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長青,高 曉,聶蓮蓮,江 雁,沈衛華,郭 澄
(1.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上海 201599; 2.山東省鄒平市人民醫院,山東 濱州 256200; 3.上海市金山區朱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599;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上海 200233)
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1],2021年已達1.40 億人,預計2045 年將達1.74 億人[2],且我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呈上升趨勢,疾病負擔較重,亟需加強早期篩查和干預,降低死亡風險[3]。糖尿病為慢性病,用藥依從性直接關系疾病的發展和結局,了解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現狀、影響因素及對其并發癥的影響,能更好地給予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4]。故本研究中分析了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疾病發展等情況,以為居家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干預和疾病管理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從上海市金山區居民健康信息系統隨機抽取朱涇鎮5個村居的713例在冊管理居家糖尿病患者。
問卷調查:采用調查員面對面詢問的調查方法,內容包括人口社會學信息、疾病史、用藥史、吸煙史、飲食習慣、體育鍛煉、吸煙史等。
體格檢查和生化檢查:包括身高、體質量、腰圍(WC)、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清胰島素(SI)。
用藥依從性分析:按Morisky-Green測評表推薦評價標準評估,包括忘記服藥的經歷,當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不注意服藥,是否停藥,當自覺癥狀改善不大時是否停藥等,量表滿分為8 分,>8 分為依從性好,6~8 分為依從性一般,<6 分為依從性差,≥6 分為用藥依從性好[5]。
采用SAS 9.4 統計學軟件分析。不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中位數(M)和四分位數間距(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比較;定性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或精確概率法進行比較;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的有序累積概率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計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區間(95%CI)。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納入713 例居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05 例(42.78%),女408 例(57.22%);平均年齡70 歲;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吸煙情況、飲食習慣在男女患者中均存在顯著差異(P <0.001)。詳見表1。男性糖尿病患者WC 和DBP 均顯著高于女性患者(P <0.05),SBP,TG,TC,HDL - C,SI 均顯著低于女性患者(P <0.01)。詳見表2。
表2 713例糖尿病患者代謝特征和血壓情況[M(P25,P75)]Tab.2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and blood pressure of 713 diabetic patients[M(P25,P75)]
713 例糖尿病患者中,依從性差的40 例(5.61%),依從性一般的205 例(28.75%),依從性好的468 例(65.64%)。男女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異顯著(χ2= 8.531,P=0.003 5),詳見表3。用藥依從性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生活習慣、患病情況,以及代謝特征、血壓比較見表4和表5。
表3 713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現狀[例(%)]Tab.3 Status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713 diabetic patients[case(%)]
表5 用藥依從性不同糖尿病患者代謝特征和血壓情況比較[M(P25,P75)]Tab.5 Comparison of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and blood pressure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medication compliance[M(P25,P75)]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職業、居住情況、醫保類型、飲食習慣、均衡飲食、皮下胰島素注射、患心血管疾病、血糖控制情況、發生低血糖、TG 與用藥依從性相關(P<0.05)。多因素分析(按依從性由好到差)結果顯示,職業、醫保類型、飲食習慣、皮下胰島素注射和患心血管疾病與用藥依從性相關聯(P <0.05)。與從事政、企、黨政等職業患者相比,職員、商務人員、第三產業服務和工人的用藥依從性較差;與城鎮居民醫保患者相比,城鎮職工醫保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與葷素均衡患者相比,素食為主的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與未用皮下胰島素注射患者相比,皮下胰島素注射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好;與無心血管疾病患者相比,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詳見表6。
表6 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Tab.6 Logist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diabetic patients
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人群分布也呈現差異性。羅勝蘭等[6]的研究指出,不同性別糖尿病患者危險因素存在差異,應針對不同性別人群制訂糖尿病防控策略。劉少博[7]分析了10 個省市隊列人群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發病狀況,發現年齡、體質量指數(BMI)、血壓、TG 和LDL-C 水平分級、基線數據等均對糖尿病發病有一定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職業、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吸煙情況、飲食習慣對糖尿病的發生均有一定影響;男性糖尿病患者的WC 和DBP 均顯著高于女性患者,SBP,TG,TC,HDL - C,SI 均顯著低于女性患者。因此,對于社區尤其是發達城市的遠郊糖尿病患者,需詳細了解并跟蹤隨訪患者的職業、婚姻狀況、吸煙情況、飲食習慣,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發展趨勢,加強特殊人群的用藥監護[8-9]。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遵從醫囑規律用藥是發揮藥物最大療效的前提與保障[10-11]。用藥依從性是評估慢性病患者用藥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疾病治療保障的重要考評指標[12]。提高用藥依從性、加強血糖自我監測、健康教育等措施可降低低血糖風險,加強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13-14]。但糖尿病用藥方案復雜、種類多、療程長、費用昂貴等,導致患者用藥依從性不佳,從而影響藥物治療效果,故對不同地點、不同人群的依從性特點分析有助于為臨床醫師和藥師干預提供理論依據[15]。
本研究結果顯示,上海遠郊社區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好的占比較高(65.64%),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6-17]。其中,女性患者用藥依從性低于男性,患者職業、居住情況、醫保類型、飲食習慣、均衡飲食情況等均對患者用藥依從性有影響,與家人同住、居民醫保及葷素均衡的飲食習慣對用藥依從性有一定促進作用,提示藥師在對社區患者進行干預時,更應注意職業為職員、商務人員、第三產業服務和工人,以及城鎮職工醫保、素食為主的患者,加強與家庭醫師合作,對上述群體進行用藥干預,提升這類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素養水平[18],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患者疾病因素方面,是否皮下注射胰島素、血糖控制情況、是否發生低血糖和是否患心血管疾病均顯著影響患者的藥品使用,表明用藥依從性與血糖控制水平、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直接相關[19-20]。可見,醫師和藥師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用藥干預方案,實現藥學干預個體化,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