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
(重慶廣匯供電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1120)
紅色資源是黨中央革命期間,創建的先進文化。資源中蘊含著獨特的文化與思想,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建設發展,都應順應新的環境要求。紅色資源蘊含的奉獻精神、奮斗精神,都是值得企業員工學習的重點。融合紅色資源在黨建工作中,為國家發展、社會發展提供有利支撐。采取科學的方式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助力員工形成良好品質,提高個人素養。黨建工作肩負著傳承紅色資源的使命,如何有效地在內部開展黨建工作,加大紅色資源宣傳力度,是企業思考的關鍵。
紅色資源內容想對豐富,包含革命歷史文物、作品等,以及各種紅色遺址。是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載體,對于人們生活發展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紅色資源包含的不同類型文化,傳播方式和思想也有所不同。紅色資源的內涵是黨中央革命年代,艱苦奮斗的縮影,在長久建設發展中形成了紅色資源,以革命精神的形式傳承下來。紅色資源承載了共產黨的使命出新,是指引人們前進的根本。紅色資源包含精神、物質、信息等多層面內容,將其應用在黨建工作中,能夠帶領人們克服磨難,堅定信念。紅色資源記錄了革命時期人們艱苦奮斗的歷程,是黨組織的精神依托。
如井岡山精神、大慶精神等,都是寶貴的紅色資源,體現出資源文化的精神內核。紅色精神作為紅色資源的一部分,通過不同類型的活動,能夠將其融合在黨建工作中,強化員工作業,增強員工真實感受,推動企業黨建工作順利開展,使紅色資源的價值有效發揮;物質方面則指的是革命先輩的遺址、公墓等,是國家紅色資源的物質載體。物質方面的資源反映出先輩戰爭中,傳承的精華,為民族發展提供精神寄托的載體。全國各地都分布著重要的紅色遺址,成為長期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文化遺產。龍川革命遺址如圖1 所示。

圖1 龍川革命遺址
信息層面的紅色資源,則是戰爭時期的文件和標語口號,隨著不斷傳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這些信息是加深人們感受歷史的信號,也是直面過去的最佳資料。在不同的信息文件中,記錄著歷史事件,為人們直觀展現過去的共產黨人活動資料,成為紅色資源中寄托精神的又一載體。延安精神學習內容如圖2所示,這是某企業開展的黨建活動,通過宣傳紅色資源文化,有效堅定員工信念,凝聚其向心力。

圖2 延安精神學習內容
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和理念,也有助于企業員工堅定信念,不斷為企業創造價值。信念作為員工生活和工作的關鍵,能夠在紅色資源的引導下,形成重要思想,滲透在黨建工作中,助力員工形成良好信念。紅色資源中的內容,緊密貼合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值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弘揚。也為企業員工發展明確方向,堅定員工信念,為員工提供文化精神支柱,端正員工態度,積極投身到企業建設發展中。堅定維護企業利益,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企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因素,各企業都存在激烈競爭。企業想要從中實現長久發展,需要具備一定優勢。高素質人才,是企業競爭的資本之一。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領導。融合紅色資源開展政工工作,能夠在黨建教育環節,找到企業文化與紅色文化的契合點,打造適合企業發展的黨建文化,促進文化相互融合作用。企業積極應用紅色資源,也能夠為員工提供指導思想,對于企業發展、增長效益都有重要意義[1]。
企業文化建設與自身發展有密切關系。通過紅色資源,打造企業文化,推動企業長效發展。利用紅色精神,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建設企業紅色文化,加強紅色精神引導,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動力。
紅色資源蘊含了黨組織革命實踐經驗,和傳承的斗爭精神。經過發展形成現代化理想信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傳播歷史文化,加強員工對紅色精神的理解,激發自身工作干勁。作為中國兒女,員工受到紅色資源影響,能夠激發愛國主義情懷。以無私偉大的精神,在企業發展中奉獻自身力量。堅定員工對紅色資源、文化的認可,提高文化自信,弘揚先進文化,為企業競爭凝聚向心力。
企業要加大建設紅色文化陣地的力度,確保員工在接受黨建教育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和思想,推動紅色文化傳播[2]。員工中不乏有人將紅色精神片面理解為革命精神,而紅色精神包含的內容更加廣闊,不僅是革命精神,更是民族精神,也是彰顯國家主權與利益,代表了新時代的民族精神。將其貫穿在員工心中,能夠加深員工對黨的正確認知。企業可以與紅色文化基地形成合作,保證員工能夠在參與基地的同時,感受紅色文化資源。企業主動與基地對接,為員工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加強資源的傳播速度。不斷豐富紅色文化資源內容,拓展企業紅色資源傳播渠道。通過優化形式和內容,提高文化對員工的吸引力。企業自身要充分意識到紅色資源的重要性,利用黨建工作對員工進行主題教育,確保員工學習黨的歷史,強化教育和使命傳承。圖3為某企業帶領員工探訪紅色足跡,通過跟隨講解員參觀、聆聽,員工從中感受革命年代的文化,黨員們齊聲高唱紅歌。

