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讓 張靜



【摘要】“紙托邦”是一個向西方讀者宣傳中國當代文學的綜合性網絡服務平臺,在中國當代文學對外譯介和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凹埻邪睢本W站共有三個板塊,其中“紙托邦短讀”是具有創新特質的網絡出版欄目。文章分析梳理“紙托邦短讀”欄目的誕生、發展、現狀和特質,發現該欄目發展經歷了初創、探索、成熟三個階段。作為網絡出版的創新者,“紙托邦短讀”欄目形成了一些創新特質,如在網絡出版流程中構建了全新工藝、在網絡出版發展進程中誕生了嶄新產物、在網絡出版運營模式中形成了高亮環節,希冀對我國當代文學對外傳播提供啟示。
【關鍵詞】“紙托邦短讀”欄目 網絡出版 “紙托邦” 中國文學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3)2-038-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2.005
“紙托邦”網站(https://paper-republic.org)誕生于2007年,由熱衷中國文學的海外民間譯者創立,致力于整理、翻譯、出版、推廣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是目前規模最大的集合了中國文學譯者、出版者和讀者的網絡平臺。該平臺經過十余年發展,已成為海外出版者、編輯、學者、讀者了解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扇窗戶,同時也成為一座溝通橋梁。然而這樣一個重要的網絡平臺在國內雖有一定知名度,國內學術界對其研究卻是寥寥。本研究在CNKI數據庫以“Paper Republic”及“紙托邦”為關鍵詞檢索,發現只收錄有三篇相關研究成果。王祥兵從中國當代文學的國際傳播角度切入,認為“紙托邦”是一個網絡翻譯組織,也是一個重要的海外民間翻譯力量。[1]花萌發表了“紙托邦”三位頗具譯介經驗的譯者韓斌、謝飛和聶本洲的訪談錄。[2]李佳悅探討“紙托邦”核心成員韓斌中國文學英譯的思與識。[3]這三篇文章僅宏觀地介紹了網絡平臺“紙托邦”的一些信息。在其他論文中雖零星散見有關“紙托邦”的信息,[4][5]但都不作為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凹埻邪睢本W站共有三個板塊,其中“紙托邦短讀” 欄目是一個板塊中的高亮欄目。該欄目迄今已運行七年,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宣傳和譯介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但國內傳播界和翻譯界對它關注有限。基于此,本文考察該欄目的誕生、發展、現狀,并探討其刊文特征和網絡出版的創新特質。
一、“紙托邦短讀”欄目的誕生
“紙托邦”最初是美國人陶建于2007年開設的博客,旨在為從事中國文學翻譯的同好們分享翻譯心得和為翻譯項目提供交流平臺。該博客平臺很快吸引了英語國家眾多優秀的中國當代文學翻譯家,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網絡平臺。2008年,英國知名翻譯家韓斌與汪海嵐開始為網站貢獻資訊,并持續建設數據庫。2009年,“紙托邦”獲得了英國文化協會基金的贊助。2015年,“紙托邦”在倫敦書展獲得“國際文學翻譯創意獎”第二名,2016年獲得倫敦書展“國際文學翻譯倡議獎”。評委們一致認為:“‘紙托邦填補了重要空白,給想了解當代中國文學的人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盵6]現在,“紙托邦”已成為規模最大的連接中國文學譯者、出版者、讀者的網絡平臺。
