控的清單化管理。堅決壓降存量風險,對燃氣、危化品等重點管控安全風險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從工程技術、安全管理、培訓教育、個體防護、應急處置五個維度出發,全面落實“一點一策”。全力嚴控增量風險,健全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電儲能等新材料新設備新業態火災風險預估預判機制,按場景制定新能源危險源清單和風險管控措施清單,配備F90電池防爆箱等專用應急裝備,確保風險可控、在控、能控。
二是堅持閉環化處置,提升隱患排查治理能力。推行從集團公司到班組個人5級、突出“閉環管理、掛牌督辦”2個重點的“5+2”隱患排查治理新模式,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隱患排查治理新格局。固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果,編制《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圖冊》,組織各層級對照開展自檢、專檢、互檢。不斷完善事故隱患數據庫,加強對事故隱患的動態分析和全過程記錄管理,嚴格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形成從隱患識別、妥善處置到效果確認的工作閉環,確保隱患排查治理取得扎實成效。
三是堅持矩陣化運行,提升人員安全履職能力。抓好安全培訓工作的頂層設計,建立五級四維安全培訓矩陣,通過分類管理、定向培訓和持續賦能,持續增強安全生產體系人員能力。提升培訓適用性,根據不同工藝、不同崗位、不同需求,建設重點突出、搭配合理的知識庫。提升培訓體驗感,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虛擬與現實相融合、多終端、全覆蓋、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安全培訓生態圈。提升培訓實效性,推行“干部上講堂、培訓到現場”的培訓模式,把講堂與現場、課本與經驗、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加強崗位資格準入培訓和效果確認。
四是堅持標準化操作,提升班組安全管理能力。緊緊抓住班組這個最小安全管理單元,從提升班組全員安全責任意識和技能素質入手,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紅旗制造中心等單位開展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做法,在集團范圍內全面推進班組安全標準化工作。通過推行安全管理目視化、安全記錄準時化、生產作業標準化、生產現場定置化、安全活動規范化,完成對集團范圍內5500余個班組的全覆蓋,有效提高基層班組及一線員工的安全執行能力、行為安全能力、生產作業全過程控制能力和應急救援快速反應能力。
五是堅持數智化轉型,提升本質安全保障能力。推進科技興安,聚焦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良制造、先進工藝、先進材料五大技術,積極打造智能制造標桿工廠,使“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在更多車間、崗位得到應用。打破信息孤島,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于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可視化平臺,實現關鍵設備全生命周期、生產工藝全流程、生產環境全要素的數字化、可視化、透明化。提升監管效能,運用數智化工具和手段,搭建實時監控系統,破解監管力量不足、監控存在死角等問題,推動人員、裝備、物資等安全生產要素的網絡化連接、敏捷化響應和自動化調配,實現了跨企業、跨部門、跨層級的協同聯動。

六是堅持實戰化訓練,提升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按照“應急有預案,預警有手段,救援有隊伍,聯動有機制,善后有措施”的總體要求,以實戰化為導向,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組織架構,強化企業內外部專業應急隊伍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方資源,全面增強應急指揮調度能力。完善應急預案管理體系,建立應急預案定期評估和動態修訂機制,及時修訂各級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落實年度應急演練計劃,開展“雙盲”演練等形式多樣的應急演練,推進應急演練向實戰化、常態化轉變。2022年共開展應急演練500余次,持續提升應急演練質量和實效。
突出常態長效,做強安全生產工作保障
中國一汽堅持經常抓、抓經常,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各項基礎保障,持續激發廣大干部職工自覺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全面發動、全員行動,確保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一是逐級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實現全員“抓”安全。通過分層分級、到崗到人,引導全員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持續強化領導干部頭雁效應,明確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細化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和履職清單,實現由“重視”到“重實”的轉變。持續強化職能部門直線責任意識,將業務職能與安全生產職責緊密結合,實現由安全生產的參與者向責任者轉變。持續強化基層單位屬地責任擔當,有效劃分安全消防責任網格,加強對屬地區域作業活動、設備設施以及相關方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確保責任落地不掛空檔、不留死角。
二是構建自主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全員“會”安全。針對企業安全管理規模大、員工數量多、工藝流程復雜等特點,中國一汽在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和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基礎上,積極對標最佳實踐,學習、借鑒先進管理經驗,融合和吸收國際、國內安全管理體系的科學內涵,推進管理創新和體系升級,構建了包括17個一級要素、46個二級要素的中國一汽自主安全管理體系,實現了對安全管理全要素、全周期的覆蓋。通過自主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有機串聯了安全生產管理的整體脈絡,有效激發了各部門、各單位開展安全管理的自主性。
三是打造一汽特色安全文化,實現全員“要”安全。堅持從零開始、向零奮斗,強化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為、安全環境建設,持續培厚安全文化根基,引導全員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打造特色安全文化,以自悟、自制、自覺、自勵的“四自”理念為指導,構建全員共建的“大安全”文化格局,形成上下同欲、知行合一的企業安全文化。豐富文化建設載體,創建體感式安全培訓基地13處,通過云課堂、云競賽等線上方式和安全宣言、指差確認、步行五規則等活動,持續提升全員安全意識。積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消防月等系列宣傳活動,堅持每周有安排、每月有專題,引導全員把安全生產作為自覺追求。近三年來,中國一汽下屬8家單位先后獲得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稱號。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中國一汽成立七十周年,同時也是加快實施“All in”新能源戰略的關鍵之年。中國一汽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持續強化“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奮發有為的工作狀態,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堅決筑牢安全屏障,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快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全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產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