圖3 探訪紅色足跡
在探訪過程中,企業巧妙的將現代化流行元素與黨建工作結合。以“劇本殺”“密室逃脫”等主題,與探訪基地聯動,在各角落收集線索。在圓桌環節,將收集的線索整合,獲取逃生的信息。員工合力協作,感受當時黨中央的處境,身臨其境的沉浸咋活動中。立志要傳承紅色精神,汲取前進力量。企業安排黨員參與活動和學習,能夠深化黨員情感,加深對文化精神的體驗,自覺將革命傳統與企業發展結合,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謹記初心和理想,不忘來時的路。通過活動提高員工思想境界,更積極地投入企業工作中。
企業需要提高黨員思想,促使員工愿意接受紅色文化。并對日常的文化傳播方式優化。為黨員提供表達意愿的自由,保證其行動取決于意識。不僅能夠履行自身義務,還能積極參與到黨內事務中,企業應發揮紅色資源的作用,強調革命精神,要求黨員能夠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和傳承。黨建活動采用情境法,使員工身臨其境,感受紅色文化,加強員工對紅色精神的吸收,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企業還應貫徹黨的精神主線,結合企業發展目標,增強“四個意識”建設,始終以政治引領帶領群眾前行[3]。唯有這樣,才能引起員工思考和學習,提高企業黨建效果。
企業需要找準自身定位,才能準確把握黨建工作的階段性特征。紅色資源文化也關乎育人,在黨建教育中,需要堅定新員工的理想信念。通過開展黨建工作,對員工進行培訓,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意識形態[4]。對于預備黨員和新員工而言,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更有助于培養其集體主義精神。使其在工作中勇于奉獻,樹立忠誠為民的思想。企業將紅色資源與企業黨建相結合,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豐富實踐活動,以參觀、宣傳、探訪等形式,堅定員工個人信念,拓展員工的紅色文化視野,為日后企業黨建工作奠定基礎。
企業應豐富紅色文化學習內容,組織員工學習紅色文化,了解革命先輩們面對困難的堅定信念,學習先輩的革命精神。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信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質。企業還應定期引領政工文化革新,結合國家新政策以及黨的路線方針,與企業發展相連接,促使員工自信程度再度提升;或是采取靈活互動的方式,將紅色資源應用在黨建工作中,豐富黨員實踐方式。通過實踐、宣傳等活動,增強黨員之間的互動,利用新媒體拓展學習模式,對熱點內容討論。保證紅色文化在基層員工中深入,推動黨建工作持續開展。
3.4.1 搭建紅色文化學習平臺、引導員工感悟革命初心
現代化科技不斷發展,各行業都興起使用互聯網,提高行業作業水平。企業基于此,也開始興建紅色資源學習平臺,構建互聯網+黨建的平臺,為企業黨建工作開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借助企業黨建工作平臺,能夠充分收集外部紅色資源,整合資源的同時,將其納入平臺中,根據積分、打卡等形式,促進員工主動學習。如“學習強國”平臺,能夠敦促員工主動登錄學習,獲得積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企業還可以開通微博、公眾號等,定期發布黨建文章,加強員工對紅色文化的感受。通過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深度,積極參與到黨建活動中。開展評比活動,通過知識競賽評選優秀黨員,加深員工對紅色文化的印象,如圖4 所示。

圖4 企業黨建要求和優秀黨員評選
活動部門還可以定期探訪紅色基地,探訪革命先輩后人,通過紅色志愿服務,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有利條件,激發員工積極為企業奉獻的決心。以紅色資源為聯系,對員工進行考核,在其考核通過的基礎上,將其納入政工部門。紅色基因傳承需要企業有中流砥柱作用的隊伍,按照素質過硬的標準,提升黨員干部素質,完善學習機制和宣傳教育,落實責任制度,做好廉潔文化建設,保證黨員干部作風優良,抵御腐敗思想[5]。
3.4.2 拓展資源宣傳渠道、推進資源進入黨建活動
企業可以通過拓展宣傳渠道的方式,推進企業黨建工作開展。同時融合紅色資源,借助新媒體完成紅色文化傳播工作。近些年來,將推進紅色資源納入人才培養計劃中,推動企業黨建活動創新。將重點紅色文化,與活動結合,通過組織革命英雄事跡等活動,增強文化的說服力。借助新媒體,還能夠建立企業專屬的企業公眾號,引導員工關注,完成線上剛學習任務。通過結合紅色資源,定期宣發企業“紅色主人公事跡”,贊揚企業優秀員工,通過傳播手段創新,保證文化傳播更具親和力。員工能夠在刷抖音、快手等平臺的過程中,觀看到企業紅色文化傳播視頻,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感染。真正體會到紅色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激發員工主動強化自身素養,了解紅色資源情況,為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夯實基礎。借助新媒體,能夠實現宣傳覆蓋,更好地將新時代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形象展示新時期紅色文化傳播的場景,貼近廣大群眾生活,推動黨建活動長效開展。
綜上所述,總書記曾經強調了紅色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在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利用好紅色資源,將其永久傳承下去。當下的企業想要更好利用紅色基因,需要加強資源在黨建工作中的應該用。提高個人素養,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黨建思政工作,進一步推動企業發展,體現企業政治擔當,為企業發展提供力量。