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賽大富
湖北省伊斯蘭教第七次代表會議上,當會議宣布根據工作需要,禮請省伊斯蘭教協會五屆、六屆會長賽大富繼續擔任第七屆理事會名譽會長時,全場代表起立,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此情此景,讓我動容。回首擔任湖北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的12 年,所經歷的這一切,讓我感恩、感謝、感動。我由衷地感恩偉大的時代,感謝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協會同事的支持,感動于穆斯林群眾的無私奉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黨的宗教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國務院新修訂頒布了《宗教事務條例》,中央部委修改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和辦法,開展一系列檢查督查工作,為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堅強保障。
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中央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宗教和伊斯蘭教工作,真情關心宗教界和伊斯蘭教界的問題解決。2012 年11 月19 日,時任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黨的十八大代表魏登殿同志呈報的《關于進一步發揮伊協組織在做好民族和維穩工作中獨特作用的報告》上批示:“省伊協在我省民族團結和維護穩定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這是新時期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值得高度重視的重要方向。可舉一反三,就全省進一步發揮宗教協會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的相關問題,研究加大支持重視力度。”時任省長王國生也作出批示。根據李鴻忠書記、王國生省長的批示,省政府時任秘書長王祥喜主持召開省民宗委、省財政廳、省衛生廳、省公務員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省伊協建設發展中的有關困難和問題。
歷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都高度重視伊斯蘭教工作。時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爾肯江·吐拉洪多次深入省伊協和各地伊協、清真寺調研指導工作;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寧詠到任后第一次調研基層宗教工作場所,第一站就是江岸清真寺。時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岱梨在任期間,針對市縣伊協組織不健全,部分伊協存在“三無”問題、清真寺維修和清真“三食”服務網點建設滯后,不能很好保障穆斯林群眾民族宗教生活等問題,與相關部門一起,一個報告一個報告地研究,指導省伊協撰寫了《關于全省伊斯蘭教協會組織建設的情況匯報》《關于加強全省清真寺建設的情況報告》《關于清真“三食”服務網點建設的情況匯報》,有效推動了全省伊斯蘭教建設發展中新情況新問題的解決。
省民宗委對省伊協政治上關心、班子上配強、條件上改善、工作上強有力指導和支持。五屆省伊協換屆之初,支持省伊協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完善一個”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各級伊協愛國宗教團體組織;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清真寺維修建設和全省重點清真寺危房改造;支持省伊協加大對宗教教職人員教育培訓力度,制定規劃,搞好培訓,做好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解決專項經費,支持省伊協加強少數民族人員服務管理和維穩工作;積極協調推進落實清真“三食”服務網點建設;支持幫助省伊協一次性解決辦公用房。

湖北省暨武漢市“四進”清真寺活動啟動儀式
省伊協一班人根據職能職責,恪盡職守,創造性開展工作,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主要有“三個一”:
編輯了一套讀本范本史料。制定了《湖北省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五年工作規劃綱要》,組織力量編印了《伊斯蘭教基礎知識讀本》《伊斯蘭教經訓手冊》,編寫了《主麻臥爾茲六十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臥爾茲文集》等范本,編輯出版了《湖北省伊斯蘭教協會工作30 年》《同心——湖北省伊斯蘭教協會工作30 年工作掠影》《湖北清真寺》《湖北回族愛國人物》,參與編寫了《中國南方回族古籍資料》(上下冊)《中國南方回族經濟與自養經濟文史資料輯要》《中國南方回族團體與宗教場所文史資料輯要》等,使穆斯林群眾和教職人員學有讀本、講有范本、讀有史料。其中,《主麻臥爾茲六十講》被中國伊協掛網推介,并作為全國教務工作座談會材料印發。