“紙托邦”目前開設有三個板塊:閱讀譯作、中國文學數據庫以及資訊。中國文學數據庫提供中國當代文學作家、作品及譯者的信息。資訊部分致力于為譯者、圖書管理員、讀者和出版社提供網絡信息及資訊服務。相對而言,閱讀譯作板塊最受歡迎。該板塊下設“紙托邦短讀”“華語文學年度英譯書目集結”“華語文學相關網站鏈接”三個欄目,其中,“紙托邦短讀”欄目(Read Paper Republic: Translated Stories)是此部分的主要內容,影響力最大。
2011年,《人民文學》為推介中國文學,在海外創辦季刊英文版《路燈》(Pathlight),“紙托邦”網站是其合作者。很快,因為《路燈》原作質量好、翻譯報酬高,“紙托邦”聚集了上百位譯者。然而,“紙托邦”作為民間組織,不能直接參與和決策原作選擇工作,與此同時,《路燈》選擇的原作和作者的影響力又常常不被“紙托邦”認可,二者在合作期間矛盾頻出,最終《路燈》與“紙托邦”的合作沒有繼續。
為掌握“紙托邦”從內容生產到翻譯制作的主動權,“紙托邦短讀” 欄目誕生。該項目由韓斌、汪海嵐、陶建和時任《路燈》執行主編的Dave Haysom聯合發起并主持。從2015年6月18日起,“紙托邦”網站每周會免費發表一則短篇譯文,體裁包括短篇小說、散文和詩歌。譯文作者沒有稿酬、沒有資助。沒過多久,這個欄目竟成為網紅欄目。該欄目針對的是更隨意的一類讀者——“他們或許對中國文學沒有那么強烈的興趣,但只要是愛好文學,便不問出處、來者不拒”。[7]該欄目借助網絡平臺,發布中國當代文學作家的優秀短篇、散文或長篇節選片段。該欄目頗有“烏托邦”色彩,因其為英語讀者提供免費的翻譯文本,為作者免費推廣作品,為出版商提供了解中國最新作品的窗口,為譯者免費提供翻譯他人作品、展示自己翻譯水平的機會。
二、“紙托邦短讀”欄目發展歷程
1.“紙托邦短讀”欄目發表作品概覽
“紙托邦短讀”欄目開設于2015年6月,分批次每周免費發表一則譯作供讀者閱讀和下載,每批次的譯作是相同主題的中國文學作品。這種按批次發布譯作的模式是借鑒西方電視劇的傳播模式。這種模式被稱為“季”,傳播受眾很容易獲得認同感。目前“紙托邦短讀”欄目已運行至第七季,第一至七季譯文篇目見下文表1—表8。
“紙托邦短讀”第一季自2015年6月18日至2017年2月。第一季每周發表一篇譯文,總共發表了53篇譯作(見下頁表1)。第一季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半,刊發的譯文在風格方面大相徑庭,在主題方面也紛繁復雜。
“紙托邦短讀”從第二季開始,每季都有明確的主題。第二季主題是靈異故事,持續時間是2016年10月至12月,每周發表一篇短篇小說,共計6篇,小說的內容涉及鬼怪、回憶以及另一個世界的重生。第三季的主題是單身生活,從2017年11月開始,共持續一個月,每周發表一篇短篇小說,共計4篇,分別講述了渴望愛情和孤獨生活的故事。第四季的主題是中國當代非虛構作品。該季自2018年9月開始,持續一個月。第五季的主題依舊是中國當代非虛構作品。這一季從2019年10月開始,共刊發8篇譯文,內容涉及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如都市里的算命人、殮尸人和法學院等。第六季主題是流行病 ,從2020年5月開始。這一季共刊發6篇小說,均與全球疫情背景密切相關,講述了疫情、疾病如何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影響、疫情背景下人們的社會責任和人文情感。第七季包含兩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風景中的人物,發表于2022年1—2月,共刊發6篇譯文。第二個主題是女性詩人月,發布于2022年8月,刊發了四位當代女詩人的作品。
2.“紙托邦短讀”欄目發展三個階段
(1)第一季是初創階段。第一季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半,刊發的譯文在風格方面大相徑庭,在主題方面也紛繁復雜。所選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還有少量散文和詩歌,如《荷塘月色》《煩憂》,以及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的節選等。顯然,在這一時期,短讀欄目的負責人試圖多角度選擇、翻譯、上線中國的文學作品,以試探西方讀者的接受程度,探究其閱讀喜好。
