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輝錦 董瑞歆
天山以北,有一個地方叫雙河,洞庭湖以北,有一個地方叫湖北,它們一個在祖國的西北邊陲,一個在祖國的中部偏南,相隔萬水千山。
海有舟渡,山有徑行,山海可平。多年來,一根對口援疆的紅線,把新疆雙河市人民與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誼相互傳遞,不斷拉近兩地各族干部群眾的距離,兩地人民心連心、心貼心、心暖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攜手描繪了一幅幅民族團結的美麗畫卷。
“現在我們看到的曾侯乙編鐘,是由65 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憑借著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被稱為‘稀世珍寶’……”2023 年7 月24 至7月29 日,雙河市統戰民族宗教領域代表25 人到湖北省交流學習,在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時,工作人員的介紹讓大家紛紛感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多年來,雙河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推進各族職工群眾與湖北省各族人民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交流內涵、豐富交流形式、創新交流方法,持續推動兩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這首唱遍紅安大街小巷的革命歌謠,是當年紅安兒女前仆后繼、不怕流血犧牲的真實寫照。7 月28 日,代表們在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尋訪紅色根脈,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史教育。
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悟,更加堅定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決心和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社區是個大家庭,不斷增進中華文化認同,才能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工作中,我會積極帶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轄區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八十九團和景社區支委委員葉爾肯別克說。
交流交往,互鑒互促。6 月27 日,在雙河市“四館一中心”,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編鐘國樂團演出的“楚韻千秋”編鐘國樂音樂會讓雙河市各族干部群眾盡享了一場藝術視聽盛宴。
今年,已有3 批湖北省勞模代表團共120 人到雙河市交流學習,共促兩地交流共建。雙河市與湖北省通過各種形式不斷增進中華文化認同,推動兩地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促進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
此外,雙河市還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要求貫徹落實到歷史文化宣傳教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城市標志性建筑建設、旅游景觀陳列等相關方面,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思想文化基礎。

雙河市如意湖一角
6 月15 日,湖北省利川市第二民族實驗小學組織十余人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小學開展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動。“她送了我一頂維吾爾族花帽,還有好吃的新疆巴旦木!”剛收到禮物,黃渲雅就迫不及待戴上維吾爾族小伙伴送給她的維吾爾族花帽。作為回禮,黃渲雅將從湖北利川老家帶來的土家族布娃娃和土家小背簍送給了小伙伴。
互贈禮物、同唱山歌、共敘情誼……兩校學生一對一結交朋友并交換禮物。從2022 年的線上交流,到2023 年的線下見面,兩校師生將鄂疆友誼從云端延續到眼前。
7 月23 日至7 月29 日,雙河市團委、少工委組織53 名少先隊員、輔導員到湖北武漢參加2023 年“石榴籽一家親·楚星少年手拉手”融情夏令營活動,為兩地青少年又一次提供近距離、面對面的交流機會,進一步深化了兩地青少年的友誼。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新一輪湖北省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為全面提升雙河市全域辦學品質,湖北省通過名校辦分校,促成與雙河市結對幫扶學校38 所,實現雙河市學前、義務、高中和職業教育“全周期”發展。同時,兩地不斷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為兩地青少年搭建更廣闊的溝通平臺,教育引導各族青少年不斷增強“五個認同”,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常盛。
改善民生就是凝聚民心,教育和醫療都是與各族職工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大事。雙河市中醫院正式運行以來,湖北省一批中醫專家長年在該院坐診,為提升雙河市中醫診療水平注入強勁動力。“傳幫帶”“師帶徒”“西學中”……雙河市與湖北省積極創新為各族干部群眾打造更好的醫療服務的方式,讓各族職工群眾享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不斷滿足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各族職工群眾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為持續推動兩地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雙河市還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與各族職工群眾結對子、認親戚,手拉手結真情、心連心同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援疆干部人才緊貼結對親戚所思所想所盼,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如今,兩地各族干部群眾的民族團結意識更加強烈,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動更加自覺,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民族團結氛圍更加濃厚。

鄂疆情、雙河行、中國心——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動
7 月25 日,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代表們參觀了湖北省三花控股集團生產車間。作為鄂疆交融發展實踐創新基地,該集團吸納了大批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就業,持續推進湖北與新疆各族職工群眾交往交流交融。
“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宿舍、食堂,在這里上班收入有保障,各方面都很好……”剛進生產車間,一位來自南疆的維吾爾族小伙便給大家介紹起了他在湖北的生活,話語里透著幸福。
在雙河和湖北,這樣各民族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其樂融融的場景隨處可見。各族職工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作為這次活動的代表之一,浩辰房地產公司總經理祁善海頗有感悟。2000 年,祁善海來到新疆創業,如今他的公司每年可為團場提供50 余個工作崗位。他用雙手創造出了自己的幸福,也用自己的力量帶動這里的各族職工群眾共同發展。
祁善海告訴記者,他的公司有許多少數民族員工,跟著他時間最長的已有十多年了。他說:“參觀了湖北三花控股集團,看到他們互幫互助的場景,更加堅定了我帶領各族職工群眾就業創業的決心。我會積極開拓市場,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吸引更多職工群眾到我公司就業。”
一直以來,雙河與湖北省委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始終把黨的民族政策貫穿到各項工作中,聚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打造先進文化示范區和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
在恩施玉露茶文化博物館和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高拱橋村蘭香小院,代表們學習了當地各族群眾就業致富經驗和鄉村發展模式。創新鄉村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發展質量、激發鄉村旅游輻射帶動、推動各族群眾共同發展……參觀途中,大家就蘭香小院的發展與第五師團場連隊“一連一品”發展經驗進行交流分享,為兩地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發展賦能。
“湖北與雙河發展愈深入,民族團結愈穩固。今后,我們將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方式,組織雙河市各族干部職工群眾開展好民族團結學習宣傳活動,進一步濃厚‘民創’氛圍,進一步與湖北省互學互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兩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邁上新臺階,推動各族職工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雙河市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范江南說。
如今,這根對口援疆的紅線仍然將雙河與湖北緊緊聯系,兩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仍在繼續。雙河與湖北,互通有無、共同發展,石榴花開、籽籽同心,已成為兩地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