制定了一套規章制度。為加強協會法治化規范化建設,先后總結厘清了伊協組織的橋梁紐帶、教育引領、參謀助手、協調服務、組織指導和清真寺寺管會組織學習宣傳、保障教務開展、做好群眾服務、抓好基礎建設、協助維護穩定、管理寺院寺產以及清真寺寺管會主任職能職責,使各級各職明其職盡其責。重新制定了《湖北省伊斯蘭教協會 清真寺規章制度》29 項244 條,下發各地伊協、清真寺試行,收到較好效果。系統全面的伊協、清真寺規章制度在全國伊斯蘭教系統還是第一家,受到中國伊協領導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供各地伊協、清真寺學習借鑒。
培養了一批先進典型。國家宗教局推廣在全國宗教界開展的國旗、憲法和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宗教活動場所活動,省伊協積極響應,2018 年抓點,2019 年抓片,2020 年抓線,2021 年抓面,2022 年抓融合,并連續5 年采取拉練式學習觀摩,推出了武漢市馬家莊清真寺、元寧公山過渡點等15 個不同類型的“四進”清真寺活動示范點。這些年,全省先后有省伊協、武漢市伊協、谷城清真寺、棗陽市順城清真寺、潛江園林清真寺和馬文學、王明權、馬書偉等20 多個單位、28 名個人被國務院、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及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模范個人,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全國首屆宗教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武漢市馬家莊、黃石市、潛江市園林等10 座清真寺被省委統戰部、省委平安辦、省民宗委樹立為全省第一批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示范點、第一批平安宗教活動場所示范單位。
全省伊斯蘭教界代表人士和穆斯林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遵教義、作奉獻,涌現出以下先進典型:
默默堅守的王槐章。今年81 歲高齡的赤壁市清真寺回管會原主任、市政協原常委王槐章,53 年堅守教門初心,為赤壁市的伊斯蘭教事業默默無私奉獻。
王槐章1970 年開始協助原蒲圻縣(今赤壁市)回管會主任馬信義工作,1983 年擔任蒲圻縣回管會主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重建清真寺,經費不夠,他就多方籌措并自己出乜貼,沒有土地就爭取土地規劃部門解決。在清真寺建設的兩年中,無論刮風下雨下雪,他都天天堅持在工地。1988 年4 月,一座占地1000 平方米、集禮拜、辦公等為一體的清真寺落成。之后,他又多方匯報爭取,解決了回民公墓、清真食品供應點等,較好地保障了穆斯林群眾的“入口”“入寺”“入土”等問題。
這些年來,王槐章積極踐行公益慈善傳統。2018年2 月,因雪災京廣高速公路被封閉,寧夏固原6 名司機被困在高速公路4 天,所攜帶食物藥品用完。王槐章他們得知后,立即準備了食物、藥品和水,頂風冒雪步行兩個多小時將物資送到被困司機手上。
2021 年,因年齡和身體原因,王槐章不再擔任回管會主任職務。他離職不離崗,積極參與回管會工作,并每天筆耕不輟地撰寫著《赤壁清真寺志》《赤壁回族源流》等。他默默堅守50 多年,義務為赤壁穆斯林群眾服務,沒領取過一分錢報酬,沒報銷過一分錢通信費,沒開支過一分錢接待費,被赤壁穆斯林群眾傳為佳話,先后被省市縣評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市縣優秀政協委員。
以寺為家的海光明。湖北省谷城縣海光明退休后,謝絕北京銀泰達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高薪聘請,于2015 年11 月接任谷城縣清真寺寺管會主任。擔任寺管會主任后,他面對寺管會班子隊伍老化、規章制度不健全、寺內設施簡陋破舊、禮拜大殿漏雨嚴重等實際情況,以寺為家,團結帶領寺管會一班人創立了“三心”“三勤”“三好”“三措施”“六個目的”工作法,一年一個重點,一步一個腳印推進清真寺全面建設發展。先后爭取經費、物資300 多萬元,落架大修了禮拜大殿;拓寬硬化了進出公墓道路,改造升級了公共設施;對清真寺前院、后院和3 個小花園,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并利用縣城改造機會,爭取還建經費購置自養房,有力地保障了清真寺各項活動開展。在搞好清真寺硬件建設的同時,認真抓好“四進”清真寺活動深化升華,修訂完善了清真寺規章制度38 項,使清真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有序,全面建設發展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受到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伊協會長楊發明和省市縣領導、機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表彰為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單位、全國首屆宗教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