(2)第二至第五季是探索階段。這一階段,欄目的負責人首先明確了按季發布譯文的傳播模式,并確定了每季按明確主題選擇譯文的思路,如第二季主題確定為靈異故事,第三季的主題是單身生活。其次,每一季的作品數量大幅減少,如第四季和第五季上線作品的主題都是中國當代非虛構作品,卻用兩季展開。再次,努力嘗試新的運作模式。從第四季開始,“紙托邦短讀”運作模式有了新變化。第四季由《單讀》雜志、“紙托邦”和《洛杉磯書評》中華頻道共同合作完成,即選擇《單讀》雜志的短篇小說,經“紙托邦”翻譯成英文后,先后在《洛杉磯書評》中華頻道和“紙托邦”上發表。實際上,這一新模式有效對接了中國志同道合者拋出的橄欖枝《單讀》?!秵巫x》雜志可以說是新銳的中國本土小說傳播新形態。它源于北京的一家書店——單向街,從2005年開始,該店因經常舉辦各種講座和小組討論,迅速成為文化交流的聚會場所。2009年,常來書店的一些人推出了一本雜志,取名《單向街》,一年一期。2014年,雜志開始按季度發行,并更名為《單讀》,每期有明確主題,力爭貼近人們關注的當代中國社會議題。雜志旨在促進中外交流,希望向國外推介中國文學作品,也想把國外作品翻譯進來,因此封面上印有雙語引文,內文也配上英文目錄和英文摘要。可以說,這種新的探索模式把國外的網絡傳播優勢與中國本土的小說傳播新形態有機結合了起來。
(3)第六至第七季是成熟階段。在經歷了探索階段之后,“紙托邦短讀”欄目趨于成熟。欄目以季為單元,首先,每季由主創團隊確定主題。主題通常選取貼近時代話題和人民生活的作品。其次,主創團隊通過約稿及遴選譯稿的方式,選取高質量的譯文并為每篇譯作選配精美的插圖。最后,主創團隊會選擇在某一段時間內集中發布譯作?,F在,“紙托邦短讀”欄目的運作已步入正軌,且具備獨特風格,如及時推出展現中國當代作家創作的關注現實及明確主題的作品,再如積極推介女性作家的作品,該欄目每一季都會精心選取女性作家的作品進行譯介,第七季則以女性詩人月為主題。
三、“紙托邦短讀”欄目的創新特質
1. 網絡出版流程中的全新工藝
工藝指人們利用各類生產工具對各種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加工或處理,最終使之成為成品的方法與過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出版成為最流行的傳播方式之一,其最終產品需要人們探索新的工藝才能制作完成。“紙托邦短讀”欄目的制作工藝包括全新的四個步驟:挑選原作、挑選譯者、翻譯原作、上傳網站(見圖1)。
“紙托邦短讀”欄目專門刊登中國當代有影響的短篇小說?!凹埻邪疃套x”欄目主持人和自由譯者都可挑選原作。在挑選原作時,“紙托邦短讀”欄目負責人會關注西方讀者的文學品位,強批判性、強故事性、強想象力的作品是“紙托邦短讀”系列的選材標準。[8]“紙托邦”創始人陶建明確地闡釋自己理解的西方世界讀者的閱讀興趣——“西方人想看的書,首先節奏緊湊,沒有廢話。如果你問一個西方讀者喜歡什么題材的,他肯定說現代的、反映當下人的生活狀態的、城市題材的。他可能覺得離自己最近”。陶建說,“我們做翻譯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能否出版,然后再考慮哪一部分目標市場會對這本書感興趣”,[9]而自由譯者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知,挑選原作,翻譯原作,并直接向“紙托邦短讀”欄目投稿?!凹埻邪疃套x”欄目負責人會特意挑選主題,邀請譯者翻譯,或是從自由譯者來稿中,確定同主題的譯文。確定主題后,短讀欄目負責人也會向知名的中國文學翻譯家約稿,如韓斌、汪海嵐、顧愛玲等,就為短讀貢獻了多篇優秀譯作?!