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瑞
(廈門片仔癀宏仁醫藥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中,要想實現持續性、高效性以及統一性,就需要注重對其管理效力提升。在此情況下,財務管理的有效開展十分重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在確保企業獲得經營效益的同時,應加強運營風險規避,這樣才能使企業成本不斷壓縮,獲得良好的發展基礎。結合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方式,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加明顯的管理效果[1]。
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確保財務數據進行處理質量。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建設財務共享中心,能夠促進企業業務流程進一步優化。基于信息平臺展開操作,可以使核算工作在實施時獲得較高效率,增強核算結果的精確性。并且,結合信息平臺,能夠對業務單元各類數據展開集中處理,保證內部數據進行處理時的規范性。其次,保證風險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生產運作多種因素作用與影響,對于企業而言,構建具有統一性特點的信息管理平臺十分重要,通過對信息平臺的建立,可以使企業各項流程進一步優化,加強對內部經營風險的防控,也能促進統一流程、統一制度的構建。在此情況下,可以避免內部財務數據出現失效、失真問題,防止其受到其他業務的影響,提升企業對于風險的管控水平,確保企業內部財務處于獨立狀態[2]。最后,增強企業整體經營效率。企業在進行經營運作過程中,通過建設財務共享中心,能夠避免企業內部產生不必要的核算成本,減輕財務工作人員整體工作壓力,盡量將資金審批流程壓縮,進而使企業進行經營活動過程中提升財務工作的高效性。
國有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推動財務監管落實。國有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應在推動企業整體發展目標實現同時,促進財務監管落實。但是,在實際開展財務管理過程中,往往會面臨一定阻力,難以保證監管的規范性,影響財務監管工作的有效實施。基于財務共享中心,能夠進一步優化國企管理,基于計算機強化財務管控,加強財務監管工作的實施。其次,促進管理成本的減少。對于國企以及國企下屬企業而言,一般均會設置財務部門,或者專屬財務系統,但系統和系統之間處于無溝通狀態,因此,國企針對年度、季度財務報表進行整理過程中,常常會面臨一定的阻礙。同時,業務成本、人力成本等會增加經營成本計算難度。通過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可以集中處理企業業務、資源,實現業務、資源共享,盡量減少企業管理成本[3]。最后,促進企業實現數字轉型實現。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能夠使國有企業財務方面進行數字化轉型,針對資金運營、資金結算、投融資分析管理工作等提供智能服務。可以有效消除信息壁壘,加強數據價值挖掘,為企業制定決策賦能,推動整體管理效率提升,體現出整個財務管理流程的智慧性。
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以后,企業財務流程監管將會更加嚴格,在進行流程審批時,規范性更加明顯,在國有企業中,各分支組織往往具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性的出現會造成管理流程、管理模式有所不同。財務共享中心進行流程再造之后,很可能會出現職責調整、權限調整,這可能會導致流程重塑面臨一定的阻礙。并且,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一旦確定,則需要調整原本環節以及組織結構。但是,相應的共享模式框架會變得更加精簡。基于財務管理角度進行分析,應收應付賬、總賬等項目為主要組成部分,然而,基于共享模式展開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應將扁平化特征充分體現出來[4]。同時,當前,在多數國企管理中,內部系統比較繁雜,在建設財務共享中心過程中,并未展開充分有效整合,在此情況下,造成后期的業務和內部管理系統二者難以實現共享及對接。系統之間呈現出的割裂狀態,對于共享中心管理效率、運作效率產生的影響比較大。
國企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工作的開展和財務管理之間聯系緊密。基于工作內容進行分析,納稅申報為財務工作開展時的重要事務,包括稅務籌劃、稅務稽核。在國企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中,往往通過國企下屬分支開展稅務工作,基于屬地稅務機關展開申報繳稅。而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分支組織在處理財務工作時會展開統一處理,地區稅務原本比較分散的狀態,會通過財務共享中心進行集中處理[5],這導致稅務籌劃工作難度和風險增加。
國企基于共享中心實施的財務管理工作,對于原本財會崗位當中的工作人員以及工作人員崗位均做出一定的調整,主要體現在財務職能轉型、財務工作分工、績效考核等方面。在此過程中,財務工作人員實現智能轉型屬于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涉及的基礎要求,財務工作人員在展開工作時,要想更好地適應新環境、新崗位的需求,就需要注重崗前培訓的實施,推動服務理念的轉變。基于當前財務共享中心中的工作崗位類型進行分析,可以劃分為點狀、塊狀,兩種不同崗位類型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比較明顯。對于點狀工作崗位而言,財務人員工作內容比較單一,需要長期展開重復勞動,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往往難以接觸完整、全面會計流程、財務知識,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職業疲勞感,造成人員能力下降問題。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流程再造為重要內容,規范新業務流程,能夠使企業業務水平、運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基于企業自身視角進行分析,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往往流程比較復雜,范圍較為廣泛,在處理財務數據時,具有明顯的繁瑣性特征,因此,加強對流程的優化十分必要。結合流程優化,能夠減少財務管理工作誤差,促進財務工作在高效、有序的狀態下實施。在進行優化流程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業務處理實現標準化。