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_ 北京市豐臺區第八中學
北京市豐臺區第八中學年級組實施扁平化管理,各年級組在教育教學等各項管理和改革中起著主體作用。中海校區初一年級以“年級組+學科組”為“雙軌”路徑,學科組主題教研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年級組“班本研討”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素養?!半p軌教研”更加有助于建設本真的課堂、挑戰的課堂、傾聽的課堂、潤澤的課堂,有效落實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2022級初一新生經過三年線上學習,其“安全發聲”意識、傾聽“三力”(記憶力、理解力、品評力)、協同學習等能力較為薄弱,年級組為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營造課堂生態環境,每學期每班每學科至少開設一節“學共體聽評課”活動。以學共體“班本研討”活動為載體,對學生傾聽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展開觀察與評價,班本團隊協助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課堂情況,并制定班級學共體主題和調整方法及措施,從而促進班級學習狀態的綜合提升。“班本研討”之前,教研組精心打磨適合學情的挑戰性問題和學習活動;“班本研討”之中,傾聽不同學科教師的觀察反饋,為之后開展閉環教研,精準落實核心素養提供渠道。將跨學科年級組和跨年級學科組融合后開展的“雙軌教研”,更加有助于加強班級和學科之間的雙向聯動,優化課堂生態環境,讓師生在和諧的課堂中共同成長。
初一上學期,跨學科年級組和跨年級學科組都在建設高品質的學共體課堂上不斷實踐與調整,班級學共體主題的制定和實施措施使得班級課堂生態健康、潤澤。本學期“雙軌研討”時,結合上學期班級研究主題,教師制定小的觀察主題,帶著問題和思考去觀察課堂,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
例如,教師除了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表現及背后的隱藏含義外,還要完成思考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我的觀察主題是……我發現了……(可以是教師的優勢做法/學生的表現),我的收獲和建議是……(學科教師/班主任/自我實踐)。第二,比對上學期班級主題,我的思考與發現是……我的建議是……
以本年級初一(7)班“雙軌研討”為例,在“雙軌研討”前,數學教研組基于本班學情特點和研究主題“安全發聲”設計挑戰性學科問題——“設計租車方案”,并在不斷試講和打磨中調整教學活動。課堂中,觀察員老師立足不同角度選擇研究點,聚焦研究主題,不斷基于學生學習的事實進行深入思考,既各有側重,又相互配合、聯動研究。
“雙軌研討”活動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與提升,數學教師主要從完成挑戰性任務的對話深度、不同學力學生傾聽關系的構建、學生思維進階等角度展開;年級組教師主要從學生在小組和班級范圍內如何安全發聲、協同學習等角度展開。班本團隊將繼續實踐突破學生的“安全發聲”和培養學生有效傾聽、協同學習等能力,也將進一步對研討中提到的加強知識的串聯深度、中等學生的串聯作用等,多角度進行進一步研究與實踐。
觀察員 觀察主題 觀察內容班主任 學力較弱學生的“安全發聲”重點觀察組內學力較弱學生的主動求助意識和發言次數,觀察到組內其他學生不斷詢問和鼓勵學力較弱學生,并帶領其深入交流,可見,和諧安全的學共體氛圍能夠讓學生安全發聲。同時,授課教師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生活相關,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安全發聲。數學教師學力較弱學生的主動求助能夠幫助自己構建良好的傾聽關系,教師的及時關注和幫助也能夠帶動其思維的提升與進階。數學教研組長傾聽關系的構建深度學習 教師的啟發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主動尋求幫助和發聲,同伴互動能夠帶動彼此更好地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學生本身知識的內化與再輸出、組內同伴間的不斷對話、生生評價能夠促進自身及同伴思維的進階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