凹埻邪疃套x”譯者在目的語語境中思考中國當代文學譯介的文本選擇問題,他們深諳西方文學和文化傳統、讀者閱讀興趣與審美心理,所以在選材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他們從目的語文化發展的邏輯出發,判斷哪些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更有希望在西方世界得到接受和認可。[10]“紙托邦短讀”欄目負責人韓斌選擇擬譯作品的標準是“作品寫得好”。[11]譯者葛浩文也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讀者更注重眼前的、當代的、改革發展中的中國。除了新聞報道,他們更希望了解文學家怎么看中國社會”。[12]譯者美國著名漢學家羅鵬也指出,美國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是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現狀的小說。[13]
“紙托邦短讀”欄目還為西方讀者了解中國當代文學及作家打開了一扇窗戶。譯作挑選完畢后,短讀欄目負責人會為每一篇譯作選配精美的插圖,并先后在《洛杉磯書評》中華頻道和“紙托邦”上發表。讀者在閱讀譯作的同時,通過點擊作家及譯者鏈接就可以在“紙托邦”網站上查看到關于原作者及譯者的相關信息,方便快捷。如“紙托邦”網站為856位作家及434位譯者創建了相關詞條,并介紹了506部中國現當代小說,是目前最大最全的中國當代文學及作家英文信息庫。
2. 網絡出版發展進程中的嶄新產物
“紙托邦”的發展是中國文學網絡出版發展進程的鮮明表征。圖2是“紙托邦”發展軌跡圖?!凹埻邪睢苯⒊跗谥皇且粋€譯者博客網站。博主陶建設想:“任何人有好想法,只要是與中國文學、出版、對外交流相關的,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去分享。”[14]這個網站包羅萬象,兼容并蓄,因而吸引了很多海外譯者自愿加入,熱情地參與文學譯介、編輯與宣傳工作。知名度的提升也吸引了國外不少出版人、記者和讀者,通過網站了解中國的圖書和作家?!凹埻邪睢钡闹匦碾S之轉向商業,即開展文學代理和版權經紀業務。2016年,“紙托邦”創始人陶建在美國成立了出版公司(Coal Hill Books),接管運行出版咨詢、版權代理等業務。為了拓展線上業務,“紙托邦短讀”欄目誕生。該欄目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嶄新產物,一方面,把西方電視劇的獨特傳播模式——“季”的概念引入網絡平臺;另一方面,引發了廣泛的讀者關注和媒體效應。2019年,紙托邦在英國成立一個CIO(Charitable Incorporated Organization)慈善機構,明確其非營利的性質,持續建設中國文學信息庫及“紙托邦短讀”欄目,為網絡出版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3. 網絡出版運營模式的高亮環節
圖3是“紙托邦”運營模式。經過十幾年發展,“紙托邦”已從供譯者對話的論壇發展為促進中國與世界文學交流與出版的重要網絡平臺,呈現出中國文學資料庫+翻譯非營利組織+出版方的多樣化形態。多種形態中,“紙托邦短讀”欄目無疑是整個運營模式中的高亮環節。與其他板塊提供的信息相比,該欄目提供的信息有鮮明特征:其一,提供的信息最鮮活,因上線中國現當代最新、最關注時代的文學作品;其二,提供的信息靈活多樣,因上線的作品形式多元,作者多元,內容多元;其三,提供信息的方式能夠吸引讀者關注網站,以“季”的形式呈現不同主題的文學作品,完全符合西方讀者的閱讀環境和思維慣式,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梢哉f,“紙托邦短讀”欄目為“紙托邦”網絡平臺的成功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四、“紙托邦短讀”欄目的特征及其影響
