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漪
陸 漪

兒子上二年級后迷上了游戲,做完作業就迫不及待地玩游戲。我考慮到孩子沉迷游戲會影響學習,而且視力也下降得很快,于是幫他報了個乒乓球訓練班,利用雙休日學習打乒乓球。這樣既能轉移他的興趣,又可以鍛煉身體。
對于新鮮事物,兒子向來不會拒絕,雖然剛開始只是訓練揮拍動作和步伐跑動,但是他不嫌枯燥,訓練完后回到家里還時不時地演練這些動作。個把月后,教練開始進行喂球訓練,兒子更著迷了。每逢下課,他就拉著同學去水泥球桌進行實戰,雖然只是推來拋去,但還是樂此不疲。
過了一陣子,老師和我交流說兒子作業馬虎,錯誤頻頻,上課不太專心,下課卻非常積極地去搶乒乓球桌。我知道兒子又開始沉迷于打乒乓球了,這讓我有些困擾。
周末放學我接兒子回家,告訴他如果好好完成作業,就陪他打一小時球,可打球的前提是作業沒有錯誤,如果錯一道數學題就加做兩道,直至全部正確為止,并且改錯的時間要算在打球的那一小時內。
兒子聽了非常開心,一回家就開始做作業,數學作業很快做完了,但是檢查時錯了兩道計算題,于是按照約定加做四道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完成那四道題后又錯了一道,按規定還得做兩題。待全部完成后二十分鐘過去了,我們到樓下乒乓室也就打了半個小時,兒子意猶未盡。
我說:“兒子,今天我本來想多陪你打一會兒的,但是你自己沒認真做題,老是出現錯誤,把打球的時間給耽誤了。”
兒子噘著嘴說:“那你不能多陪我一會兒嗎?”
“那不行,我們都要遵守承諾。如果你下次一道題不錯,我肯定會陪你打一小時的。”
“那明天你再陪我打一次。”
“行啊,你還有英語和語文的朗讀作業沒完成,只要讀流利了咱們就去打,這次總時間就定一個半小時。”
“好啊!”兒子高興地說。這天吃完晚飯,他拿出課本讀了起來,感覺能熟練朗讀了才放下。
第二天按照約定,他稍做準備后就讀給我聽了,因為有昨天晚上的“加餐”,他很流利地讀完了。于是,他拉著我興沖沖地來到球館。一個小時后,他打得滿頭大汗。
回去的路上,我問兒子:“今天玩得開心嗎?”
“開心啊!”兒子笑著說。
“因為你今天作業完成得非常好,才打得那么盡興。對學生來說,學習是第一位的,做事情要分輕重緩急,只有先專心把作業做好,才能更盡興地玩耍。你平時在學校,下課生龍活虎,上課卻不能聚精會神,作業經常出錯,然后再花時間去訂正,玩的時間反而少了。”
兒子抓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是的,有時候我想去打球,心里特著急,心思不集中就老是出錯。”。
我趁熱打鐵說道:“所以你要有一定的自控力,學習、作業時全心投入,休息、玩耍時就痛痛快快地玩兒,你看今天玩得多盡興啊!”。
兒子聽了頻頻點頭。
孩子是一步一步慢慢成長的,養育孩子、教育孩子是艱巨而漫長的過程。作為家長,要經常關心孩子,要根據孩子的發展適當引導。張弛有度的學習,不僅讓孩子增強時間觀念,而且減輕了孩子對學習的排斥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