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超軍 | 貴州省印江自治縣思源實驗中學

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對當前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更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初中階段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階段,當前,傳統的教學并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中只是單一地講解知識,很難引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采取分層教學,可以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三個方面來分層,加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分層教學的關鍵是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層,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分層時不能將學生的成績作為層次劃分的唯一依據。成績具有不穩定性,如果按照成績劃分會導致分層教學難以開展,也會降低分層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平時對學生的觀察以及學生的表現,按照學生的能力以及學習態度將學生分層。可以考察學生一段時間,將學生的考試成績、課堂表現、作業情況記錄下來,然后全面考慮學生的能力,再進行分層。
對于學習能力強且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A層;對于學習能力一般且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B層;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差且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C層。層次劃分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教師在分層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能以優、中、低來分層,否則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分層教學的意義,化解學生的負面情緒,這樣才能使分層教學發揮出重要作用。
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師需要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大綱作為標準,設置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材八年級下冊《班級大家庭——網站的制作與發布》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分為A、B、C三層。A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基礎也比較扎實,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主,教師可以設置具有挑戰性的教學目標,比如學會制作網站,并介紹自己的班級;B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教師可以設置普遍性的教學目標,以鞏固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為主,比如學會設計網站的板塊和內容,完成網頁的版面設計;C層次的學生能力比較差,教師需要設計學生能夠完成的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為主,比如了解網站的風格,能夠確定網站的主題和名稱。教師通過分層設置教學目標,可以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任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傳統教學中的教學任務是單一的,而且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劃分教學任務,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布置難度不同的教學任務,從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例如,在教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材八年級下冊《我們的校運會——視頻的采集與編輯》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學任務按難度分層,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完成視頻的采集、編輯,最后生成一個完整的視頻,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完成視頻采集和編輯,了解視頻完善和生成的方法;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完成視頻采集,掌握視頻編輯的方法。這樣將教學難度分層,A層次學生的創作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強,B層次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了激發,C層次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學習興趣得到了增強。在分層教學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可以真正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