1. 主題廣泛,時代跨度大
“紙托邦短讀”欄目所選擇譯介的短篇小說作品主題極為廣泛,囊括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的名篇,為英美讀者呈現出一個異彩紛呈的文學世界。從2015年的第一季至現在的第七季,該欄目已開設七年。七年間,格非、王安憶、王小波、阿乙、路內、畢飛宇、李娟、韓東、顏歌等百余名中國當代文壇宿將和新秀的作品進入英語讀者視線,呈現出中國當代文學的鮮活與豐富。當代文學史家洪子誠指出,中國當代短篇的主題更多關注現實,“關注行進中的情境和事態,當代政治經濟生活的狀況、社會意識的變動、文學思潮的起伏等,在短篇中留下更清晰的印痕”。[15]“紙托邦短讀”欄目選擇刊載的譯作真實地涵蓋了中國當代小說的熱點主題,既有人物白描的《馬褲先生》,又有超現實的《木偶》;既有鄉村回憶錄《重返北大荒》,又有星際戀情《一個末世的故事》;既有城市居民的當下孤獨《謝伯茂之死》,又有還原小鎮生活的《鐘膩哥》。此外,“紙托邦短讀”欄目還適時地結合中國的最新政治、文化、經濟現狀,刊發了一些應時應景的譯文,如為迎接中國農歷猴年春節,于2016年2月3日發表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的節譯。再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于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閉幕,當天發布的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相應地,2015年11月3日,“紙托邦短讀”欄目就發表了汪海嵐翻譯的魯敏的散文《1980年的二胎》等。
“紙托邦短讀”欄目選取現當代知名作家的短篇小說及散文佳作,作品跨越一個世紀。這些作品有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如《荷塘月色》《秋夜》《夫婦》《煩憂》《馬褲先生》等,有的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如《舅舅情人》《古杰明傳》《西窗》等,有的則是21世紀新銳作家、女性作家和新生代作家如孫一圣、陳希我、顏歌、謝曉虹、張翎、徐小斌、嚴歌苓、巫昂、薛欣然等的優秀作品。2015年8月,“紙托邦短讀”欄目在一個月內發表了四篇女性作家的短篇小說。翻譯家韓斌稱這個月為“女性作家月”,積極評價了兩位新生代女作家:“顏歌是語帶機鋒的小鎮生活的觀察者,長著刺的簡奧斯汀;謝曉虹的作品極具超現實主義色彩?!盵16]
2. 譯者多元,譯作質量高
“紙托邦短讀”欄目七季共推出87篇譯作,所譯介的篇目,或出于篇目本身,或出于作者,都是譯者自己的興趣所好。參與“紙托邦短讀”欄目的譯者均來自“紙托邦”譯者群體,該譯者群體里有漢學家,如藍詩玲,也有職業譯者,如韓斌、陶麗萍,還有身兼數職的譯者,如陶建、汪海嵐、顧愛玲等。他們身兼記者、編輯、語言教師及專業領域工作者,以多元身份參與翻譯活動并積極參加譯作推廣和宣傳活動。[17]作為西方文化內部人士,“紙托邦”譯者深諳西方文學和文化傳統、讀者閱讀興趣與審美心理,因此更能從目的語文化發展的邏輯出發來判斷哪些文學作品更有希望在西方世界得到接受和認可,從他們挑選并志愿翻譯形成的“紙托邦短讀”七季目錄中,可以看出英語讀者對中文作品的品位的一點端倪。
“紙托邦短讀”欄目為西方讀者提供的譯作語言流暢,文采斐然,佳作頻頻,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知名譯者對譯文曾做出高度評價。韓斌曾在亞洲書評博客網站上對“紙托邦短讀”欄目刊登的譯文作出如下評價:“紙托邦短讀最讓人驚訝、感動的,是譯者的奉獻精神。我們的譯者團隊有年輕譯者,也不乏譯界大咖。所有人都對紙托邦短讀項目和它背后的意義充滿了熱情?!盵18]韓斌所言的譯介大咖有藍詩玲、顧愛玲等,在譯界有很高知名度;也有剛嶄露頭角就斬獲翻譯獎項的譯界新秀,如2014年蘇珊·桑塔格國際翻譯獎得主莫楷,2015年英國白玫瑰翻譯獎一等獎獲得者陳思可,以及2018年人民文學獎翻譯家獎項獲得者陶麗萍?!凹埻邪疃套x”欄目從2015年更續至2022年的第七季,這與譯者的奉獻精神密不可分,譯者群體的奉獻與熱情保證了“紙托邦短讀”譯文的高質量,高質量的譯文正是“紙托邦短讀”持續更新的根本動力。