針對企業子公司、部門之間業務銜接工作進行規范,對于業務開展,子公司、部門應制定目標成本,制定目標成本過程中,控制單價與總量,基于上級審核批復實現對下級部門的計量結算,進而制定支付計劃,并提出相應支付申請,上級集團做出付款審批的情況下,獲取付款憑證。在此過程中,對子公司、各部門付款計劃以外形成的付款需求不進行付款,做出對應補充計劃的基礎上才進行付款審批并進行付款,加強財務與業務之間的融合,從而能夠使各個環節之間實現環環相扣。其次,業財工作實現流程化。在優化財務共享中心過程中,應注重預處理模式設置,結合反復測試改造促進程序、流程實現最優。再次,限時報賬實現均衡性。財務共享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應注重限時報賬以及按時報賬的實現,確保報賬工作在開展時的即時性,避免工作人員出現工作量猛增的情況。最后,實施責任共擔實現降風險目標。國有企業在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時,應保證業務人員結合錄入單據使信息向共享中心進行傳遞,然后通過共享中心展開審核處理。在業務部門和共享中心之間相分離的情況下,財務共享中心往往僅能獲取電子信息,原始單據由業務部門掌握,在此情況下,容易出現信息不夠對稱等問題,中心進行業務處理過程中,風險會有所增加。因此,需要構建風險共擔機制,防止人員出現逃避責任的情況,并且結合機制的約束,實現對風險的有效規避。
財務共享中心為財務管理全新模式,能夠進一步促進財務工作實現統一化、標準化,促進運營效率提升,確保整體經濟效益,減少管理成本。在建設財務共享中心過程中,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建設內容比較復雜,包含財務管理多樣業務經營模式、不同區域,同時,稅收政策會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需要加強對稅務風險的規避。首先,企業需要將稅務工作納入建設共享服務體系中,加強對政務政策的研究,保證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進而結合稅收優惠政策實施稅收籌劃,盡量減少企業管理成本,統一實施財務管理當中的稅務工作,保證稅收籌劃質量,推動企業實現財稅一體化。其次,加強稅務方面的信息化建設,稅務由于涉及和電子稅務局之間的對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電子稅務局對應接口在進行集中認證、逐步開放、數據同步,稅務檔案同步、一鍵申報等運用過程中,企業稅務系統應和稅務局之間的接口打通,確保稅務業務展開處理時的效率。計稅需要在信息前置化基礎上,推動企業計稅底稿實現標準化,同時,在系統建設中進行落實,對于計稅業務數據需進行集中處理,推動進項發票、銷售發票、業務計稅信息多種數據信息進行集成,促進系統進行自動計稅。結合一鍵申報功能,促進自動扣稅的實現,并將稅務憑證及時下載,促進稅務業務處理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確保計稅最終結果的準確性,體現出繳稅申報工作及時性,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有效防范。最后,積極構建數據分析平臺。基于財稅一體化,企業應注重稅務、財務數據集成,積極構建數據分析模型、數據中心,國有企業應結合管理需求、經營需要、業績績效以及內控需要等工作內容,實現對基礎數據的加工、分類以及儲存,形成數據運用標準與數據管理需要,結合需求構建業績指標、經營指標,加強大數據信息系統建設,結合數據預測模型、分析模型深入分析各種數據,推動數據實現多口徑、多維度以及全方位的運用。同時,對于用戶能夠基于數據分析需求,針對分析數據模型、分析模板展開自主定義,獲取所需分析結果,加強對數據結果的監測,大數據分析方面的平臺建設,可以全流程運用數據,展現數據看板,進而使多樣性需求獲得滿足,在此情況下,企業可以獲得高質量、價值性管理分析報告,進而使決策在制定時獲得充分的依據。
在進行專業人才以及專業團隊培養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首先,國企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后,下屬分支機構需要針對職責以及權限展開重新劃分,在財務職能、財務崗位方面會出現較大變化,在此情況下,對于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專業技能要求更高,財務人員在具備和共享中心之間適應的崗位技能基礎上,方能增強對新工作、新環境的適應性。在此情況下,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應積極進行財務工作理念的轉變,從原本財務核算工作向服務型財務工作、業務型財務工作轉變。這就需要制定財務共享中心的崗位崗前培訓,加強人員對財務新規范、新流程以及新技能的了解與掌握,針對人員業務能力實施綜合性考評,保證財務工作人員可以較好投入共享中心運作當中。在開展培訓過程中,也應實施績效考核工作,分析處理工作人員業務實踐水平、業務工作能力等,增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加強經營風險防控,確保企業獲得較高經濟效益。其次,推動專業人才團隊打造。要想實現財務共享中心的高效運行,就需要獲得人才的充分支持。在經濟、科技迅速發展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運轉需要獲得專業人才的支撐,因此,國有企業財務工作人員應注重自我價值提升、持續學習,結合專業管理技能、專業知識進行自我充實。同時,對于專業管理人員,需形成戰略發展視野,對于財務共享中心處于不同時期的具體發展需求給出合理建議,明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對于不足運用針對性措施完善,進而使國有企業在轉型發展時可以獲得專業性意見,促進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創造更高的價值。此外,要想使人員核算行為具有規范性,就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形成完善內控體系,督促財務人員掌握相應的法律政策知識,加強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學習。在進行業績考核時,應制定對應問責機制,在各個環節中應設立負責人,保證崗位工作實現權責明確、責任清晰。
當前,國有企業面臨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而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已經成為其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在財務共享中心構建過程中,國有企業應抓住時代發展機遇,與自身實際需求相結合,保證財務共享中心運作的高效性、功能的健全性,使繁雜的財務工作可以在平臺上進行集中控制和統一處理,進而使國有企業在財務運作時,各模塊獲得規范性、標準型服務,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