另一方面,“紙托邦短讀”欄目以其優秀的譯文在中國當代文學與西方出版社間搭建溝通的橋梁。首先,“紙托邦短讀”欄目面向西方廣泛讀者提供高質量的短篇譯作免費在線閱讀與下載服務。這一新的閱讀體驗引發讀者及西方出版界相關人士關注,他們可根據讀者下載量或讀者評論決定購買相關著作英文版權。2016年美國Coal Hill Books出版咨詢公司購買了六本著作的英文版權,即王小波的長篇小說《萬壽寺》和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梁鴻的《中國在梁莊》、阿來的長篇小說《空山》、王小妮的短篇小說集《1966年》、阿乙的短篇集。這五位作家的短篇小說均被選入“紙托邦短讀”欄目第一至五季,如王小波的《舅舅情人》、梁鴻的《現代都市里的算命人》、王小妮的《火車頭》以及阿乙的《您好》等??梢哉f,“紙托邦短讀”欄目發表的高質量譯文先滿足了英美讀者的閱讀期待,相關作家的短篇小說集及長篇小說才引發英美出版公司的關注,并順利開啟譯介出版活動。
3. 讀者多樣,反饋評價好
“紙托邦短讀”欄目面向的是英美世界普通讀者,旨在為更廣泛的讀者帶來免費閱讀和下載的短篇精品。這類讀者正是杜博妮所稱的“公允的讀者”,杜博妮曾指出,中國文學譯本所面對的,不僅是喜歡中國文化的英語讀者,也不僅是那些學習英語的中文讀者,更多要面對的,也許還是對文學價值有著普世性期待的第三類英語讀者,此類讀者數目不菲,且基本上就是非華語區讀者的代表。這類讀者閱讀時通常不會太在意內容,他們更鐘情于作品的可讀性或文字風格。[19]面對這樣龐大的讀者群體,“紙托邦短讀”欄目在擇取短篇作品時充分考慮到讀者的不同年齡層次、閱讀心理、審美需求,選取的短篇精品時代跨度大,題材廣泛豐富,并且充分關注極具代表性的新銳作家和女性作家。
“紙托邦短讀”欄目引發廣泛的關注和媒體效應。權威書評雜志《洛杉磯書評》2015年12月刊登汪海嵐對“紙托邦短讀”及魯敏短篇小說《1980年的二胎》的介紹文章。免費非營利線上國際文學雜志《漸近線》、孔子學院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亞洲書評博客等都紛紛發文報道“紙托邦短讀”欄目。《洛杉磯書評》評論報道“紙托邦短讀”這種形式讓在線發表極具靈活性,可以緊貼時事迅速做出反應;國內權威媒體《澎湃新聞》也對“紙托邦”進行報道,指出“翻譯行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在于讓讀者和作家與不同書寫文化里的作家邂逅。翻譯促成的語言之間的異花傳粉是促成文學創新的重要元素”。[7]
結語
瑞典著名漢學家馬悅然曾經提議創辦一個國際翻譯文學中心,為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和翻譯家牽線搭橋。此外,若能建立一個交流翻譯出版信息的網絡平臺,將有助于實現文學的通用語言是翻譯這一理想。[20]令人欣慰的是,這些提議正在由一個網絡平臺逐漸實現?!凹埻邪疃套x”欄目正是一個順應時代、科技和文化潮流的獨具特色的網絡出版新欄目,在翻譯選材及譯介推廣方面做出了創新且頗為成功的嘗試,為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提供了豐富的借鑒意義,值得媒體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祥兵. 海外民間翻譯力量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國際傳播——以民間網絡翻譯組織Paper Republic為例[J]. 中國翻譯,2015(5):46-52,128.
[2] 花萌. 當代中國文學譯介的橋梁:“紙托邦”——韓斌、謝飛、聶本洲訪談錄[J]. 東方叢刊,2018(1):265-275.
[3] 李佳悅,劉嫦. 彌合文化鴻溝,打開文學之窗——漢學家韓斌翻譯思想與譯介行為研究[J]. 東方翻譯,2021(3):62-74.
[4] 吳赟,顧憶青. 困境與出路:中國當代文學譯介探討[J]. 中國外語,2012(5):90-95.
[5] 盧靜. 追尋翻譯的多重“聲音”和行動者網絡——以賈平凹小說《高興》的英譯為例[J].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9(2):146-152.
[6] 高園. 這是翻譯的最好時代[EB/OL].[2019-10-20].http://www.handmsg.com/page/2019/1020/5873161.shtml.
[7] 鐘娜. “紙托邦”異花傳粉,將中國文學譯介給英語讀者[EB/OL].[2016-01-0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7682.
[8] 花萌. 美國文學代理現狀與代理人眼中的中國文學英譯——蓋爾·哈克曼(Gail Hochman)訪談錄[N]. 中華讀書報,2017-05-10(11).
[9] 王祥兵. 中國當代文學的英譯與傳播——《人民文學》英文版Pathlight編輯總監艾瑞克筆訪錄[J]. 東方翻譯,2014(2):33-37.
[10] 季進,王曉偉. 論當代文學海外譯介的可能與未來——以賈平凹《高興》的英譯本為例[J]. 當代作家評論,2018(6):165-173,186.
[11] 舒晉瑜. 漢學家眼中的中國文學[EB/OL].[2018-10-10]. https://www.sohu.com/a/258719344_803762.
[12] 周領順,周怡珂. 西方編輯之于譯作形成的影響性——美國翻譯家葛浩文西方編輯觀述評[J]. 外語學刊,2018(1):110-115.
[13] 張倩. 對中國文學翻譯的思考與踐行——美國翻譯家、漢學家羅鵬教授訪談錄[J]. 中國翻譯,2019(2):105-110.
[14] 王菲宇. 英語世界與中國文學間的罅隙,能否被一個小眾網站彌合[EB/OL].[2017-10-12].https://www.sohu.com/a/197705316481900.
[15] 段崇軒. 從“現代”到“當代”——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源流與發展[J]. 長城,2012(7):200-205.
[16] 王梆.她正在翻譯當下的中國[EB/OL].[2020-08-16].http://static.owspace.com/wap/293568.html.
[17] 汪寶榮. 中國文學譯介傳播模式社會學分析[J]. 上海翻譯, 2019(2):1-6.
[18] Nicky Harman. Read Paper Republic[EB/OL].[2018-12-31]. http://www.asiancha.com/content/view/2213/523/.
[19] 胡安江. 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以美國漢學家葛浩文為例[J]. 中國翻譯,2010(6):10-15,92.
[20] 夏仲翼. 著名翻譯家傾談“文化走出去”[J]. 上海采風,2010(3):17-29.
"Read Paper Republic": A Unique New Column of ?Online Publishing
SHI Chun-rang, ZHANG Jing(English Department,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Abstract: "Paper Republic", an Internet-based translation organization, has grown into a cultural complex committed to dissemina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works for Western readers.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of which "Read Paper Republic" is a uniquely innovative online publishing column. This paper first offer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birth,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essence of "Read Paper Republic". We find that undergoing three stages of creation, exploration and maturity, this online publishing column has published translated works with diverse topics, high quality and good feedback. As an innovator of online publishing, "Read Paper Republic"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ts brand-new publishing process, a new product bor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 highlight section in the operation mode. This paper hopes it will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Key words: "Read Paper Republic" column; online publishing; "Paper Republic";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